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適
胡適,原名嗣穈,學名洪騂,字希疆,後易名胡適,字適之,筆名天風、藏暉等,安徽人也,清光緒十七年生。父傳,嘗真除臺東直隸州知州;母馮順弟。
胡氏力倡新文化運動,棄文言、尚自由主義,興白話,從之者眾,然亦多非議,以梁漱溟、章士釗等為甚。民國廿七年,受命使美,求美外援以抗日寇之侵。三十五年任北京大學祭酒。
三十八年,國府遷臺,胡氏留美九載。時中共主席毛澤東修《丟掉幻想,準備鬥爭》文,貶為「帝國主義走狗」。
四十四年,中國大陸「批判胡適運動」起,欲根除胡氏自由主義之思想。四十六年,歸臺,奉委中央研究院長。後三年,力阻總統蔣中正三任總統之職,於友雷震共創之《自由中國》撰文反對。
五十一年,演講於中央研究院,因心肌之疾去世,年七十,鄉紳慕其名,乃贈園地以葬,即今之胡適公園也。時總統蔣中正挽曰:「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,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