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

墨家 | ||
---|---|---|
墨士 | ||
墨子、禽滑釐、耕柱子、胡非子 | ||
巨子 | ||
孟勝、田襄子、腹䵍 | ||
墨經 | ||
墨術 | ||
墨義 | ||
| ||
墨子,生于宋昭公元年,子姓,墨氏,名翟,宋人也,一說魯人。嘗習儒術,懟儒之瑣,立墨家,著墨說。即死,墨家三分。
其駁儒之禮義,判婚喪儀禮,撓「親有差」,抨禮樂與政事、生產無益,假晏嬰儔之口,諷孔子與君、民咸口上仁義,實則叛亂,蠱惑子民。翟生行簡「量腹而食,度身而衣」[一]。
秉「節用,節葬,非樂」[二],從「短褐之衣,藜藿之羹,朝得之,則夕弗得」[三]是以「摩頂放踵,利天下,為之」。[四]
其云其言未有刑政之時,千人千義,其人茲眾,其所謂義者亦茲眾。天下之所以亂者,蓋生於無政長。當選天下之賢可者,立以為天子。若其力不足,則可選天下之賢可者,立之以三公,然天下之大,遠國異土之民,是非利害之辯,不可一二而明知,故可分萬國,立國君,若其力亦不足,則可選國之賢可者,立之以政長。[五]
又言,今天下無大小國,皆天之邑也。人無幼長貴賤,皆天之臣也。是以知天欲人相愛相利,而不欲人相惡相賊也。[六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