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世凱
洪憲帝 | |
---|---|
名諱 | 袁世凱 |
生卒 | 清咸豐九年八月廿日至 民國五年六月初六 |
在位 | 民國四年年十二月十一至 洪憲元年三月廿二 |
政權 | 中華帝國 |
廟號 | 無 |
諡號 | 無 |
陵墓 | 袁林 |
先君 | 無 |
嗣君 | 無 |
年號 | |
洪憲 |
袁大總統世凱,字慰亭,號容庵,籍河南項城,人稱袁項城。祖樹三,項城望族也,其弟甲三為淮軍部,嘗職清漕運總督。父保中,築寨鄉中,為袁寨村,蓋豪傑也。
世凱少放蕩,好聲色遊俠,不治書業。年廿二,不第,投淮軍吳長慶部。長慶者,其父摯友也。
光緒八年,朝鮮軍亂,世凱隨長慶征之,大捷,俘興宣大院君,押至保定。敘朝鮮通商大臣,駐朝鮮國中。興宣大院君者,朝鮮王父也。初,王高宗立,興宣攝政為大院君,及王長親政,遠興宣而用閔妃。興宣糾軍擊之,回朝掌政。朝中有事大黨者求於中土,清廷詔長慶伐之,克漢城,擒興宣為賊首也。
十年,朝鮮開化黨亂,攻禁宮,所為朝鮮獨立也。日本乘侵之。高宗懼,走清營。世凱率兵敗日軍。明年拜朝鮮大臣,時人謂之「知兵」。
廿年,中日戰起,清師北,立約馬關,日本宗朝鮮國,乃退兵天津。時少忠侯為清軍督,命之於小站練新軍。後為清廷所倚。北洋諸部,多出於此。
戊戌事起,譚嗣同請之勤王,流太后而尊王,世凱默然。榮祿告西太后,乃緝維新黨。黨首康、梁遁去,譚氏與五人伏誅,合稱戊戌六君子。
未幾,教案頻發,拳亂起於山東,四海震驚。德人以護教安僑,潛師膠州,欲侵京畿。乃巡山東,號曰:「彈壓匪類,保護教民」,實控德軍,毋使非禮也。
時山東巡撫毓賢助拳匪作亂,殘殺無辜。西人遣使抗議,乃罷毓賢,命世凱署山東。
廿六年,清廷宣戰於泰西十一國,八國伐華,聯軍入京,兩宮西狩。時局大亂,東南諸督與世凱密議互保,免戰西人。並約帝后不測,即奉李鴻章為「伯理璽天德」,即總統也。
及庚子和約,天子回朝,而威嚴掃地,誠不能收拾矣。明年,少忠侯薨,世凱進北洋大臣,領直隸總督,總揆大政。
世凱既掌政,乃襄贊新政,廢科舉、立新學、練新軍、獎工商。為滿人忌。卅二年進軍機大臣,兵權被間。卅三年兩宮皆崩,末帝沖齡繼位,醇親王為攝政。
醇親王素與世凱有隙,乃黜其官職。世凱見兆不祥,乃稱疾返鄉。
宣統元年,清廷布《欽定憲法大綱》,欲於宣統九年立憲,世多微詞,疑其誠心。
八月十九,武昌兵變,南方十三省獨立,是為辛亥革命。清軍不能平之,乃詔世凱為湖廣總督,旋任總理,改組內閣,請軍平叛。世凱與革命軍密議,通電共和,收兵回京,請末帝退位。革命軍會南京,開中華民國,舉孫文為臨時大總統,年號民國。
民國元年二月十二,末帝遜位。言遜而不言退位者,是因清室優待條件,曰共和雖立,清室不更,仍居紫禁大內是也。
自此革命乃成,民國當立,國會見於南京,舉袁氏為正式之大總統。又懼其權重不羈,乃空總統之權,又令遷都南京。袁氏以江北未安,不能敘任。參議院發蔡元培、汪兆銘赴北平請之,遇北京兵變,二使險禍。袁氏託辭平亂,敘任於北京。
四年,袁氏篡國稱帝,改國號爲中華帝國,以明年為洪憲元年,國人莫之服也。
洪憲元年,蔡鍔起兵雲南,旋為舉國響應。史稱「護國之役」。袁氏眾叛親離。三月,黯然退位,復中華民國名,復任大總統。六月卒,年五十八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