共產主義
馬學 | 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||||||||
| ||||||||
| ||||||||
| ||||||||
| ||||||||
| ||||||||
|
共產主義者,政治之思想也。旨立共產社會。曰:人無階級,國無界分,財皆公有,各盡所能,按需分之。濫觴乎古希臘,近世倡者馬克思也。
定義
[纂]恩格斯《共産主義原理》曰:「關于無産階級解放條件之學說」,其主乃無産階級。共產社會之至,非依人意志也,為必然之事。古之奴隸社會,乃為奴隸階級與奴隸主階級之鬥爭;封建社會,為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鬥爭;資本主義社會,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鬥爭;夫社會主義社會,共產主義之初始,雖有階級矛盾,非國家之根本矛盾也,故不必以階級鬥爭為綱。國家體制者,階級鬥爭構之;政黨者,階級利益為之。共產社會無階級,故國家、政黨者皆自行消亡,非依人意志也。
評論
[纂]馬克思議曰,資本社會難以立共產社會,需渡以「無產階級專政」。馬克思曰:「共產社會,勢必源自發達之資本主義社會,別無他途也。」。馬克思既歿,列寧承之,曰:「共產社會不必源于發達資本主義社會,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一至封建社會皆可通其途也。」其所謂列寧主義。
馬克思初預言,無產階級之革命,必起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,諸如法蘭西、英吉利者。而後起事者,多於小農之國,諸如俄羅斯、中國,列寧主義乃為諸農國之無產階級革命取一道路也。諸國國情各不同,故其理論相異。列寧歿後,俄有斯大林創斯大林主義,中有毛澤東創毛澤東思想。東歐諸國無不效蘇聯,然斯大林模式弊端甚多,其計劃經濟乃一大弊,致社會主義國舉步維艱,一九九一年,蘇聯亡黨亡國,是以知其弊。《共產黨宣言》中言,無產階級得權之後,必先大力發展生產力。此計劃經濟不能為也。故中國鄧小平變法,易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,以致國家繁榮之景方興未艾。
今人詰馬克思主義流派繁雜,其言甚妄,夫共產主義,非降於天,前無人為之,故各馬克思主義者孜孜不已。諸國國情各不同,故其理論相異。何患有虛妄錯誤之理論。
今人亦詰共產黨之一黨專制。共產黨之「黨」字,非資產階級黨之「黨」字。《共產黨宣言》中言:「汝既以資產階級之自由、教育、法以度廢資產階級所有制之說,则請勿與我爭之。汝之觀念本是資產階級之生產關係與其所有制關係之產物也,一如汝之法律乃汝階級之意志也,而其意志者,第由汝資產階級之物質條件以生也。汝儕之利己觀念,致汝以己之生產關係及所有制关系於歷史、生产过程中暂时之理誤為永恒之理也,是爲汝及一切滅亡之阶级所共也。言古之所有制汝所解之,言封建所有制汝所解之,一論資產階級所有制則不解也。」
自稱源于馬克思主義者:
- 蘇聯:列寧創列寧主義(列寧之後繼者并之以馬克思主義曰:馬克思列寧主義)。
- 蘇聯:斯大林創斯大林主義。
- 蘇聯:托洛茨基創托洛茨基主義,與斯大林主義敵。
- 德國:羅沙·盧森堡創盧森堡主義。
- 意大利:葛蘭西創葛蘭西主義。
- 南斯拉夫:鐵托創鐵托主義,其時不為同道所認。
- 中國:毛澤東創毛澤東主義,承馬克思列甯主義而紹之。
- 中國:鄧小平創鄧小平理論,朝鮮以為修正主義。
- 中國:江澤民創三個代表,承鄧小平理論而紹之,朝鮮以為修正主義。
- 朝鮮:金日成創金日成主義。
- 古巴:切·格瓦拉創格瓦拉主義。
別有基督教共産主義、無政府共産主義等。二十世紀,又有新馬克思主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