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朝鮮國的縮略圖
    ,始易三姓。在唐前所謂高麗者,止是一國。五代後,乃併三韓百濟而一之,在勝(謂前朝,此即大元) 時,猶有耽羅,今耽羅亦為所有。其土壤比隋、唐時,已數倍矣。然其頗尚禮義,安分自守。入國朝以來,恭順朝廷,四時朝貢,蓋得小國事大之。」 其政體有類中國,行兩班制,附議政院、六曹。世宗頒訓民正音,文字始異……
    一七 KB(一六九二字) - 二〇一八年一〇月一五日 (一) 〇五時〇六分
  • 四年,秋八月,王與百濟戰於水之上,大敗之,虜獲八千餘級。 九年,春正月,王遣使入燕朝貢;二月,燕王盛,以王慢,自將兵三萬襲之,以驃騎大將軍慕容熙為前鋒,拔新城、南蘇二城,拓地七百餘里,徙五千餘戶而還。 十一年,王遣兵攻宿軍,燕平州刺史慕容歸棄城走。 十三年,十一月,出師侵燕。 十四年,春正月,燕王熙來攻遼東城,且陷,熙命將士︰「……
    三 KB(四三〇字) - 二〇一九年一一月五日 (二) 一五時五三分
  • 夏惠宗康靖皇帝諱秉常,李氏,毅宗之長子也。母曰恭肅章憲皇后梁氏。拱化五年即位,時年七歲,梁太后攝政。趙宋自熙寧用兵以來,凡得葭蘆、吳保、義合、米脂、浮圖、塞門六堡。靈州、永樂之役,宋軍、熟羌死者六十萬人,錢粟銀絹以萬數者不可勝紀。宋神宗臨朝悼痛,夏人亦困蔽。遂言和。在位二十年,天安定元年七月乙丑崩,年五十六。謚曰康靖皇帝,廟號惠宗,陵號獻陵。……
    一 KB(一三五字) - 二〇二二年八月二二日 (一) 〇八時五七分
  • 十月幸華清宮,常經還宮。忠山第在宮東門之南,與虢相對,韓國、秦國甍棟相接,天子幸其第,必過五家,賞賜宴樂。每扈從驪山,五家合隊,忠以劍南幢節引於前,出有餞路,還有軟腳,遠近餉遺,珍玩狗馬,閹侍歌兒,相望於道。進封衛國公,食實封三百戶,俄拜司空。 時安祿山恩寵特深,總握兵柄,……
    一〇 KB(二二七二字) - 二〇二二年九月二四日 (六) 一三時二八分
  • 尼師今,乃新羅第十四王。姓昔氏,諱儒,助賁尼師今之長子也。母朴氏,葛文王奈音之女。嘗夜行,星光入口,因有娠,載誕之夕,異香滿室。 妹婿味鄒尼師今立二十三年薨,儒尼師今立。二年,春正月,謁始祖廟。二月,拜伊飡弘權爲舒弗邯,委以機務。三年,春正月,百濟遣使請和。三月,旱。四年,夏四月,倭人襲一……
    二 KB(三七〇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〇日 (五) 〇二時二七分
  • 新羅的縮略圖
    新羅 (渡自新羅
    粉黛,率美髮以繚首,以珠綵飾之。男子剪髮鬻,冒以黑巾。市皆婦女貿販。則作竃堂中,夏以食置冰上。畜無羊,少驢、騾,多馬。馬雖高大,不善行。長人者,人類長三丈,鋸牙鉤爪,黑毛覆身,不火食,噬禽獸,或搏人以食;得婦人,以治衣服。 其連山數十里,有峽,固以鐵闔,號關門,新羅常屯弩士數千守之。初,百濟伐……
    五 KB(八六〇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三〇日 (四) 一四時二五分
  • 瑠璃明王,姓高氏,諱類利,或云孺留,朱蒙元子,母氏。初,朱蒙在扶餘,娶氏女,有娠,朱蒙歸後乃生,是為類利。幼年,出遊陌上,彈雀誤破汲水婦人瓦器,婦人罵曰︰「此兒無父,故頑如此。」類利慙,歸問母氏,我父何人,今在何處。」母曰︰「汝父非常人也,不見容於,逃歸南地,開國稱王,歸時謂予曰︰『汝若生男子……
    八 KB(一八三四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六日 (三) 一〇時二五分
  • 趙宋的縮略圖
    康伯禦之,十一月,中書舍人虞允文敗金人於採石,亮乃移師瓜洲,是月,金軍以亮爲主無道,乃弑之,國難遂解。孝宗隆興二年,宋金隆興和議成,約以叔侄之,北人改詔爲書,改歲貢爲歲幣,始得國體於金焉。 淳熙十六年,孝宗禪位居重華宮。子惇嗣,是為光宗。在位五年,皇后李氏專擅,不恤親。朝野怨之。禪位,子擴立,是……
    八 KB(一三三一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三日 (一) 〇七時四五分
  • ,實「周天之官」也,以象四時萬物而法天地也。 《周禮》之首曰:「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,體經野,設官分職,以為民極。」書分「天官冢宰」、「地官司徒」、「春官宗伯」、「夏官司馬」、「秋官司寇」、「官司空」六類,惟「官」已佚,餘者五官而已,後世好事者以齊人《考工記》補之,差可也。職官凡三百六十,以象四……
    三 KB(五五一字) -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五日 (五) 一〇時五四分
  • 秋八月甲午,加丞相陳霸先黃鉞,領太傅,劍履上殿,入朝不趨,贊拜不名,給羽葆、鼓吹。 九月辛丑,崇丞相爲相國,總百揆,封十郡爲陳公,備九錫之,加璽紱遠遊冠,位在王公上。加相國綠綟綬。置陳百司。 十月戊辰,進陳公爵爲王,增封十郡,並前爲二十郡。命陳王冕十有二旒,建天子旌旂,出警入蹕,乘金根車,駕六馬,備五時副車,置……
    一 KB(二一四字) -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六日 (日) 〇三時〇六分
  • 十月,王築大壇,祀天地。四十年,秋九月,靺鞨來攻述川城。十一月,又襲斧峴城,殺掠百餘人,王命勁騎二百,拒擊之。四十一年,春正月,右輔乙音卒,拜北部解婁為右輔。二月,發漢水東北諸部落人年十五歲以上,修營慰城。四十三年,秋八月,王田牙山之原五日。……
    五 KB(一〇四七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一日 (六) 〇七時二八分
  • ,子郢客嗣。薨,子戊嗣。景帝即位,以親親封元王寵子五人:為平陸侯,富為休侯,歲為沈猶侯,埶為宛胊侯,調為棘樂侯。戊稍淫暴,與吳王反,自殺。景帝乃立平陸侯為楚王,奉元王後。薨,子道嗣。薨,子注嗣。薨,子純嗣。薨,子延壽嗣。延壽立三十二年,除。 高祖兄弟四人,長兄伯,伯蚤卒。始高祖微時,嘗辟事,……
    三 KB(五三七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二二日 (日) 一二時〇二分
  • 福,嘗以兵助神考,滅先朝之巨賊,其功烈可忘耶?」乃拜爲鎭海將軍,兼賜章服。 二年,春正月,以徵爲上大等,義琮爲侍中,良順爲伊飡。自夏四月至六月,不雨,唐文宗勑鴻臚寺,放還質子及年滿合歸國學生,共一百五人。,饑。 三年,春,京都疾疫。一吉飡弘弼謀叛,事發逃入海島,捕之不獲。秋七月,唐武宗勑,歸國新……
    四 KB(八四二字) - 二〇一九年一一月二六日 (二) 一八時一五分
  • 魏高祖文皇帝,諱丕,字子桓,中平四年生於沛譙。武王操同武宣卞后嫡長子。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、副丞相,廿二年立為魏世子,廿五年魏武王薨,丕嗣為魏王,逼漢獻帝禪位,改國號魏,曰:「舜禹之事,吾知之矣。」 黃初二年,詔令十萬口郡國年舉孝廉一人。修孔廟,封孔子之後宗聖侯。五年復太學,設五經穀梁博士。……
    二 KB(五二五字) - 二〇二一年七月二日 (五) 一一時二四分
  • 。錄囚。二十年,春正月,拜弘權爲伊飡,良質爲一吉飡,光謙爲沙飡。二月,謁祖廟。秋九月,大閱楊山西。二十二年,秋九月,百濟侵邊。冬十月,圍槐谷城,命一吉飡良質,領兵禦之。二十三年。春二月,巡撫西諸城。十月,王薨,葬大陵,一云竹長陵。助賁尼師今長子儒尼師今立。 《三國史記·卷第三·新羅本紀第三》……
    二 KB(三八七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〇日 (五) 一〇時二三分
  • 科都給事中。京師地震,規弊政甚切,遷太常少卿。 七年擢右僉都御史,巡撫應天、安慶等十府。其,流賊犯桐城,官軍覆沒.維方壯年,一夕鬚髮頓白。明年正月率副將許自強赴援,遊擊潘可大、知縣陳爾銘等守桐不下。賊乃攻潛山,知縣趙士彥重傷卒。攻太湖,知縣金應元、訓導扈永寧被殺。……
    五 KB(九九七字) -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日 (二) 一九時二〇分
  • 宋寧宗的縮略圖
    宋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諱擴,光宗慈孝皇帝次子也。以孝宗乾道四年十月生於恭王府。淳熙九年,帝弱冠。紹熙元年,封嘉王。光宗以帝性聰穎,特置翊善官傅之。 紹熙五年,太上皇帝駕崩,光宗稱疾不能盡,朝議紛紛。秋七月,知樞密院事趙汝愚陰使韓侂冑說憲聖太皇太后以內禪事,憲聖允諾。及行喪禮日……
    八 KB(一五七八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月四日 (二) 〇一時四二分
  • ,其船得還,經于國界,王資送之甚厚,幷遣使奉表,賀平陳。文帝善之,下詔褒之。四十一年,十一月癸未,星孛于角、亢。四十五年,秋九月,王使長史王辯那,入隋朝獻。王聞隋興遼東之役,遣使奉表,請為軍鄕道。文帝下詔曰:「往歲,高句麗不供職貢,無人臣……
    二 KB(三五六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五日 (日) 〇二時二八分
  • 十月,大寒,松竹皆死。耽羅遣使朝貢。 三年,春正月,王親祀神宮。夏四月,以阿飡金宙碧女,入後宮。秋七月,地震。八月,創加耶山海印寺。歃良州進赤烏。十二月,授均貞大阿飡,爲假王子,欲以質倭,均貞辭之。 四年,夏四月,王幸南郊觀麥。秋七月,與日本交聘結好。十月,地震。……
    四 KB(七六一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二月六日 (二) 一四時四〇分
  • 宋孝宗的縮略圖
    伯薨。三月,虞允文拜相。秋八月,立皇子愭爲皇太子。十月,金降人劉蘊古坐洩軍機,死。是月,帝御殿冊太子,并謁太上皇帝於德壽宮。淮北有亂民渡江者,邊將討平之。十二月,洪適拜相。 乾道二年春正月,撤建康府六合戍軍,還其軍田於民。二月,帝幸玉津園行燕射,遂幸龍井。夏六月,降詔裁剪冗官,官人欲得升遷者,……
    八 KB(一五〇二字) -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日 (四) 〇四時四〇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