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漢的縮略圖
    漢,炎劉之國也。楚義帝封高祖邦於漢,與西楚爭,得天下,即皇帝位,國號漢,都長安。文景二帝,寧邦守土,數十年間,國力充盈。武帝乃恃以擊匈奴,征四夷,營西域。連年攻戰,戶口折半。昭宣息兵,至於孝元間,極盛一時。元帝崩後,政事一決於王皇后家,卒為王莽所乘,偽符瑞篡漢,改國號新。莽圖復古,革盡前法,立不世,……
    一一 KB(一九九九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〇月一五日 (六) 一七時三七分
  • 清的縮略圖
    清,女真愛新覺羅氏所建。明萬曆四十四年,努爾哈赤稱汗,國號金,史稱後金,建元天命。天聰十年,皇太極平漠南蒙古諸部,登極為帝,乃易國號為大清。 順治元年,李自成陷北京,明將吳三桂引清兵入關,逐自成、張獻忠並南明諸王,所至之處,屠戮甚重,又彊令薙髮易服。 康熙元年,吳三桂弒永曆帝於昆明,南明亡。二十二年,明鄭降,漢地盡歸滿清。……
    二六 KB(三六一九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九日 (五) 〇九時一一分
  • 秦的縮略圖
    欲尋「秦」之別解,宜閱「秦 (釋義)」。 秦,周之諸侯也。嬴姓趙氏,周武王以其先非子善養馬,封於秦,以爲附庸。平王元年,遷洛邑,以秦襄公有護王之功,建諸侯,據故宗周地。 秦德公元年都雍,至秦獻公二年遷櫟陽,居雍凡三百年,故城遺跡尚存。 春秋中,秦繆公欲霸,敗於晉殽,乃轉而西向,霸西戎。 其勢不及晉、……
    四 KB(六七九字) - 二〇二三年九月五日 (二) 一三時二七分
  • 英語的縮略圖
    英語衍自盎格魯、撒克遜朱特諸部日耳曼人古語。今廣行于世。 英語之史可分三期,謂:古時、中古、現代。 英語自五世紀日耳曼族三部落入侵不列顛肇始,英語由此初備。昔法日耳曼人盎格魯、撒克遜、朱特與弗里西諸族遷英格蘭,其語承襲變遷,乃成英語。據《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》載,西元四四九年,不列顛王伏提庚(Vort……
    四 KB(六七五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二月四日 (三) 一〇時二三分
  • 格里曆者,亦名「格列高利曆」、「格列哥里曆」,陽曆也。義大利里利烏斯據儒略曆改訂,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頒行,今世諸國多用之。 因儒略曆歲首,年長三百六十五日四百分日之九十三。年有十二月,分平閏。平年三百六十五日,閏年三百六十六日。月分大小,大月三十一日,一、三、五、七、八、十、十二月;小月,四、六、九……
    七九三 位元組(一三四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月一日 (六) 〇三時一四分
  • 年號者,紀年之號也。履端于始,序則不愆。自三代之際,五行更王。雖三統循環,迭舉歲首。至於紀年標曆,未聞他制。逮漢之文景,始有前後之稱。施及孝武,肇創建元之號。厥後或章述德美,昭著祥異。或弭災厭勝,計功稱伐。或一號而不易,或一歲而屢改。其有矯時遵古,但紀歲曆者,亦不遠而復。斯乃前王,因時立制,後代沿襲,而不可易者也。……
    六一一 位元組(一一八字) - 二〇一四年八月一日 (五) 一三時四六分
  • 檀君紀元,簡稱檀紀,所以紀年,而本乎朝鮮傳說也。按三韓神話,檀君降世,朝鮮茲立。厥立此曆法,以銘其功。西元後之年,加以二千三百卅有三,乃得檀紀。 方韓新獨立,嘗用大韓民國紀年,旋用此曆,又以陰曆十月初三為開天節。及至西元千九百六十二年,更立新憲法,行第三共和制,代以西曆。……
    五一六 位元組(八二字) -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〇日 (六) 〇三時〇〇分
  • 孔曆,即孔子紀年,以孔子降生之年為紀元者也。梁啟超云:「於無一完備之中,惟以孔子紀年之一法,為最合於中國,孔子為泰東教主,中國第一之人物,此全國之所公認也。而中國史之繁密而可紀者,皆在於孔子以後,故援耶教、回教之例,以孔子為紀,似可為至當不易之公典。司馬遷作《史記》,既頻用之,但皆云孔子卒後若干年,……
    九九八 位元組(一七八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月一〇日 (三) 〇一時一四分
  • 文言者,華夏、古東亞人所以書其言,而述志表情也。 先民言語,傳乎口耳,至結繩以記,事日贅,是結繩之不足,求諸繪圖,繪圖猶逾,而創字製文,金石竹帛載之,自劉漢而書諸紙。唐宋降,文士崇古非今,尚先秦古文,規法矩繩,典模乃定。由是,口述耳聞者雖變於百歲千載,手書目觀者猶通,前後貫延三代。唯文言非創於一舉而得,所式所尊,莫衷一是,時比燕越。……
    五 KB(五五四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九日 (日) 一五時〇三分
  • 公元一九五五年者,平年也,繼一九五四年,下一九五六年。 一月十八日:解放軍兵臨一江山島。 二月:美利堅國務院曰:「國際任何討論台灣問題之會議,倘無中華民國代表出席,美國決不參加。」  一九五五年一文似未成。宜善之。……
    二五二 位元組(五一字) -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六日 (日) 〇〇時四五分
  • 周的縮略圖
    周,三代末也,姬姓。黃帝支裔也,出少昊,少昊生蟜極,蟜極生帝嚳,帝嚳生后稷,為周始祖。十四傳文王昌,為殷西伯。適殷帝紂無道,嘗囚之羑里,以美女文馬賂,得還。四十三年改元受命,五十年崩,子武王發嗣。受命十年,武王會諸侯於孟津,三百諸侯不期而會,咸稱伐紂,王以時機未至,還。十二年舉義兵伐紂,戰於牧野,殷……
    四 KB(五九三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二月六日 (二) 一五時五一分
  • 公元一九五四年者,平年也,繼一九五三年,下一九五五年。  一九五四年一文似未成。宜善之。……
    五七 位元組(二三字) - 二〇一六年一二月二日 (五) 一三時〇六分
  • 魏武帝的縮略圖
    魏武帝,故漢臣也,爵至魏武王,曹氏,一曰夏侯氏,諱操,字孟德,小字阿瞞,又名吉利,沛國譙人也。父嵩,漢太尉,中常侍大長秋騰養子也,本夏侯氏子。 操少好遊俠,與袁紹、張邈善,嘗與紹觀人新婚,陰潛主人園中,大呼:「有賊!」人皆出,乃入劫新娘,還出失道,墮荊棘中,紹不得動,復大呼:「賊在此!」紹懼,惶迫力……
    八 KB(一八一〇字) - 二〇二一年一二月二五日 (六) 〇三時五二分
  • 東京都的縮略圖
    此文所述者乃東京所屬之行政區劃。欲尋概述東京市者,宜閱「東京」。 東京都,實為日本之都。有皇居、國會。所在,古為武藏、下總二國之地,曰江戶。明治元年,遷都於此,因在舊京都之東,遂易茲名。財所甚豐,馳名天下。並其屬郊,口凡三千七百萬有奇,甲於天下。在關東平原,傍東京灣,多填海以為地。 都廳所在,東京都……
    二 KB(二六九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一月一三日 (一) 一三時二二分
  • 宋的縮略圖
    此文所述者乃周諸侯國。欲尋立於建隆元年、一統華夏者,宜閱「趙宋」。 宋,周諸侯也,子姓。始紂庶兄微子啟,都亳,故商土也。 武王克殷,封紂子武庚於殷,以示不絕其祀。三監亂後,周公旦封康叔於殷,以治順民;營洛邑,以鎮頑民。封微子啟於商丘,國號宋,仍示不絕。 春秋間,宋執強,其民甚好戰。襄公圖繼齊桓而霸,……
    二 KB(二七五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五日 (一) 〇四時三一分
  • 福建省的縮略圖
    福建省,古之越地,略稱閩,屬華南,治福州。 地處赤縣東南,依山傍海。東隔海峽望台灣,西屹武夷山界江西,北鄰浙江,南接廣東。海岸曲折,島嶼眾多。岸線之長,神州居次。境內十九為山,素有「八山一水一分田」之稱。 有港泉州,興於唐,盛於宋,元極繁盛,沿海商港無一能及,海上絲路始焉,以東方第一大港聞名於世。歷……
    二 KB(一六一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五日 (四) 〇三時四六分
  • 元的縮略圖
    大元,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也,源於成吉思汗。世祖入主中原,改年號為至元,歷十一帝。至元惠宗時,明陷大都,元惠宗遂北狩。 初,蒙古部鐵木真混一漠北,金泰和六年诸王群臣共上尊號曰成吉思皇帝,號大蒙古國。继而师行万里,平西域、花刺子模,践夏戡金,滅國四十,傳數世,諸番君長盡平定之,太祖孫忽必烈領漢地。蒙哥汗崩,阿里不哥以忽鄰塔即位為可汗。……
    五 KB(七二七字) - 二〇二三年二月二三日 (四) 一六時五七分
  • 《三國志》者,史書也,晉陳壽所著。所錄者,自中平元年始,至太康元年止,不論人、事、物、天文,咸有載耳。 壽集王沈之《魏書》、魚豢之《魏略》、及韋昭之《吳書》為一。因仕晉,故尊魏為正統。 全卷計有卷六十五,其中魏書三十,蜀書十五,吳書二十耳。 或云丁儀、丁廙有盛名于魏,壽謂其子曰:「可覓千斛米見與,當……
    一 KB(一九〇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月一五日 (六) 〇七時五一分
  • 愛知縣的縮略圖
    愛知縣,在日本本州。治在名古屋市。古屬尾張國、三河國。處中部地方。有工業,若豐田汽車,並以之聞。 名古屋市 中區 東區 西區 南區 千種區 中村區 昭和區 熱田區 中川區 港區 北區 瑞穗區 守山區 綠區 名東區 天白區 一宮市 春日井市 愛西市 海部市 稻澤市 犬山市 岩倉市 大府市 尾張旭市 北名古屋市……
    二 KB(一九九字) - 二〇二二年五月一〇日 (二) 〇一時〇四分
  • 泰國的縮略圖
    泰王國,簡稱泰國,舊名暹羅,南洋大國也。方五十一萬又四千公里,分有五十區、七十五府。東界老撾,東南界柬埔寨。南臨大海,又接馬來西亞。西則界緬甸矣。 其地古分兩國,北曰暹,南曰羅斛。暹多山艱食,羅斛傍水有餘糧,暹乃降於羅斛,合為暹羅國。國有大水二,一曰瀾滄江,發源青海,歷雲南、老撾入東北境,至柬埔寨入……
    二 KB(二三四字) - 二〇二二年九月一一日 (日) 二二時一三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