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瑀字元瑜,陳留尉氏人也。少受學於蔡邕,邕以為奇才也,妙於音律,善解音,能鼓琴,唱作俱佳。其詩亦有文名,有詩《駕出北郭門行》一首。建安中,都護曹洪欲使掌書記,瑀終不為屈。而後,漢丞相曹操聞其名,亦欲辟之,仍不應,而逃入山中。曹操使人焚山,出來,入朝為掾,同陳琳等任司空軍謀祭酒,管記室,共擬軍國書檄文字。建安十五年,子阮籍生。……
    九六四 位元組(二〇八字) -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三日 (五) 二〇時一二分
  • 文朗郡王名福昇,初名洪佚,憲祖二十九子,母人張氏。 紹治七年九月廿四降誕。及長,封朗國公。嗣德三十六年六月十六,翼宗崩。二十日,輔政大臣陳踐誠宣遺詔,以皇長子瑞國公為儲,文祥、尊室說廢之,擁帝登大位,以明年為協和元年。 文祥、尊室說跋扈,帝唯拱手而已。時法蘭西陳兵香江,帝欲假法人之手除之,……
    一 KB(一八三字) -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八日 (二) 一五時二三分
  • 福綿𡩢,聖祖七十一子也,母人裴氏山。 明命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(一八三六年二月十三日),生於化皇城。 嗣德五年(一八五二年)二月,封建和郡公。 成泰三年六月十二日(一八九一年七月十七日),卒,壽五十七,諡恭亮。葬於承天府香水縣居正總楊春社。 有十四子及十女,御賜戈部於裔,以命名。後子女皆不……
    一 KB(一八五字) - 二〇一九年一一月二七日 (三) 〇〇時五六分
  • 建安五年,袁紹與曹孟德戰於官渡,後為曹軍所俘。 曹孟德惜其,委以司空軍謀祭酒,往後之檄文亦多出自陳琳、瑀之手。 建安二十二年,疫疾大作,同劉楨、應瑒、徐幹等染疾而卒。 曹丕嘗作《典論》,評曰:「今之文人,魯國孔融文舉,廣陵陳琳孔璋,山陽王粲仲宣,北海徐幹偉長,陳留瑀元瑜,汝南應瑒德璉,東平劉楨公幹:斯七子者……
    四 KB(七五〇字) - 二〇二四年二月五日 (一) 〇三時〇六分
  • 翹傳,或謂金雲翹傳,越南六八體長詩,攸名篇也。六八體也者,上聯六言,下聯八言。越南語謂傳翹,實乃越南構詞遣句恰反於東亞。初版曰斷腸新聲,翻作中國青心人小說《金雲翹》。 此詩作成於何年,尚未定論。一說攸使中之時,嘉慶十九年至二十五年也。暨越嘉隆十三年至明命元年。一說使中之前作於廣平,時越嘉隆三年……
    二 KB(一八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一月一〇日 (五) 〇三時三〇分
  • 粲二子,為魏諷所引,誅。後絕。 《典略》曰︰「粲既高,辨論應機。鍾繇、王朗等雖各為魏卿相,至於朝廷奏議,皆閣筆不能措手。」 《文章志》曰︰「太祖時征漢中,聞粲子死,歎曰:孤若在,不使仲宣無後。」 《魏志·王粲傳》 建安七子 孔融| 陳琳| 王粲| 徐幹| 瑀| 應瑒| 劉楨  ……
    一 KB(一九九字) - 二〇一八年一〇月八日 (一) 一六時五三分
  • 。與魏宗室婚,拜中散大夫。常修養性服食之事,彈琴詠詩,自足於懷。以為神仙稟之自然,非積學所得,至於導養得理,則安期、彭祖之倫可及,乃著養生論。與陳留籍、河內山濤,向秀、沛國劉伶、籍兄子咸、瑯琊王戎,為竹林之游。 康嘗採藥游山澤,會其得意,忽焉忘反。時有樵蘇者遇之,咸謂神。至汲郡山中見孫登,康遂從……
    二 KB(四六四字) - 二〇二二年八月九日 (二) 〇一時二四分
  • 元,字伯元,江蘇儀徵人。祖玉堂,官湖南參將,從征苗,活降苗數千人。 元,乾隆五十四年進士,選庶吉士,散館第一,授編修。逾年大考,高宗親擢第一,超擢少詹事。召對,上喜曰:「不意朕八旬外復得一人!」直南書房、懋勤殿,遷詹事。五十八年,督山東學政,任滿,調浙江。歷兵部、禮部、戶部侍郎。……
    六 KB(一二七一字) - 二〇一九年五月一六日 (四) 〇四時五九分
  • 孔融的縮略圖
    曰:『大兒孔文舉,小兒楊德祖。餘子碌碌,莫足數也。』融亦深愛其。」 「又曰:『東坡議論雖不能無偏頗,其氣節直是有高人處。如說孔北海曹操,使人凜凜有生氣!』」 《後漢書·孔融傳》 《世說新語》 建安七子 孔融| 陳琳| 王粲| 徐幹| 瑀| 應瑒| 劉楨   《文心雕龍・卷三・誄碑・第六》 《後漢書・列傳・文苑列傳下・第四十八》……
    二 KB(三二四字) - 二〇二一年七月八日 (四) 〇六時〇七分
  • 年,藝宗遜位於弟睿宗,季犛亦得倖。隆慶四年,睿宗伐占城,季犛督押糧餉。睿宗為占城王制蓬峨所敗,沒於陣中;季犛棄軍逃歸。上皇愛其,不忍降職論罪。 廢帝既立,季犛為司空,與多方、范巨論狼狽為奸,專權用事。昌符四年,占城犯清化,季犛破之於虞江,威權日甚。廢帝忌之,與太尉陳𩖃謀除之。季犛殺陳𩖃,譖於上皇,立上皇幼子順宗為帝。……
    三 KB(四四七字) - 二〇一八年一一月一四日 (三) 一〇時三三分
  • 以戰敗乞降於太和山監軍太監李繼改。明年,射塌天、混十萬、過天星、關索、王光恩等十三家渠帥,先後俱降。陝西總督洪承疇、巡撫孫傳庭復大破李自成,自成竄崤、函山中,朝廷皆謂賊撲剪殆盡。 獻忠在穀城,訓卒治甲仗,言者頗疑其欲反。帝方信兵部尚書楊嗣昌言,謂文燦能辦賊,不復憂也。夏五月,獻忠叛,殺知縣……
    五 KB(一二二〇字) - 二〇二三年六月三日 (六) 一三時四七分
  • 梁醴陵憲伯江淹字文通,宋濟陽考城人。少孤貧,常慕司馬相如、梁鴻之為人。父康之,南沙令,雅有思。淹早為高平檀超所知,常升以上席,甚加禮焉。起家南徐州從事,轉奉朝請。 建平王景素好士,淹隨王在南兗州。廣陵令郭彥文得罪,辭連淹,言受金,淹被繫州獄,淹在獄中上書。景素覽書,即日出之。尋舉南徐州秀才,對策上第,轉巴陵王國左常侍。……
    四 KB(一〇〇七字) - 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 (五) 〇六時二五分
  • 東漢:班固、張衡、班彪、班昭、王粲、王延壽、何晏、馬融、陳琳、朱浮、崔瑗、蔡邕 三國:曹操、曹丕、曹植、禰衡、向秀、嵇康、劉楨、應瑒、應璩、籍、孔融、諸葛亮、楊脩、繁欽、吳質、鐘會、曹冏、韋曜、李康 西晉:左思、潘岳、木華、郭璞、張華、陸機、陸雲、成公綏、束皙、應貞、孫楚、張載、張協、盧……
    二 KB(五七七字) -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(五) 〇二時五一分
  • 東漢:班固、張衡、班彪、班昭、王粲、王延壽、何晏、馬融、陳琳、朱浮、崔瑗、蔡邕 三國:曹操、曹丕、曹植、禰衡、向秀、嵇康、劉楨、應瑒、應璩、籍、孔融、諸葛亮、楊脩、繁欽、吳質、鐘會、曹冏、韋曜、李康 西晉:左思、潘岳、木華、郭璞、張華、陸機、陸雲、成公綏、束皙、應貞、孫楚、張載、張協、盧……
    六 KB(一六〇四字) - 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 (五) 〇六時一九分
  • 干寶,字令升,晉新蔡人也。祖統,吳奮武將軍、都亭侯。父瑩,丹楊丞。 寶少勤學,博覽書記,以器召為著作郎。平杜弢有功,賜爵關內侯。中興草創,未置史官,中書監王導上疏:「宜備史官,敕佐著作郎干寶等漸就撰集。」元帝納焉。寶於是始領國史。以家貧,求補山陰令,遷始安太守。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,遷散騎常侍。著……
    二 KB(五六〇字) - 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 (五) 〇六時二三分
  • 陸遜,上大將軍、荊州牧。 陸抗,大司馬、荊州牧。 陸晏 陸景 陸玄 陸機 陸耽 陸凱 雲六歲能屬文,性清正,有理。愛才好士,多所貢達。 《晉書》贊曰:「古人雲:雖楚有,晉實用之。觀夫陸機、陸雲,實荊、衡之杞梓,挺圭璋於秀實,馳英華於早年,風鑒澄爽,神情俊邁。文藻宏麗,獨步當時;言論慷慨……
    五 KB(一三〇九字) - 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 (五) 〇六時一九分
  • 曹雪芹的縮略圖
    曹雪芹,本名霑,字夢,號雪芹、芹圃、芹溪。康熙五十四年夏生於江寧(一說雍正二年生),魏武操後也,作《紅樓夢》前八十回。乾隆二十七年除夕,卒於京師。 康熙二年曾祖璽司江寧織造,後成世職。至雍正年,監察御史劾其父頫(或謂雪芹為頫兄顒所生,過繼於頫)不理政事、入不敷出,遂遭革職。雍正六年元夕,家邸被抄……
    三 KB(四一四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三日 (日) 〇七時〇九分
  • 魏武帝的縮略圖
    以俱免。又嘗問許劭:「我何如人?」劭不答,固問之,乃曰:「子治世之能臣,亂世之奸雄。」操大笑。梁國橋玄,世之名人,睹操而異之曰:「天下將亂,非命世之不能濟也,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!願以妻子相託。」年二十,舉孝廉,除洛陽北部尉。造五色棒,靈帝愛幸小黃門騫碩之叔違禁夜行,棒殺之,名遂鵲起。……
    八 KB(一八一〇字) - 二〇二一年一二月二五日 (六) 〇三時五二分
  • 趙嫗的縮略圖
    高萬人。冥冥天機,風雲突起,以弱質女流,行偉丈夫事。金旗展於象頭之上,山村衝赴戰場。關河路遠,關山難越,雖戰死,猶成仙顯靈。 傳吳軍畏趙氏威勇,有言: 橫戈當虎易, 對面婆王難。 越地今傳諸詩、聯,以頌趙嫗,如: 《洪德國音詩集》若者,名士文集若敦復者,亦有詩文頌趙氏。……
    一六 KB(二二四八字) -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五日 (一) 一九時四〇分
  • 疇人傳,傳記也,清元所撰。 昔者黃帝迎日推策,而步術興焉。自時厥後,堯命羲和,舜在璿璣,三代迭王,正朔遞改,蓋效法乾象,布宣庶績,帝王之要道也。是故周公制禮,設馮相之官;孔子作《春秋》,譏司術之過。先古聖人,咸重其事。兩漢通大儒,若劉向父子、張衡、鄭玄之徒,纂續微言,鉤稽典籍,類皆甄明象數,洞曉天官,或作法以……
    八 KB(一三八六字) - 二〇二三年九月四日 (一) 一三時四三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