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之洞

文出維基大典
張文襄公真像

張之洞香濤直隸南皮人也,父興義知府。[一]同治二年進士。時與陳寶琛張珮綸輩品議國政,輿論居之清流焉。光緒七年,授山西巡撫。之洞既得符節,乃挫諸貪,舉諸賢,意在治平。惟身之未赴而朝命已更,遂移兩廣矣。中法戰爭起,之洞雖有諒山克復之功,實憤懣於兵備之陋也。由是親置廣東水陸師學堂、槍炮廠、礦物局。復議購置軍艦,以強防事。閱數年,乃調兩湖。朝議修京通鐵路,之洞陳鐵路七利,言辭甚切,上從之。乃移守湖北。不數年,湖北大治,百業迭興。光緒二十六年拳亂,西人入華,德宗皇帝西狩。一國喪主,之洞遂與劉坤一、李鴻章、袁世凱成東南互保之約。亂既平,之洞乃與坤一共疏變通十二事,以唱新法。帝嘉之,皆付實行。三十二年,授體仁閣大學士、軍機大臣。德宗皇帝大漸,以之洞為顧命之臣。醇王溥儀即皇帝位,晉太子太保。時袁世凱勢方熾,朝廷或畏之。諸宗人計無所出,孝定乃諏之之洞。之洞遂對以養病之策。由是世凱以足疾退閑。[二]旋病卒。年七十三。朝廷謚曰文襄

治學[]

之洞之學,以儒為本。其《勸學篇》有保國、保教、保種之說。教謂儒教也。常畏西教之東漸,教、種喪亡之不免也。[三]之洞雖懷前憂,其學不滯於塞處。國弊多端,之洞一一釋之。時清勢極衰,列強犯而不悛。之洞以為此弱肉強食之理,固有其所以然也。因曰:禍莫大於西學之不通。[三]

治績[]

之洞治績,尤為後人所稱。清季山西,饑貧交肆,吏治不亨。泰西李提莫太者,基督教士也。因之洞之所困,往說之以西學。講學於太原,士民爭堵之。之洞本以詩書起家,固非西學之大儒。惟時窮必變,之洞既閱西學之效,遂起致用之心矣。[一]

[]

  • 趙爾巽等《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七》
  1. 一點〇 一點一 曾紀鑫《千古大變局:影響近代中國的十一個關鍵人物》
  2. 宣統帝《我的前半生》
  3. 三點〇 三點一 張之洞《勸學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