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蘇洵的縮略圖
    權書》、《衡論》、《機策》,文多不可悉錄。宰相韓琦見其書,善之,奏於朝,召試舍人院,辭疾不至,遂除祕書省校書。會常修纂建隆以來禮書,乃以為霸州文安縣主簿,與陳州項城令姚闢同修禮書,為《常因革禮》一百卷。書成,方奏未報,卒,年五十八。賜其家縑、銀二百,子軾辭所賜,求贈官,特贈光祿寺丞,敕有司具……
    二 KB(二八二字) -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一一時一四分
  • 漢建安九年生。少好學,能屬文,從丞相掾除西安令,還為尚書,遷太子中庶子。時蔡穎好博奕,子孫和以為無益,命曜論之。和廢,為黃門侍郎。 會稽王即位,諸葛恪輔政,表曜為史令,撰《吳書》,華核、薛瑩等皆與參同。 景帝踐阼,為中書、博士祭酒,依劉向故事,校定眾書。……
    二 KB(二九三字) - 二〇二一年一〇月四日 (一) 一〇時三四分
  • 張籍,字文昌,唐和州烏江人,本吳郡吳人也。 第進士,為常寺祝。久次,遷祕書。韓愈薦為國子博士。歷水部員外郎、主客郎中。當時有名士皆與游,而愈賢重之。 籍性狷直,嘗責愈喜博簺及為駮雜之說,論議好勝人,其排釋老不能著書若孟軻、揚雄以垂世者。籍為詩,長於樂府,多警句。仕終國子司業。 《唐書·張籍傳》……
    五七七 位元組(九七字) - 二〇一六年二月六日 (六) 一六時一七分
  • 東方朔的縮略圖
    侍郎,遂得愛幸。建元三年,始微行,朔進諫,上迺拜朔為中大夫,給事中,賜黃金百斤。 帝姑館陶公主,號竇主,近幸董偃,號曰董君。上為竇主置酒宣室,使謁者引內董君。朔前曰︰「夫宣室者,先帝之正處也,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。」 朔嘗至中大夫後,常為。朔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,因自訟,獨不得大官。欲求試用……
    一 KB(二四三字) - 二〇一九年三月一九日 (二) 一六時〇〇分
  • ,疏論私碑之弊。居有間,征拜國子博士。元嘉三年,奉敕使湘州,以察民瘼。松之還朝,條奏其事。時論美之。上以陳壽《三國志》失之簡略,乃命注之。松之廣爲征引,古今咸被,原著所缺,莫不彌足。既成,注倍於文。上說,歎爲不朽。元嘉二十八年,卒。年八十。子駰,亦以史稱。 元十六年:銓敘殿中將軍……
    一 KB(二四一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一九日 (四) 〇九時二九分
  • 丘遲字希範,梁吳興烏程人也。父靈鞠,有才名,仕齊官至中大夫。 遲八歲便屬文,靈鞠常謂「氣骨似我」。黃門謝超宗、徵士何點並見而異之。及長,州辟從事,舉秀才,除太學博士。遷大司馬行參軍,遭父憂去職。服闋,除西中參軍。累遷殿中,以母憂去職。服除,復爲殿中,遷車騎錄事參軍。高祖平京邑,霸府開,引爲驃騎……
    一 KB(二四〇字) -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七日 (六) 一三時三九分
  • 久之,曰:『是必有神助之耳。』遂擢置高第。釋褐授校書。嘗采箭竹,奉使入蜀。除考功郎中。大曆中為清宮使、翰林學士。起詩體制新奇,理致清贍,芟宋、齊之浮遊,削梁、陳之嫚靡,迥然獨立也。王右丞許以高格,與士元齊名,士林語曰:『前有沈、宋,後有錢、。』集十卷,今傳。子徽能詩,外甥懷素善書,一門之中,藝名森出,可尚矣。……
    一 KB(一九八字) - 二〇一九年六月三〇日 (日) 一二時四八分
  • 。遷河南尹,為冀州牧,徙為徐州牧。 鄴既定,以昭為諫議大夫。曹操表封千秋亭侯,轉拜司空軍祭酒。 黃初元年曹丕踐阼,遷大鴻臚,進封右鄉侯,徙封成都鄉侯,拜常。徙光祿大夫、給事中, 七年拜僕。 魏明帝即位,進爵樂平侯,轉衛尉。 和四年,行司徒事,六年,拜真。同年薨,年八十一,諡曰定侯。……
    一 KB(二〇四字) -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一一時〇六分
  • 吳末帝滕皇后者,滕氏,諱芳蘭,吳北海劇人,故常胤族女也。 胤夷滅,滕氏父牧,以疏遠徙邊郡。吳景帝即位,大赦,得還,以牧為五官中。 孫皓為烏程侯,聘牧女為妃。皓即位,立為皇后。後滕氏寵漸衰,皓滋不悅,皓母何恆左右之。又史言,於運歷,后不可易,皓故不廢,常供養升平宮。牧見遣居蒼梧郡,雖爵位不奪,……
    九四五 位元組(一六〇字) - 二〇一七年四月一九日 (三) 一五時四五分
  • 邢喬字曾伯,魏常顒曾孫,晉司徒李胤外孫也。 喬有体量局幹,美於當世。历清職,時人讚喬「純粹邢」。晉元康中,與劉涣俱爲尚書吏部,稍遷至司隸校尉。光熙元年五月戊申,喬為驃騎范陽王虓殺。 《晉書》 《世說新語》 《晉諸公贊》……
    四五六 位元組(六九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九日 (日) 一二時一六分
  • 漢的縮略圖
    下。初定制郡歲舉一二人,得舉者為,試用後任於朝堂。秀才為特舉,得舉即授官。後秀才改州歲舉一人,仍直授官,光武間以避諱改茂才。和帝後定制,以郡口二十萬歲舉一人,四十萬歲舉二人,未滿二十萬二歲舉一人,邊郡倍舉。順帝間,左雄革舊制,以孝廉四十歲方得舉,先試家法,復拜署。……
    一一 KB(一九九九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〇月一五日 (六) 一七時三七分
  • 與司馬懿夫人張春華,即宣穆后有中表親,是以見司馬師。師曰︰「呂望欲仕邪。」命司隸舉秀才,除郎中。轉驃騎將軍王昶從事中。久之,拜趙國相,遷尚書吏部。晚與鍾會、裴秀並申款眤。以二人居勢爭權,濤平心處中,各得其所。遷大將軍從事中。鍾會作亂於蜀。濤以本官行軍司馬,鎮鄴。 咸熙初,封新沓子。轉相國左長史,典統別營。及武帝受禪,以濤守大鴻臚,護送陳留王詣鄴。……
    二 KB(四三一字) - 二〇二三年四月三日 (一) 一五時〇九分
  • 北周時亦有袁敞,欲知其事,請閱其傳。 袁敞字叔平,漢汝南汝陽人也,父安。少傳易經教授,以父任為太子舍人。和帝時,歷位將軍、大夫、侍中,出為東郡太守,徵拜僕、光祿勳。元初三年,代劉愷為司空。明年,坐子與尚書張俊交通,漏洩省中語,策免。敞廉勁不阿權貴,失鄧氏旨,遂自殺。 父 安, 兄 京,司空。 侄 湯,京子,太尉。 孫 平,湯長子。……
    一 KB(一五三字) - 二〇一四年一一月一六日 (日) 〇〇時四二分
  • 。 河平中,受詔與父向領校祕書,講六藝傳記,諸子、詩賦、數術、方技,無所不究。建平元年​​,其父卒,哀帝以歆為中壘校尉,領校書事,以成其父之未竟之業也。 成帝崩,哀帝立,漢政乃為王莽所掌也。歆嘗與莽同為黃門,二人相愛之。莽乃舉歆為侍中……
    二 KB(二七一字) - 二〇一八年一二月三一日 (一) 一四時五八分
  • 建初四年生。融自少美辭貌,或有俊才,早從學於儒士摯恂,以數辭徵辟而名重於關西。漢安帝時,馬融仕於大將軍鄧騭幕府,歷校書、郡功曹、議、大將軍從事中及武都、南郡太守等職。後以忤大將軍梁冀,而剃髮流之,道欲死而不遂,得免召還。復拜議,又於東觀校經籍,以疾去官。桓帝延熹九年,融薨,年八十八。唐時配享孔子,宋時贈扶風伯。……
    二 KB(三五二字) -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三日 (三) 一五時五三分
  • 李暠,字玄盛,小字長生,晉隴西狄道人也,漢前將軍廣之後。曾祖柔,晉相國從事中、北地太守。祖,張祚武衞將軍。父昶,早卒,暠,遺腹子也。皇始中,呂光建康太守段業自稱涼州牧,以敦煌太守孟敏為沙州刺史,暠為效穀令。敏死,敦煌護軍郭謙等推暠為寧朔將軍、敦煌太守。業私稱涼王,暠詐臣於業,業以暠為鎮西將軍。……
    九五四 位元組(一六三字) - 二〇二三年九月一日 (五) 一六時〇〇分
  • 白居易的縮略圖
    白居易,字樂天,自號醉吟先生,又號香山居士,世譽之詩魔,大曆七年生,其先蓋太原人。北齊五兵尚書建,賜田韓城,子孫家焉。又徙下邽。 居易敏悟絕人,工文章。貞元中,擢進士、拔萃皆中,補校書。元和元年,對制策乙等,調盩厔尉,為集賢校理,召入翰林為學士。遷左拾遺。四年,建言乞盡免江淮兩賦,以救流瘠,且多出宮人。憲宗頗采納,以母喪解,還,拜左贊善大夫。……
    二 KB(三〇八字) - 二〇二三年四月七日 (五) 一四時三〇分
  • 漢世宗孝武皇帝的縮略圖
    設太學,置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員。通一經者可以為,隨從皇帝,隨時入仕。其次派地方為吏,可以隨察舉以廉吏為。鄉里有孝子、異能者亦可以察舉為。為選任人材之濫觴。 使衛青、霍去病北擊匈奴。奪河西,置四郡,斷匈奴右臂。收河南,城朔方。屯田西域,置西域都護府,諸國入為漢藩。東滅衛滿朝鮮,置四郡,俱在今北韓境內。南滅夜……
    五 KB(七五四字) - 二〇一八年四月三〇日 (一) 〇九時五八分
  • 漢陽城侯益州牧劉焉,字君,江夏竟陵人也,西漢魯恭王後。少任州郡,帝以宗室拜中,後以師祝公喪去官。 焉居陽城山,積學教授,舉賢良方正,辟司徒府,歷雒陽令、冀州刺史、南陽太守、宗正、常。 時靈帝政化衰缺,四方寇起,國家多亂。乃諫曰:「刺史太守貨賂為官,割剝百姓,以致離叛。可選清名重臣為牧伯,鎮安方……
    二 KB(三一七字) -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九日 (一) 〇四時四五分
  • 三女:賈南風,母郭槐,嫁晉惠帝,後立為皇后 四女:賈午,嫁韓壽 次子:賈混,晉封永平侯,歷宗正卿、鎮軍將軍,領城門校尉,加侍中 長子:賈彝,晉黃門 次子:賈遵,晉黃門 三子:賈模,晉官至侍中、加光祿大夫。後為賈后逼害 《三國志·卷十五·魏書十五·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》 《蕭氏續後漢書·卷四十三·魏載記八》……
    二 KB(二八八字) - 二〇一九年一月一七日 (四) 一三時〇三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