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簡子
趙簡子諱鞅,春秋時晉趙之主,一名志父,亦謂趙孟也。文子之孫。其為世之政治家,軍事家,外交家,改革家也。戰國時趙業之創者,郡縣改革之推者,先秦法家之實踐者,謂春秋戰國之史起揚其波者,與其子襄子並稱「簡襄之烈」也。
傳[纂]
生年不詳。昭公時,公族弱,大夫強,簡子為大夫,專國事,務在革,為後魏文侯李悝之法、秦孝公商鞅之法與趙武靈王革,首開先焉。
敬王元年,周王子朝為亂,據王城,自稱周王。敬王流寓外,退往城東之狄泉,人稱東王,兩下混戰三年矣。
四年,簡子請於頃公,大合諸侯,往持敬王焉。繼而簡子與荀躒以晉軍入周,據王城,迎敬王入城,平之積三年之王子朝之亂也。
七年,簡子與中行寅以鐵鑄刑鼎,以范宣子之刑書鑄於鐵鼎焉。然孔子謂,如此則貴賤失其序,壞等級之度,乃謂「晉其亡乎!失其度矣」之嘆也。
二十三年,簡子欲將邯鄲五百戶徙晉陽,其族弟午在攻齊而以五百戶遷晉陽,簡子遂殺午,午子稷以邯鄲叛。范氏家主士吉射與中行氏家主中行寅,則助趙稷反趙氏。簡子不敵,乃退守封邑晉陽。後智躒合魏襄子、韓簡子,奉定公之命助簡子,擊范氏、中行氏。士吉射與中行寅敗,走至朝歌。其後,荀躒坐朝,簡子出征,即剿范氏、中行氏之餘燼焉。二十七年,簡子帥師戰於鐵,以寡勝眾,大敗范氏、中行氏。尋荀躒卒,簡子秉政也。二十八年,复敗二卿於朝歌縣,范氏、中行氏於晉之勢沒矣。
荀躒欲立士皋夷繼范氏、嬖臣梁嬰父嗣中行氏,簡子拒之。其因將晉固之三軍六卿局,裁為二軍四卿焉。
四十四年,簡子乃疾,迷死五日,醫為取經脈,尋卒。其舍嫡長子伯魯而立才之庶子趙毋恤,臨終告趙毋恤,他日趙氏有難,晉陽足恃之。
出處[纂]
《史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