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基大典討論:章法
非漢字不入題議[纂]
丙申年諸君議定,以爲則,此誌議論前後。—关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三月三日 (五) 一三時五七分 (UTC)
- 今觀大典,有英語及他眾語為題者,予實覺不雅,可否譯之?若:
蓋大典文辭雅正,英語既犯,故題當譯,然需加模(外語不入題如何?),亦應加維基大典:題名之法正之。望諸君慮之。——Joe young yu (talk)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日 (六) 〇三時〇四分 (UTC)
- 答Joe young yu:宜漢譯。至若翻譯之如何,可議。至於其「實」字,予亦以君言為然,當用康熙字典之字形,而非一國自取之新字體。
又及:ケロロ軍曹,宜從日音取當字「介呂呂軍曹」。- 關山月。 二〇一六年七月五日 (二) 一四時〇九分 (UTC) - 補充:VAT六九亦題西字。- 關山月。 二〇一六年七月六日 (三) 〇九時四〇分 (UTC)
竊譯如下:
- bullshit 英語之牛糞
- fuck 英俚語之入
- keroro軍曹 介呂呂軍曹
- lovelive 校伶就志記(校伶一辭,從文中既有之譯。竊謂伶生亦可。言追逐音樂夢想之事,故名就志)
- VAT69 醪樽六九(鑒酒師嘗百樽酒醪,以第六十九樽為至善,厥有斯名)- 關山月。 二〇一六年七月一四日 (四) 一二時三三分 (UTC)
- 已遷,另告沈澤君,君所言者,雖善,然維基大典號“文辭雅正”,夫題當書漢字。可以Template:外語不入題示之,以通觀者。——Joe young yu (talk) 二〇一六年七月一五日 (五) 一一時二七分 (UTC)
易條目指引名議[纂]
“條目指引”似乎白話了一點,我給個建議,改為“剞劂旨歸”如何? --VitaDei (talk)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 (二) 〇八時一七分 (UTC)
以下所錄,昔見會館,今并存焉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日 (三) 一一時〇五分 (UTC)
「條目指引」就是白話文。然後,這個「并」是簡體字吧?-- By LNDDYL.(議)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七日 (一) 一五時一四分 (UTC)
改為“剞劂旨歸”如何? --VitaDei
擬修正「非漢字不入題」之則[纂]
既由諸賢議定,今修正「非漢字不入題」之則。而所論存焉,以資參考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日 (三) 一一時〇五分 (UTC)
非漢字不入題之則也,歷時少長,而有可改之處。擬改爲「文題之名,非漢字而不取。(原文此訖)然,若有名非漢字者,倚音譯而非廣所聞,意譯而不達;至原名難以解釋,又非簡稱而能還原者;且無別名得援引得翻譯:則存其原名也,不爲不可。如天文物化,開物之學,未有漢字之謂,且不得而文之者,可直用原名。」惟諸君各敍所思。—关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三月一九日 (日) 〇五時〇三分 (UTC)
- 我倒是覺得可以善用消歧異頁(主頁先音譯)。不然感覺此例一出,以後大典的規矩就會漸漸脫離自古而來的一些傳統。我非護古,僅建議耳。--羊心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〇日 (一) 〇〇時五一分 (UTC)
- 如有能夠看出對應關係的翻譯,可考慮優先用漢字名。實在無法用爾雅之辭,可再考慮用常用名和原名。但不管標題如何,現代常用名稱務必要有重定向,否則讀者會找不到。--逆襲的天邪鬼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二日 (三) 〇九時二三分 (UTC)
- 竊附此議,以為宜立漢名,無之,可試譯之,而以常用外文名建渡。夏侯韬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四日 (五) 〇八時〇九分 (UTC)
- 答逆襲的天邪鬼:宜乎哉。微獨中邦事物,西洋東洋之物,亦宜有其原名之渡(重定向)。白話大典已有人議之,然恐維護不便耳。—关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四月九日 (日) 一〇時五一分 (UTC)
- 重定向是站在讀者角度講的,讀者也許會用「QQ」、「Photoshop」(如果有的話)、「可逆反應」來檢索條目,但是應該不會用「English」、「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」、「広島県」、「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」或「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ไทย」來檢索,因此可以考慮用常識來判斷應該給哪種原文設立重定向。「維護不便」,如果不移動頁面或者名稱沒有歧義則無妨。本來管理員處理頁面移動和刪除的時候就應該檢查連入頁面,有重定向之後更要仔細。--逆襲的天邪鬼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四月九日 (日) 一三時〇〇分 (UTC)
- 可用汉字,则用。若不可,莫强求。--—WAN233 (留言)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四日 (五) 〇五時五七分 (UTC)
召議以來,諸君與論,而事端稍明矣。則其後複加一句,曰:「苟將徑用原名,必往會館,熟爲研討。」如何?—关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四月九日 (日) 一〇時五一分 (UTC)
生效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日 (三) 一〇時〇〇分 (UTC)
吾認為Q Q可稱做騰訊企鵝。不知可否。蒋哲涵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一〇月二九日 (日) 一二時二二分 (UTC)
地區詞問題[纂]
既由諸賢議定,今規範地區詞。而所論存焉,以資參考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日 (三) 一一時〇五分 (UTC)
電腦類詞語,大陸,香港和臺灣各執一詞(詳見zh:Module:CGroup/IT)。文言維基無地區詞轉換系統,當以何為正?若「先到先得」,如何保持統一?其他類名詞也有這個問題,只是不如電腦類嚴重。
備註:可以用JavaScript做地區詞「偽」轉換系統但是可能不值。--逆襲的天邪鬼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五月四日 (四) 〇四時一五分 (UTC)
- 如果用js转换恐怕太麻烦,不如建立个列表后通用。--—WAN233 (留言)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一日 (日) 〇五時一三分 (UTC)
- 先佔先得,其他重定向,文內不轉換,完美的解決辦法233-七个点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六日 (五) 一五時二四分 (UTC)
- 不與文言字義相齟齬者,可以取之,,,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八日 (日) 一五時五〇分 (UTC)
- 疑問:音譯應如何處置?-- By Jimmy Young. (Talk)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一日 (日) 〇五時四五分 (UTC)
【論音譯】
- 凡不得已用音譯之名,其音不可兼古今南北,其字不可從文面解詁,是以必從公用,乃始可解。若今譯牛頓,舊譯奈端。於單位名,略云牛,不言奈。則宜取牛頓。
- 若音譯之名雖公,而復與別種事物相係屬,則從其能通者。如泰坦尼克,又譯鐵達尼,是語源巨人泰坦,故倡用泰坦尼克。
- 若音譯乃古書古物,則留用原譯,不從今音,如佛陀、菩薩等。
- 若有音譯而能兼意譯,則直視為意譯詞,若歇斯底里一譯協識脫離,意識形態一譯意締牢結。
- 至於音譯人名姓字,宜從其簡明,或類中華者,以便行文。如阿姆斯特朗之作杭思朗。
——勝爲士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三日 (二) 一四時〇八分 (UTC)
竊謂:日本物事,宜兼考日、漢字音(如考萬葉假名,乃譯阿巴旅舍、氏家刀全);三韓物事則兼韓漢;越南物事亦兼南北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五日 (四) 〇〇時四〇分 (UTC)
七從說[纂]
【有關地域異名之私見:陸港澳台之異名何擇?曰從文、從雅、從簡、從明、從秩、從譯、從漢。】
- 從文云何?謂今學譯名,每兼文俗,或獨文獨俗,是以直取其文,廢棄俗者。若臺譯物量,陸稱物質的量,吾取物量。
- 從雅云何?謂言名未嘗不古,第作文者必潤色修飾而後已,故兩相權衡,用其最佳。若臺譯大霹靂,陸稱大爆炸,吾取大霹靂。
- 從簡云何?謂古文者,固言簡而意賅,今謀光復,宜存此長,以避歐化中文之短。若臺譯捷徑,陸稱快捷方式,吾取捷徑。
- 從明云何?謂漢字者意音文字也,其點畫結構,別雋內涵,而文言乃極漢字之用,當注意之。若臺譯立弳,陸稱球面度,吾取立弳。
- 從秩云何?謂有系統,蓋雖學術紛紜,而脈絡次第如故,茍譯名相應,則為言精當。若航空、航天、航宇之相對言者,吾從之。
- 從譯云何?謂譯也者,意譯也,意譯優先,音譯其次,以文言乃書面語故,還音不可兼顧南北,遑論古今,是以取字面可解者為之。若臺譯鐳射,陸譯激光,吾從激光。
- 從漢云何?謂文言者,漢文也,雖日韓學者每與譯事,而其語例常曲,偶成漢字之無詁者,是不可取。若和文之物語,白話用之則可,於文言不宜常用。——勝爲士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(五) 一六時四八分 (UTC)
就「從漢云何」條言之。征考日譯,可析爲二類:曰和語、曰漢語。和語,若手續者,若物語者,於日語則通,於文言則不知其所謂。至漢語詞,雖云有漢,然字義恐頗,亦宜斟酌。如日謂全角、半角,中原亦效之,然何以言之全角乎?蓋因角字之於日語,有矩形之意(《國語辭典》:四角。方形。また、四角なさま)。而鉛字鐫乎方形,乃言全角、半角。然角字之於文言,曾不有方形之義。而臺譯全形、半形,形即狀,即圖形。形於文言可通,於漢地直言也、日語也亦形狀之謂。故全形、半形爲佳。又論住民,住字於日語,乃至漢地白話,乃有「居」義。徑以住民雜於文言,則住民蓋言「滯止人民」耶?文言既有居民之謂,則言居民可矣。故日韓之辭,宜先考字義,合乎文言,乃與漢譯諸條等而觀之,從中擇優。勝爲士君之創七從也,去今亦久矣。每歷審思,日臻完備。如能行之,必利我大典。今幸爲第七條補敘一二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〇日 (六) 一〇時〇七分 (UTC)
註異名法[纂]
【注異名法】
維基取一名為題號,雖消歧義,而有限南北古今,不可如通俗名知也。是文之則澀,雅之則疏,存俗則失諧,改作則失真。況夫兩岸異譯、中日別名者乎?故必注之也。注之之法何?鄙見如次,曰:
可並行之而無間修辭者曰又:
- 又譯(細胞,又譯微胞;意識形態,又譯意締牢結)
- 又名(細胞,又名生元)
用古名雅名文名而旁注通俗名者曰通:
- 通譯(物類宗衍,通譯物種起源;小叮噹,通譯哆啦A夢)
- 通名(麰,通名大麥)
從俗用簡稱者曰略:
- 略譯(約瑟夫·維薩里奧諾維奇·斯大林,略譯斯大林)
- 略名(大熊貓,略名熊貓)
擬之以原文者曰正:
- 正譯(哲學,philosophy正譯愛智;百科全書,encyclopaedia正譯智環)
- 正名(小叮噹,正名銅鑼衛門(ドラえもん))
倡章法注異名之“從俗用簡稱曰略”項下增補一條[纂]
名詞有單、雙稱皆正,不宜與略稱相混者:
- 單稱:物質,單稱物、質,若唯物、質能;
- 雙稱:國,雙稱國家、邦國,出嚴復《政治講義》。
以上皆確有此義,非略名簡稱之比也。若名詞超二字,則呼繁稱亦可。 ——勝爲士 (對話) 二〇一八年七月四日 (三) 〇三時一〇分 (UTC)
- (+) 可也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八年七月四日 (三) 一六時一三分 (UTC)
- (+) 可也。—勝爲士 (對話) 二〇一八年七月四日 (三) 一六時一五分 (UTC)
- (+) 可也--—启明(留言) 二〇一八年七月三〇日 (一) 一三時二一分 (UTC)
生效。存檔自會館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八年一〇月一七日 (三) 一六時〇三分 (UTC)
今新物層出不窮。若有新物不可漢名者,愚以為可於會館議些許新名。例:Oliver Twist—霧都孤兒,Great Expectations—孤星血淚,A Farewell to Arms—戰地春夢,Waterloo Bridge—魂斷藍橋。然須若上者,升華原意,不可強求,曲解詞意。若新名議不得,則直取原名。--—启明(留言)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八日 (二) 〇二時二〇分 (UTC)
今之章法不敷用乎?按今者章法,
Oliver Twist—霧都孤兒,Great Expectations—孤星血淚,A Farewell to Arms—戰地春夢,Waterloo Bridge—魂斷藍橋
皆可用也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八日 (二) 〇二時二四分 (UTC)
然,若有名非漢字者,倚音譯而非廣所聞,意譯而不達;至原名難以解釋,又非簡稱而能還原者;且無別名得援引、得翻譯:則存其原名也,不爲不可。如天文物化,開物之學,未有漢字之謂,且不得而文之者,可直用原名。按,苟將徑用原名,必往會館,熟爲研討。
然,若有名非漢字者,倚音譯而非廣所聞,意譯而不達;至原名難以解釋,又非簡稱而能還原者;且無別名得援引、得翻譯:則存其原名也,不爲不可。如天文物化,開物之學,未有漢字之謂,且不得而文之者,可直用原名。亦可升華原名,再創新名,若戰地春夢(A Farewell to Arms)、魂斷藍橋(Waterloo Bridge)之類。按,茍將徑用原名、創新名者,必往會館,熟爲研討。
愚以为可如此。--—启明(留言)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八日 (二) 〇七時四〇分 (UTC)
- 「戰地春夢(A Farewell to Arms)、魂斷藍橋(Waterloo Bridge)」,是皆既有漢名者。章法所述,未有漢名者也。上述譯名,雖曰昇華,實皆眾所公認者,此不佞所以云不必修法者也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八日 (二) 一〇時一六分 (UTC)
易事例[纂]
今,余以為“熊貓”之例不合簡名,故易之蘇联。特此佈告。--—启明(留言)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八日 (二) 一二時一七分 (UTC)
未去熊貓,而補英國、蘇聯例,議畢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三日 (日) 〇八時三七分 (UTC)
存檔於維基大典:會館/存檔/己亥年#修維基大典:章法,陳此備考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日 (二) 一五時〇七分 (UTC)
就「未有漢文譯名而自作」一事[纂]
就自作譯名屢見不鮮之事,今欲構置基準,諮其臧否,論其罰則,望論以得準,以善其事。
- 議刪可否據此?
- 可否除以速刪?
- 是否應就譯名一事,與官論之?與眾論之?
- 是否可就譯名胡作之事,而處以罰之?
就上述事項及眾所思,皆可論其一二,後再構建草案而提交。——だ*ぜ (對話) 二〇一九年六月三〇日 (日) 〇九時二一分 (UTC)
專名號事宜[纂]
時人所書,按上文下理推斷,人名地名,當可考知其意。惟上古典籍,言簡意賅,每閱其文,往往不知其字所指,詞義紛歧,耗費心神,旬日方知其為人地之名。是以建議大典古籍引文、又或直用古籍之傳紀等,皆復行專名號(Template:ProperNoun),以釐清其意,並列述於章法之中。諸君意下何如﹖--孔明居士 (對話)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日 (二) 一五時三四分 (UTC)
- (+) 可也--—启明(留言)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日 (二) 一五時五四分 (UTC)
- (+) 可也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日 (二) 一六時〇一分 (UTC)
- (+) 可也,是利器耳!--丁子君 (對話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三日 (三) 〇五時一九分 (UTC)
- (+) 可也,宜自卓著、正典改起,復及他典。—— Eric Liu(留言.白話用戶頁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三日 (三) 〇七時五六分 (UTC)
- (+) 可也:無異議。——だ*ぜ (對話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三日 (三) 二〇時四五分 (UTC)
- (+) 可也。--薄荷糖批判 二〇一九年七月九日 (二) 〇七時五〇分 (UTC)
凡條目皆用專名號,諸君謂如何?抑或但用於古代引文?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〇九時〇〇分 (UTC)
然則限於古籍引文、直用古籍之傳紀。生效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一四時三三分 (UTC)
操之過急矣。古籍引文、直用古籍之傳紀必用專名號,是諸公所議定。然其他條目,苟用專名號,亦可許之,可乎?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一五時三七分 (UTC)
- 不知孔明君意下如何?--薄荷糖批判 二〇一九年八月七日 (三) 一四時〇九分 (UTC)
- 商議旬月,公論一致,古籍引文、直用古籍之傳紀必用專名號。至於其他文章,可以再議。--孔明居士 (討論) 二〇一九年八月九日 (五) 一三時一七分 (UTC)
敢問非引古籍之文,若採專名號,則必行於全文乎?若書「愛麗絲英人也(謂其乃英吉利人)」可乎? Illud Sine Nomine(留言) 二〇二二年一一月一六日 (三) 〇八時〇九分 (UTC)
宜禁疑犯之名乎[纂]
日文本大典,例禁載疑犯之名於條目之中。大典效之乎。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〇九時〇〇分 (UTC)
- 此舉為免疑犯無罪開釋後,而遭傳媒定罪,從而不得重入社會。宜從速。——だ*ぜ (對話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〇九時〇三分 (UTC)
- 通語方面如何?—— Eric Liu(留言.白話用戶頁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〇九時〇四分 (UTC)
- 同意無罪假定,免致冤屈。--孔明居士 (對話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一〇時五四分 (UTC)
- 阅古时传记,未曾禁之,愚以为可效古法。—启明(留言) 二〇一九年七月一九日 (五) 一四時二五分 (UTC)
此例但見日語維基,英文、中文皆不見。至京都一事,疑犯之名,亦赫然列於條目。竊唯此則不必成文,亦不必禁止載名,然許議刪。諸公謂如何?—关山 (修書)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〇日 (六) 一二時三七分 (UTC)
本文含簡體哉(蘇維埃處)
123.202.15.183 二〇二〇年七月一九日 (日) 〇四時〇三分 (UT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