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  • 楚熊麗,羋姓,熊氏,諱麗,鬻熊之子,母為妣厲,周時楚主。 熊麗舉眾南遷睢山與荊山間,楚人暫避棲野之地。 穴酓遲徙於京宗,爰得妣厲,逆流載水,厥狀聶耳,乃妻之,生侸叔、麗季。麗不從行,潰自脅出,妣厲賓於,巫並該其脅以楚,抵今曰楚人。至酓亦居京宗。 季連 父:鬻熊 母:妣厲 子:熊 子:熊繹 子:熊艾 《墨子·非攻下》 《楚居》……
    八八九 位元組(一一六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四日 (日) 〇二時四九分
  • 陳壽《三國志》評曰:「高堂隆學業脩明,志在匡,因變陳戒,發於懇誠,忠矣哉!及至必改正朔,俾魏祖虞,所謂意過其通者歟!」 盧毓評曰:「臣聞明則臣直,古之聖王恐不聞其過,故有敢諫之鼓。近臣盡規,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。隆諸生,名為直,陛下宜容之。」 習鑿齒評曰:「高堂隆可謂忠臣矣。……
    三 KB(五四〇字) - 二〇二二年五月一四日 (六) 〇六時一八分
  • 李邈字漢南,廣漢郪人,三龍之兄也,官至犍為太守、丞相參軍、安漢將軍。裴松之案耆舊所記,邈性直,故不號三龍者。 漢末仕劉璋,任牛鞞長。劉備領益牧,邈為從事,正旦命行酒,得進見,讓備曰:「振威以將軍宗室肺腑,委以討賊,元功未效,先寇而滅;邈以將軍之取鄙州,甚為不宜也。」備曰:「知其不宜,何以不助之?……
    二 KB(三三八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〇月二三日 (日) 一一時四一分
  • 端順皇后蕭氏:契丹人,義宗母家,太子妃。義宗奔唐,為東丹國攝政,病崩 柔貞皇后蕭氏:契丹人,義宗母家,義宗姬妾,子世宗立,尊為皇太后 夏氏:漢人,本唐莊宗之嬪,唐明宗所賜,以義宗性,求離,為比丘尼 大氏:粟末部靺鞨人,渤海宗女,不知所終 高氏:漢人,封美人,義宗妾。與義宗同奔唐,不知所終 長子:遼世宗,母柔貞皇后……
    四 KB(六六三字) - 二〇一七年一二月一日 (五) 一三時二八分
  • 按《水滸》所云,一百單八將前身,三十六天罡星、七十二地煞星也。時張天師於龍虎山伏魔殿鎮壓此百有八星。後星逃離轉世,遂為亂宋朝。 一百單八將,其前後之序,則據上位罡星三十六星、下位地煞星七十二星。其中罡星、地煞星之說,見於《水滸傳》第二回《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》之首,而座次見於第七十一回《忠義堂石碣受天文……
    二四 KB(三八九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月一日 (一) 一〇時〇七分
  • ?無衛軍則為閹豎所圖矣。」偓曰:「不然。無兵則家與國安,有兵則家與國不可保。」胤聞,憂,未知所出。李彥弼見帝倨甚,帝不平,偓請逐之,赦其黨許自新,則謀自破,帝不用。彥弼譖偓及渙漏禁省語,不可與圖政,帝怒,曰:「卿有官屬,日夕議事,奈何不欲我見學士邪?」繼昭等飲殿中自如,帝怒,偓曰:「三使相有功,……
    五 KB(一一八八字) -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三日 (五) 〇六時四三分
  • 傳曰:「夫之言,而明主擇焉。」臣錯愚陋,昧死上狂言,唯陛下財擇。 文帝嘉之,乃賜錯璽書寵答焉,曰:「皇帝問太子家令:上書言兵體三章,聞之。書言『夫之言,而明主擇焉』。今則不然。言者不,而擇者不明,國之大患,故在於此。使夫不明擇於不,是以萬聽而萬不當也。」 錯復言守邊備塞,勸農力本,當世急務二事,曰:……
    二〇 KB(四七九七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一月六日 (日) 〇〇時三七分
  • 徐達的縮略圖
    徐達,字德,濠州永豐鄉人,大明開國元勳,淮西二十四將。 元至順三年生。 徐達農家出,土中得食。其性剛毅,不甘為人下。其貌清癯,顴稍高,容貌魁偉。自幼習武,得一身之好功。與太祖為少長之良友也。 郭子興舉,濠州人湯和帥壯士十餘人從之。應和之邀,太祖亦投子興部。至正十三年,太祖奉子興命歸里募兵,徐達欣然應召也。自此始其戎也。……
    二七 KB(五五四八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月三〇日 (一) 〇三時三六分
  • 浮屠法雅坐妖言,辭連寂,坐免官,削封邑半,歸故郡。寂請留京師,帝讓曰:「公勛不稱位,徙以恩澤居第一。武德之政,間或弛紊,職公為之。今歸掃墳墓,尚何辭?」寂遂歸。未幾,汾陰男子謂寂奴曰:「公有分。」監奴白寂,寂惶懼不敢聞,遣監奴殺所言者。奴盜寂封邑錢百萬,寂捕急,遂上變。帝怒曰:「寂有死罪四:為三公,與妖人遊,一也;既免官,乃恚……
    六 KB(一三〇三字) - 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四日 (三) 〇八時一一分
  • 象升提殘卒,次宿三宮野外。畿南三郡父老聞之,鹹叩軍門請曰:「天下洶洶且十年,明公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先。乃奸臣在內,孤忠見嫉。三軍捧出關之檄,將士懷西歸之心,棲遲絕野,一飽無時。脫巾噪,雲帥其見告矣。明公誠從愚計,移軍廣順,召集義師。三郡子弟喜公之來,皆以昔非公死賊,今非公死兵,同心戮力,一呼而裹糧從者可十萬,孰與只臂無援,立而……
    一一 KB(二五四四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一月二七日 (日) 一五時二二分
  • ,吾作順案與之對。」以李自成偽國號曰順也。士英因疏糾從逆光時亨等;時亨名附東林,故重劾之。大鋮又誣逮顧杲及左光鬥弟光先下獄,劾周鑣、雷縯祚殺之。時有僧大悲出語不類,為總督京營戎政趙之龍所捕。大鋮欲假以誅東林及素所不合者,因造十八羅漢、五十三參之目,書史可法、高弘圖、薑曰廣等姓名,內大悲袖中,海內……
    一四 KB(三二四八字) - 二〇二三年六月四日 (日) 一一時三〇分
  • 張珣:「憶昔天下初三分,猛將並驅誰軼群。桓桓膽氣萬人敵,臥龍獨許髯將軍。威吞曹瞞欲遷許,中興當日推元勛。惜我壯繆功不就,竟令豺兕還紛紛。血食千年廟貌古,歲時歌舞今猶勤。不見都、靈武巢未覆,撫髀常思漢壽。」(《義勇行》) 程敏政:「古今稱之者,以其忠義大節,足以仰高於後也。」(《讀將鑒博議》)……
    三三 KB(六五一六字) -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七日 (一) 一二時一四分
  • 言也。何得輒預國家大事?汝罪當族!」二人懼,色變。彥博曰:「觀汝直愚耳,未忍治汝罪,自今無得復然。」二人退,乃出狀示同列。同列皆憤怒曰:「奴敢爾僭言,何不斬之?」彥博曰:「斬之,則事彰灼,於中宮不安。」眾皆曰:「善。」既而議遣司官定六漯方位,復使二人往。繼隆白請留之,彥博曰:「彼本不敢妄言,有……
    一〇 KB(二三五三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一月七日 (一) 一五時三四分
  • 韓信的縮略圖
    辭。』廣武君曰:『臣聞「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;愚者千慮,亦有一得。」故曰「夫之言,聖人擇焉。」故恐臣計未足用,願效愚忠。故成安有百戰百勝之計,一日而失之,軍敗鄗下,身死泜水上。今足下虜魏王,擒夏說,不旬朝破趙二十萬眾,誅成安。名聞海內,威震諸侯,眾庶莫不輟作怠惰,靡衣媮食,傾耳以待禽者。然而眾勞……
    一六 KB(三五六四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八日 (四) 一三時五〇分
  • 肯動。景使左右拜請,或加棰策,終不肯進。始景左足上有肉瘤,狀似龜,戰應克捷,瘤則隱起分明;如不勝,瘤則低。至景敗日,瘤隱陷肉中。 監中,沙門釋寶志曰:「掘尾狗子自發,當死未死齧人傷,須臾之間自滅亡,起自汝陰死三湘。」又曰:「山家小兒果攘臂,太極殿前作虎視。」狗子,景小字,山家小兒,猴狀。景遂覆……
    三八 KB(九〇三五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二日 (一) 一〇時一九分
  • 廿八年元旦,官軍宴。先是,千乘奉化龍憲牌,照得播賊猾亂,警報不常。化龍令道鎮嚴加提防,即差邦屏等統卒一千五百名,割營把截,以防入犯。夜一更時分,寇大至,官軍堅壁蜀守。至天明,酉兵壽肆逞,遇近挑戰。玉與千乘首尾夾擊,敗之,追入賊境,連破金築等七寨。已,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,大敗賊眾。應龍敗,千駟伏誅。化龍上疏曰:「冉禦龍、馬千乘遠……
    二一 KB(四〇二五字) - 二〇二二年九月二日 (五) 〇六時四四分
  • 嶺南民風的縮略圖
    旱天雷 三潭印月 餓馬搖鈴 漢宮秋月 雨打芭蕉 賽龍奪錦 娛樂昇平 金蛇舞 彩雲追月 平湖秋月 步步高 英領香港騰飛,文化昌華,一時之勝,戲劇電影多產,箇中歌曲,皆操粵語,遂衍爲流行曲。一九七零年代後,港樂歌手輩出,鄭綿、鄧寄塵、周聰、陳寶珠、蕭芳芳,一時歌馨。粵語流行曲取題多樣,則艷情歌,……
    三五 KB(五六二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五日 (四) 〇一時二〇分
  • 願陛下清宮蹕路,思二神為元鑒,不可忽天下之重,輕行斤斧之間。一旦有夫之變,龍騰之勇不暇施也,智士之計豈及設哉!又自古聖王之營建宮室,未始不于三農之隙,所以不奪農時也。今或盛功於耘藝之辰,或煩役於收穫之月,頓斃屬途,怨聲塞路,誠非聖仁後所忍為也。昔漢明賢君也,鐘離一言而德陽役止。臣誠識慚昔士,言無……
    三七 KB(八八四六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一月二七日 (一) 〇六時四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