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陰陽五行,昔華夏所以辨物也。用諸醫、哲、卜諸事。五行者:火、水、、金、土之謂也。 天地之間,太極判而為陰陽,陰陽分而為五行。太極理也,陰陽五行氣也。理必寓乎氣,氣不離乎理。故一生水,三生五生土,三者皆陽之所生;地二生火,地四生金,二者皆陰之所生。析而言之,為五行;對而言之,為二氣。 陰陽之分,……
    五 KB(四七八字) -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(五) 〇一時五六分
  • 賜樂業教等,猶太人所奉也。其教獨奉一神,名耶和華,俗諱其名,不可冒讀,頂上藍帽,以靈面主,不敬也,是故以帽覆之。基督教及回教由茲而生。今以教義移,拉比猶太教乃分為三,正统派、保守派及改革派。另有卡拉派者,不奉塔德,密西拿,謹守塔納赫。因猶太教、基督教及回教三者皆奉舊約中亞伯拉罕為其先知,或有稱亞伯拉罕諸教者。……
    七六二 位元組(一一六字) -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日 (六) 一四時〇七分
  • 海王星的縮略圖
    海王星首見於西曆一八四六年九月二十三日,觀士以數術推之也。 西曆一六一二年十二月,伽利略首繪之,一六一三年一月二十七日續考。二考時皆合於,誤為一星。 一八二一年,有布瓦者作天王星行表。然其行止與是表乖離甚甚,度有物亂之。一八四三年,亞當斯以數術算量亂之者之轍,語之艾里。 一八四六年,法蘭西國觀……
    五 KB(九六〇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九日 (一) 二〇時四二分
  • 學。日夜不輟。初爲山東按察使焦遂薦爲東平學正。赴大都,獻書於平章不忽。不忽奇之。辟爲禮部令史。入御史臺。授堂邑縣尹。在官廢淫祠,宥盜賊,使復爲民。民皆愛之。拜監察御史。屢上言得失,漸不見容於朝廷。除翰林待制。旋罷官。養浩懼,名遁去。後復起爲右司都事。累遷秘書少監。延祐開科,養浩爲禮部侍郎,知……
    一 KB(二三六字) - 二〇一四年一二月一九日 (五) 〇三時五九分
  • 目的縮略圖
    又節目。【禮·學記】善問者如攻堅,先其者,後其節目。方氏曰:節則理之剛,目則理之精。 又題目。【後漢·許劭傳】曹操微時,常求劭爲己目。【註】命品藻爲題目。【晉書·山濤傳】甄拔人物,各有題目,時稱山公啓事。 又凡目。【周禮·官·小宰】師掌官成,以治凡。司掌官法,以治目。【公……
    四 KB(七五五字) - 二〇二一年六月三〇日 (三) 一〇時四〇分
  • 劉向的縮略圖
    目歲,易兩儀之中也。于春每月書王,三極之統也。于四時雖亡事必書時月,四象之節也。時 月以建分至啟閉之分,八卦之位也。象事成敢,吉凶之效也。朝聘會盟,大業之本也。故 《》與《春秋》,人之道也。 傳曰:『龜,象也。筮,數也。』物生而後有象,象而後有滋,……
    一三 KB(二七二八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一六日 (日) 〇一時〇六分
  • 牖的縮略圖
    牖者,穿壁以爲交窻也,以使光或空氣入室。據《說文》:在牆曰「牅」,在屋曰「囪」。窗,或從穴。 【唐韻】與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以九切,𠀤音酉。【說文】穿壁以爲交䆫也。从片戸甫。譚長以爲甫上日也。非戸也。牖所以見日。【廣韻】向也。【·坎卦】納約自牖。【詩·召南】宗室牖下。 又【詩·大雅】……
    二 KB(三六五字) - 二〇二一年六月一七日 (四) 一八時二六分
  • 嘉義市的縮略圖
    永曆十五年,鄭成功驅荷人,立漢政權,臺灣未之有也。置承天府二縣,曰萬年縣、興縣。以新港溪(今鹽水溪)為界,嘉義屬興縣。康熙二十二年,清領臺,明年置臺灣府統三縣,即明鄭萬年縣所分臺灣、鳳山二縣,興縣為諸羅縣,治佳里興(今臺南市佳里區)。四十三年,治遷諸羅山。知縣宋永清以木柵為城。……
    一五 KB(一四二四字) -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五日 (一) 一六時一一分
  • 聖中,官始權之,再歲一,謂之交界。書以貫文,不限多少,收入人戶見錢,予其交子。後爲印予者,定有五貫、十貫二種,後爲一貫、五百文。交子表裏印記,隱秘題號,朱墨間錯,私自參驗書緡錢之數。官許成都豪民一十有六戶,主交子之往徠。交子鋪以所寄財貨,置資邸店之業。後所挹注也甚,而不堪換錢,爭訟數起。……
    六 KB(九五三字) -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八日 (日) 〇九時〇六分
  • 周武王的縮略圖
    之八卦為六十四卦。詩人道西伯,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。後十年而崩,謚為文王。改法度,制正朔矣。追尊古公為太王,公季為王季:蓋王瑞自太王興。 武王即位,太公望為師,周公旦為輔,召公、畢公之徒左右王,師修文王緒業。 九年,武王上祭於畢。東觀兵,至於盟津。為文王……
    七 KB(一三六七字) - 二〇一九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〇五時五七分
  • 垣墉的縮略圖
    垣墉,亦作𥥣、𩫧、𩰵、𩍻,今謂(牆),一壁也,多以石、、磚等物成之。 𩫧【唐韻】雨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于元切,𠀤音袁。𤰞曰垣,高曰墉牆也。【釋名】援也。人所依阻,以爲援衞也。【詩·大雅】大師維垣。【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】子產盡壤其館之垣,而納車馬焉。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。【史記·……
    二 KB(四二九字) - 二〇二一年六月一七日 (四) 一八時三〇分
  • 鍾繇的縮略圖
    問何以,曰:“公有相殺意。”繇曰:“無此。”乃勤勤呼之,乃入。繇意恨,有不忍之心,然猶斫之傷髀。婦人即出,以新綿拭血竟路。明日使人尋迹之,至一大塚,中有好婦人,形體如生人,著白練衫,丹繡裲襠,傷左髀,以裲襠中綿拭血。」 明帝即位,進封定陵侯,增邑五百,并前千八百戶,遷太傅。繇有膝疾,拜起不便。時……
    七 KB(一四二二字) - 二〇二三年四月七日 (五) 一四時三五分
  • 明的縮略圖
    主,著為制。明初因元制,像聖賢而祀之。自是乃改。嘉靖中從祀者九十一人,累增之,凡九十七人。明制,凡神必有祀。無祀之神,祀於厲壇。厲壇者,厲鬼之壇也。此制前朝多無,洪武中置之。京師有泰厲。各藩有國厲,縣有郡厲。是故明之祀,周及上下,無疏漏不祀者。 藩王朝明皇帝,遣應……
    二二 KB(三二三七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三日 (二) 〇五時五七分
  • 朝鮮國的縮略圖
    更名旦,遷都漢城。遣使大明請改國號,太祖詔國號曰朝鮮,取其朝日鮮明之意也。其國分八道,分統府州郡縣。又按丘濬曰︰「高麗自晉代建國,至是,八百餘年,始三姓。在唐前所謂高麗者,止是一國。五代後,乃併三韓百濟而一之,在勝國(謂前朝,此即大元) 時,猶有耽羅,今耽羅亦為所有。其土壤比隋、唐時,已數倍矣。……
    一七 KB(一六九二字) - 二〇一八年一〇月一五日 (一) 〇五時〇六分
  • 嶺南民風的縮略圖
    觀乎氣候,嶺南屬亞熱帶,氣流濕暖,穀米熟;珠水巨流,沃野千里,民生息。嶺南之地,又華夏南門,外商蕃賈,雲集至此,商貿歷千年而未衰。故民之生於斯,或重商,或重農,居彼南溟之濱,而膺中海洋是懷。唐宋時,中華與方、印度交,近世則與西歐交。列蕃文明,萃聚斯然,粵人交外,夏蕃相……
    三五 KB(五六二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五日 (四) 〇一時二〇分
  • 張岱的縮略圖
    復,嘗拜太僕寺卿。妻劉氏。有六子、十女。 幼多痰疾,養於外大母馬太夫人者十年。才華橫溢,造詣精深,尤工於小品文,或謂「小品聖手」。好著書,其所成者,有《石匱書》二百廿卷、《張氏家譜》、《義烈傳》、《瑯嬛文集》六卷、《明》、《大……
    四 KB(八二五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八日 (五) 〇三時四三分
  • 高句麗的縮略圖
    馬。魏正始中,入寇遼西安平,為幽州刺史毋丘儉所破。其玄孫美川王利,利子故國原王釗,烈帝時與慕容氏相攻擊。 建國四年,慕容元真率眾伐之,入自南陝,戰於底,大破釗軍,乘勝長驅,遂入丸都,釗單馬奔竄。元真掘釗父墓,載其屍,并掠其母妻、珍寶、男女五萬餘口,焚其宮室,毀丸都城而還。自後釗遣使來朝。阻隔寇讎,不能自達。釗後為百濟所殺。……
    六 KB(一二〇七字) -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三日 (四) 〇八時四六分
  • 編訂名詞館的縮略圖
    二十兩。 其制:總纂一員、副纂一員、分纂五六員、匯輯一員、司務一員。取定名詞,更分翻音、譯義兩科。方略,則張之洞所既定。 考《植物學名詞表》稿本,封有編纂、分校、覆校、總校四欄。編纂魏,總校嚴復,分校、覆校皆空。魏者,餘杭人氏,通英文,與林紓合譯《黑奴籲……
    二五 KB(三八一〇字) - 二〇二〇年二月一二日 (三) 〇七時五二分
  • 事,奉正朔為外臣。友德不聽,答書諭令速降。凡三致書,世怒,遂遣都使張元亨、州判李洪赴軍前下戰書。畧云:「鄯闡危甚登,大理險倍投海。英如漢武,昔戰僅置益州;雄若胡元,設官止於中慶。取之而守之難,莫若依吾請乞冊封,定為進貢,始為良策。吾實武人,不通經史,前代得失則饜聞也。恭惟麾下振耀皇威,功不亞於孔……
    四 KB(一〇二八字) - 二〇二四年四月一日 (一) 〇二時三六分
  • 晁衡的縮略圖
    佶、趙驊等,皆作詩相送。衡亦賦律詩曰:「銜命將辭國,非才忝侍臣。中戀明主,海外憶慈親。伏奏違金闕,騑驂去玉律。蓬萊郷路遠,落故園林。西望懷恩日,東歸感義辰。平生一寶劍,留贈結交人。」既而至明州,與唐人別。衡望月,悵然詠和歌曰: の原 ふりさけみ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いでし月かも……
    三 KB(六六二字) -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日 (四) 〇四時四一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