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市
武漢市 | ||
---|---|---|
歸屬: | 中華人民共和國 | |
所屬: | 湖北省 | |
屬地: | 領十三區 | |
治所: | 江漢區 | |
執事: | 市長周先旺、市委書記馬國強 | |
用語: | 普通話、武漢話 | |
人口: | 一千又八十九萬二千九百人 |
武漢市,亦稱以漢,乃中華鄂省之會,亦為七大都市於中華之中原也。方八千四百六十七公里,於西元二〇一七年丁酉歲末計口一千又八十九萬二千九百有奇。江漢會此,而三鎮分,是為武昌、漢陽、漢口也。傳唐人李白至此,題詩曰:「黃鶴樓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」,故因稱之「江城」。武漢達於晚清,至民國,譽為「東方芝加哥」。經民國至共和國之初而盛。中華民國亦起此也。
沿革
[纂]武漢之史,自公元前四千年始。當是時,有「夏汭」、「鄂渚」之名。先古之燒土、斧、錛、叉亦見焉。至公元前一千五百年,商君設城池於此,今人呼之曰盤龍,武漢之始也。是為楚城於春秋戰國之時。
漢陽之卻月、魯山二城建於東漢之末。三國吳黃武二年,大帝孫權築夏口於武昌蛇山。南朝之時,夏口擴為郢州。郢州者,郢州之治所也。隋置江夏、漢陽二縣焉。唐時乃鄂、沔二州之治,大江之盛市。「江城」之稱亦始焉。
是隸於鄂州於宋之時。時製瓷之業盛,南宋之人陸游過而嘆曰:「市邑雄富,列肆繁錯,城外南市亦數里,雖錢塘、建康不能過,隱然一大都會也。」南宋將岳飛亦興武北伐焉八年。
元世祖至元十八年,湖北省治於武昌。時明太祖兵,伐武昌,得子楨,封楚王。故擴之,建王陵於龍泉山,成「三龜九寢十二景」之勢。明成化間,漢水改龜山之陰入大江,至嘉靖之時漢口興於漢水之陽,徽、晉、陝、贛之賈商鹽、當、米、材、棉、藥焉。漢口並朱仙、景德、佛山稱四大名鎮於明清之際矣。其時水陸交通,謂「九省通衢」,貨積民溢,商賈輻輳。
清咸豐八年《天津條約》訂,漢口為一商口於外,十一年開之。既,英、德、俄、法、日劃租界焉。長江航、茶之業為英國營,達。當此之時,漢口達於上海、廣州之市,謂之「東方芝加哥」。同治三年,漢口後城築,是為今漢口之雛也。光緒十五年,張之洞遷湖廣總督,興洋務,立漢陽鐵廠、湖北槍炮廠。張公之督鄂,築鐵路、興教育,京漢鐵路、兩湖書院成焉,武漢蜚聲中外。三十一年,張公籌銀八十萬,修後湖長堤,除水患,保京漢鐵路之安。堤內涸土十萬畝,為今漢口之擴基。
宣統三年,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,湖北離清之治,立中華民國,建軍政府。天下相應,時是為革命中心,暨中華民國臨時之都也。民國元年,中華民國政區既分,以武昌為中華民國湖北省之會。十五年,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北伐,克武漢,立武昌、漢口二市,漢陽一縣。翌年元旦,國民政府遷武漢,後遷南京。二十年孟夏,長江水溢,沒之達三月矣。二十六年,日本攻南京,首都遷武漢。二十七年,攻武漢,武漢會戰既始,中國潰,陷,國都重慶。後七年,復之。三十八年,國共內戰,國民黨敗,中共進駐武漢,立「武漢直轄市」。
公元一九五四年,武漢復改湖北省之會。同年,長江洪,三鎮為洋。一九五七年,武漢長江大橋既築,京漢、粵漢二鐵路相連。一九八四年,武漢復開關。一九九八年,長江再洪,然眾城守之,安。同年,法國設領事館焉。
地理
[纂]武漢於中土之地,江漢平原東,一百三十四公里於東西、一百五十五公里於南北矣。東接黃岡之團風,鄂州之華榮、梁子湖,黃石之大冶;南通咸寧之嘉魚、咸安;西連荊州之洪湖,省轄之仙桃、孝感之漢川;北臨孝感之孝南及孝昌、大悟二縣,黃岡之紅安、麻城。大江與漢水會此,分之三鎮,是為武昌、漢陽、漢口也。此地多湖堰,地理交通,於古於今優也,稱謂之「百湖之市」,亦為「九省通衢」也。其地為平原,闊也,間少丘陵與崗地焉。
武漢氣濕雨足,是為「亞熱帶季風氣候」也。陰曆臘月之溫極低,謂「數九寒冬」,共九九。民謠曰:「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河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望柳,七九開河、八九雁來,九九又一九,耕牛遍地走」[一]。風雪常見三九之時也。陰曆六月反之,謂之「伏旱」,共三伏。盛夏三伏之時,暑酷且悶,中國之「三大火爐」「四大火爐」「七大火爐」皆見其名,故武漢多氣躁之人也,氣候為之矣。陰曆五月多梅雨。七月流火,溫始降,十月凉。
其間長江、漢江、倒水、灄水、舉水諸河過之,長江、漢江為干。長江者,中國之長河也;漢江者,長江之長支也,亦名漢水。長江之至狹處於武漢長江大橋,極闊於青山。水大汛長焉,天興洲、白沙洲之渚其間也。漢江於蔡甸入境,自南岸咀滙長江,彎廿二。
常見馬尾松、杉、櫟、樟之木,多産煤、磷、黃鐵之礦與武昌魚、蓮、藕、洪山紅菜薹、天興洲西瓜、高洪太銅鑼、綠松石雕、漢繡也。
郵傳
[纂]武漢因長江、漢江之滙而興,輿馬交通,古稱「九省通衢」。清建京漢、粵漢二鐵路,武漢轉為樞紐。今甚之。國道之三一六、三一八、一〇七相滙焉,京珠、滬蓉、漢十之高速公路相修築也。今京廣、京九、漢丹、長荊、武九、武麻諸鐵路交通於此。武漢之航空亦為華中之至,天河機場修諸郊。
長江、漢江亘武漢而流,故此地多橋梁,有長江、漢水大橋十二:長江者六,漢江者六。長江者,自上游起,為軍山長江大橋、白沙洲長江大橋(長江三橋)、武漢長江大橋(長江一橋)、武漢長江公路橋(長江二橋)、天興洲長江大橋(長江四橋)、陽邏長江大橋;漢江者,自上游起,乃長豐橋、知音橋(漢水二橋)、鐵路橋、月湖橋、江漢橋(漢水一橋)、晴川橋(漢水三橋)。天興洲長江大橋、陽邏長江大橋乃建造中,未成。武漢長江大橋、天興洲長江大橋乃為公路、鐵路二用。鐵路橋僅供京廣鐵路躍漢江。餘皆乃公路專用。今規劃一橋於武漢長江公路橋、天興洲長江大橋之間,謂之曰二七長江大橋。公共交通、軌道交通亦繁盛。輕軌貫漢口東西,公交通三鎮各處。輪渡亦多用於溝通江之兩岸。
武漢之街,其老則如方格棋盤之狀,築諸沿江,其新則如圓環相扣。於武昌建雄楚大街、武珞路、珞喻路、珞獅路、中南路、中北路、八一路、中山路、紫陽路、解放路、東湖路、友誼大道、紅衛路、光谷大道、廣八路、珞珈山路、環湖大道、丁字橋路等,於漢陽建漢陽大道、鸚鵡大道、知音大道、龍陽大道、洗馬長街、沿河大道、龜山北路、腰堤路等,於漢口建江漢路、解放大道、中山大道、濱江大道、武勝路、吉慶街、沿江大道、京漢大道、發展大道、建設大道、黃浦大街、一元路、二耀路、三陽路、四唯路、五福路、張公堤、香港路、二七路、航空路等。
區劃
[纂]武漢之域,分城區者七、郊區者六。城區者,江岸(圖七)、江漢(圖八)、礄口(圖九)、漢陽(圖十)、武昌(圖十一)、青山(圖十二)、洪山(圖六)是也;郊區者,蔡甸(圖三)、江夏(圖五)、黃陂(圖一)、新洲(圖十三)、東西湖(圖二)、漢南(圖四)也。
武漢之三鎮,漢口興商業,漢陽興工業,武昌興文教,成三足鼎立之勢。三鎮成武漢。
方八四六七平方公里,一九五四平方公里之於城也。
食貨
[纂]武漢為華中市鎮之首,百業興旺。自清末而民國,經濟居中華之首,時謂「東方芝加哥」。然歷改革開放,為「珠三角」、「長三角」、「環渤海」超越。雖衰於中華,然仍有湖北十七,呈「一城獨大、鶴立雞群」之景,致其發展無助。
人民
[纂]明景泰八年,漢江改道龜山之陰,漢口遂成。碼頭渡津林立,人流交織,摩肩接踵,遂成一派,曰碼頭文化。又深置市井之習,故常見「潑婦」於街巷。夏炎矣,故民設竹床於街以乘涼,曰「竹床陣」。然今空調普及,竹床鮮矣。
據查,二〇〇五年口七百八十七萬。[二]
宗教
[纂]多教并立,釋、道尤為民知,譬歸元寺、寶通寺、長春觀,香火繁盛,人流涌動,幾為武漢地標。名僧顯道亦不乏,譬歸元寺高僧昌明大師。歸元寺羅漢堂八百羅漢尤為一絕。
佛釋則歸元寺、寶通寺、蓮溪寺、龍華寺、古德寺。道則長春觀。基督則榮光堂 (格非堂)、救世堂、崇真堂、武昌堂、感恩堂。天主則聖若瑟堂、聖家堂、聖高隆龐堂。伊斯蘭則起義門清真寺。
引據
[纂]- 《武漢博物館展覽相關知識簡介》之武漢歷史部分。武漢博物館著。二〇〇四年。
- 《武漢地理》。武漢市教學研究室著。武漢出版社。一九九四年。ISBN 7-5430-1335-5。
- 《中國地圖冊》。中國地圖出版社。二〇〇五年。ISBN 7-5031-2150-5。
- 《新世紀中國地圖冊》。中國地圖出版社。二〇〇一年。ISBN 7-5031-2258-7。
- 《湖北省地圖冊》。中國地圖出版社。二〇〇五年。ISBN 7-5031-2936-0。
- 《湖北省地圖冊》。湖北省地圖院著。山東省地圖出版社。一九九八年。ISBN 7-80532-271-6。
- 《新編武漢實用地圖冊》。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著。中國地圖出版社。二〇〇六年。ISBN 7-5031-4185-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