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省
山東省 | ||
---|---|---|
![]() |
||
歸屬: | 中華人民共和國 | |
屬地: | 領十七市 | |
治所: | 濟南市 | |
執事: | 省委書記劉家義 | |
用語: | 官話 | |
人口: | 九千六百萬 | |
建置: | 明為山東承宣佈政使司,及今略無更變 |
山東省,簡書曰魯。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省也。古齊魯之地。山東,謂太行之東也。省會濟南市,市阜榮者,青島、威海、煙台,皆是。
沿革[纂]
山東,古東夷之所居。周代商立,封齊魯於斯,小國受封者凡五十五。秦既混一宇內,始皇帝乃封禪於泰山。漢興,置青州、兗州、徐州。琅邪、清河、泰山諸郡,皆衣冠世族之望。魏晉南北朝,山東多遭喪亂。唐克定天下,屬河南道。唐室衰,為淄青平盧節度使所據凡六十載。宋興,屬京東東路。金析為山東東路、山東西路。宋金之季,戰亂頻仍,復有紅襖軍據之,口數大減。及明興,置山東承宣佈政使司,勵開墾,復耕作,民生漸甦。清入關,析之三道,是為濟東泰武臨道、登萊青膠道、兗沂曹濟道。清德宗光緒二十一年甲午,威海陷於日本國。二十四年,以青島為德租界,威海為英租界。光緒二十五年,拳亂起。清季朝廷以關東空虛,恐不能北禦俄羅斯,東禦日本,乃放行漢人入界,時人多自山東出關。民國十九年,威海復。日本侵華,陷山東。民國三十八年六月二日,解放軍克山東。共和國初,割菏澤、聊城入平原省,旋廢。遂成今制。
政區[纂]
山東地級市十六。
它典[纂]
山東省地方![]()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