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莽

文出維基大典
王莽
名諱 王莽
生卒 初元四年地皇四年
在位 始建國元年地皇四年
政權
先君 君上漢孺子嬰
嗣君
年號
始建國天鳳地皇

王莽,字巨君魏郡元城人。初元四年生,漢孝元王皇后内侄也。幼孤,兄早死。莽孝母尊嫂,治詩書,交賢士,聲名遠播。莽事大將軍王鳳恭順。鳳死,囑王皇后顧莽。

陽朔三年,任黃門郎,後遷射聲校尉。时,莽禮賢下士,清廉儉樸,以俸給資門客,鬻其驚濟窮人,人所愛戴。叔乃奏請,分其食邑予之。

永始元年封新都侯、拜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大司馬,時年卅八歲。翌年成帝崩。哀帝母丁太后外戚起,莽退居新野,次子殺家奴,莽迫其自盡以謝罪,世評甚佳。

元壽元年莽還居長安二年哀帝崩,無嗣。太皇太后掌傳國玉璽,立宗室,授莽大司馬,眾擁戴之。元始元年自封安漢公,轉封俸祿兩萬人。三年以女妻帝。四年加號宰衡,位諸王之上。揚禮樂教化,儒生皆擁之,加九錫。五年,莽弒平帝,立宗室為皇太子,太皇太后命王莽代天子朝政,稱攝皇帝居攝二年翟義起兵反,始有勸進之聲。在政間用五德終始之說,引士間有新王代衰漢之聲。

初,梓潼人哀章求學於長安,素無行,好為大言。見莽居攝,即作銅匱,為兩檢,署其一曰「天帝行璽金匱圖」,其一署曰「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」。某者,漢高帝名也。書言王莽為真天子,皇太后如天命。圖書皆書莽大臣八人,又取令名王興、王盛,章因自竄姓名,凡為十一人,皆署官爵,為輔佐。

章聞齊井、石牛事下,即日昏時,衣黃衣,持匱至高廟,以付僕射。僕射以聞。初始元年戊辰,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嬗。御王冠,謁太后,還坐未央宮前殿,下書曰:「予以不德,託于皇初祖考黃帝之後,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,而太皇太后之末屬。皇天上帝隆顯大佑,成命統序,符契圖文,金匱策書,神明詔告,屬予以天下兆民。赤帝漢氏高皇帝之靈,承天命,傳國金策之書,予甚祗畏,敢不欽受!以戊辰直定,御王冠,即真天子位,定有天下之號曰「」。其改正朔,易服色,變犧牲,殊徽幟,異器制。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建國元年正月之朔,以雞鳴為時。服色配德上黃,犧牲應正用白,使節之旄旛皆純黃,其署曰『新使五威節』,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。」

莽廢孺子嬰為定安公,改長安為常安,改元始建國。正月朔,莽按金匱,輔臣皆封拜。以太傅、左輔、驃騎將軍安陽侯王舜為太師,封安新公;大司徒就德侯平晏為太傅、就新公;少阿、羲和、京兆尹紅休侯劉歆為國師、嘉新公;廣漢梓潼哀章為國將、美新公:是為四輔,位上公。太保、後承承陽侯甄邯為大司馬、承新公;丕進侯王尋為大司徒、章新公;步兵將軍成都侯王邑為大司空、隆新公,是為三公。大阿、右拂、大司空、衛將軍廣陽侯甄豐為更始將軍、廣新公;京兆王興為衛將軍、奉新公;輕車將軍成武侯孫建為立國將軍、成新公;京兆王盛為前將軍、崇新公,是為四將,凡十一公。

莽既踐祚,立妻宜春侯王氏女為皇后,以四男太子。仿周制新政,屢改幣制、官制、官名,復井田曰王田。收六筦國有,復周禮。政多迂古,民未蒙其利,先受其害。又降四方君長尊號,外戰亦繁。天鳳四年民變紛起,漸成綠林赤眉等勢力。地皇四年,哭天於南郊,綠林入常安,亂中為杜吳弒,公賓就斬其首懸於市,新亡。古以新聖人革命得天命,不齒莽之篡得天下,史家多以偽君子名之。

晉惠帝元康五年,武庫火,故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、王莽頭、孔子屐等盡焚焉。

家屬[]

[]

  • 《漢書》·王莽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