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  • 吳周太祖的縮略圖
    周太祖皇帝,諱三桂,姓氏,字長伯,遼西人。父襄,明崇禎初官錦州總兵。 三桂以武舉承父廕,初授都督指揮。襄坐失機下獄,擢三桂總兵,守寧遠。洪承疇出督師,合諸鎮兵,三桂其一也。師攻松山,三桂戰敗,夜引兵去。松山破,承疇降,三桂坐鐫三秩,收兵仍守寧遠。三桂,大壽甥也,大壽既降,清太宗令張存仁書招三桂,不報。……
    二三 KB(五〇八三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一四日 (四) 〇八時〇〇分
  • 明的縮略圖
    崇禎初年,三餉繼立,民變迭起,無餉則軍畔,加稅而民反,反勢斯成。時,迎祥自號闖王,李自成、張獻忠先後附之,各據一方,互為呼應。及後,迎祥薨,李自成繼起,克潼關,入長安,自立為帝,國號大順。獻忠克蜀,入成都,建國大西。 至崇禎十七年四月,李自成陷北京,思宗自縊於煤山。明將三桂降清,開山海關引清兵入中原,大開殺戒。遂有滿清大屠殺,中原江南,血染人間。……
    二二 KB(三二三七字) -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三日 (二) 〇五時五七分
  • 清的縮略圖
    皇帝,易女真名滿洲,滿族遂得其名。 太宗崩,世立,明內患不止。崇禎十七年,李自成陷北京,思宗殉國,山海關總兵三桂引清兵入關,破自成,時順治元年也。滿清遂都北京。入關之初,明祚續於江南,鄭成功亦據臺灣。清廷既擊自成,復遣兵滅南明,擒殺諸王。十餘年間,江南雲貴等,皆陷於清矣。 ……
    二六 KB(三六一九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九日 (五) 〇九時一一分
  • 宋高宗的縮略圖
    大宋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諱構,字德基,徽宗九子也,封康王。大觀元年生。靖康元年,出金為質,尋歸。是年秋,金兵下,康王受命求和於金,自滑、浚至磁州,守臣宗澤以肅王去而不返,金兵壓境,雖從王命而無益,請留磁。帝從之,遂免禍。時粘罕、斡離不已率兵渡河,相繼圍京師。從者以磁不可留,相州知……
    一〇 KB(一九七七字) - 二〇一九年三月七日 (四) 〇七時二六分
  • 魏:漢族之朝也。居三國之列。二二〇年高祖文皇帝丕立,二六六年元皇帝奐而終。 :漢族之朝也。居三國之列。二二二年太祖大皇帝權立,二八〇年末帝皓而滅。 晉:漢族之朝也。二六六年世皇帝炎立,三一六年愍皇帝鄴見俘而翌年中宗元皇帝睿東遷,四二〇年恭皇帝德文而滅。 漢趙:匈奴族之朝也。居十六國之列。三〇四年始,三二九年終。肇於太祖光文皇帝淵,傳至劉曜滅。……
    三〇 KB(五一一〇字) -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日 (六) 〇八時四二分
  • 唐玄宗的縮略圖
    唐玄宗 (節
    寶應元年崩於神龍殿,年七十八,葬金粟山,名曰泰陵。廟號玄宗,諡曰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。 清為避康熙帝之名諱,稱之曰唐明皇,又尊號曰開元文神武皇帝。 上即位,先用姚崇、宋璟為相,其後又以張嘉貞、張說、李元紘、杜邏、韓休、張九齡為相。姚崇等各有所長,又皆忠於朝政。……
    一二 KB(一九九九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日 (日) 一一時四六分
  • 皇帝聰明,光宅天下,劬勞兆庶,亭育萬民,如我考妣,五十所載。哀景以窮見歸,全景將戮之首,置景要害之地,崇景非次之榮。我高祖於景何薄?我百姓於景何怨?而景長戟強弩,陵蹙朝廷,鋸牙郊甸,殘食含靈。刳肝斫趾,不曈其快;曝骨焚尸,不謂爲酷。高祖菲食卑宮,春秋九十,屈志凝威,憤終賊手。大行皇帝……
    二二 KB(五一三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五月二七日 (六) 〇〇時二五分
  • 後趙太祖武皇帝諱虎,字季龍,明帝之從子也。曰邪,父曰寇覓。明帝父硃幼而子季龍,故或稱明帝弟焉。 年六七歲,有善相者曰:「此兒貌奇有壯骨,貴不可言。」永興中,與明帝相失。後劉琨送勒母王及季龍于葛陂,時年十七矣。性殘忍,好馳獵,遊蕩無度,尤善彈,數彈人,軍中以為毒患。明帝白王將殺之,王曰:「快牛為犢……
    三七 KB(八八四六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一月二七日 (一) 〇六時四三分
  • 相袁盎,景帝遂聞詭、勝等計畫,乃遣使捕詭、勝,必得。漢使十輩至梁,相以下舉國大索,月餘弗得。安國聞詭、勝匿王所,乃入見王而泣曰:「主辱者臣死。大王無良臣,故紛紛至此。今勝、詭不得,請辭賜死。」王曰:「何至此?」安國泣數行下,曰:「大王自度於皇帝,孰與太上皇之與高帝及皇帝……
    一〇 KB(二二九一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二月四日 (日) 〇八時四五分
  • 鍾繇的縮略圖
    所縱,墳典之業,一以貫之。是以繼世,仍發明詔,思復古刑,為一代法。連有軍事,遂未施行。陛下遠追二遺意,惜斬趾可以禁惡,恨入死之無辜,使明習律令,與羣臣共議。出本當右趾而入大辟者,復行此刑。書云:『皇帝清問下民,鰥寡有辭于苗。』此言堯當除蚩尤、有苗之刑,先審問於下民之有辭者也。若今蔽獄之時,訊問三……
    七 KB(一四二二字) - 二〇二三年四月七日 (五) 一四時三五分
  • 銅鹽之利則有之,安得豪桀而誘之!誠令得豪桀,亦且輔而為誼,不反矣。所誘,皆亡賴子弟,亡命鑄錢姦人,故相誘以亂。」錯曰:「盎策之善。」上問曰:「計安出?」盎對曰:「願屏左右。」上屏人,獨錯在。盎曰:「臣所言,人臣不得知。」乃屏錯。錯趨避東箱,甚恨。上卒問盎,對曰:「楚相遺書,言皇帝……
    二〇 KB(四七九七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一月六日 (日) 〇〇時三七分
  • 以處之?莫若罷山之行,請於太上去此數人,自可不勞而定。」上從其言。 徽宗還次南都,以書問改革政事之故,且召敏、李綱。或慮太上意有不測,綱請行,曰:「此無他,不過欲知朝廷事爾。」綱至,具道皇帝孝思慕,欲以天下養之意,請陛下早還京師。徽宗泣數行下,問:「卿頃以何故去?」綱對曰:「臣昨任左史,以狂妄論……
    三〇 KB(六七九六字) -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日 (四) 〇四時五二分
  • 贊普鍾五年,唐御史大夫封常清卒。 贊普鍾五年,唐密雲郡公仙芝薨。 贊普鍾五年,唐衛國公楊國忠薨。 贊普鍾六年,唐詩人王昌齡卒。 贊普鍾六年,唐永王李璘薨。 贊普鍾六年,燕光烈帝崩。 贊普鍾六年,唐西平郡王哥舒翰薨。 贊普鍾六年,唐承天皇帝崩。 贊普鍾六年,日本葛城王橘諸兄薨。 贊普鍾六年,日本太政大臣橘奈良麻呂卒。……
    一〇 KB(一四七二字) -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〇日 (日) 〇四時五九分
  • 白公、伍員殆得極其暴,竊為丘明恥之。區區楚國子重之徒,猶恥君弱、群臣不及先大夫,厲己戒眾,以服陳、鄭;越之種蠡尚能弼佐句踐,取威黃池;況今土英賢比肩,而不輔翼主,陵江北伐。以義聲之直,討逆暴之羯,檄命舊邦之士,招懷存本之人,豈不若因風振落,頓阪走輪哉!且孫氏之初,以長沙之眾摧破董卓,志匡漢室。雖……
    一三 KB(二九五八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一五日 (日) 一三時四四分
  • 元惠宗的縮略圖
    元惠宗諱妥歡帖木兒,明宗長子,母曰貞裕徽皇后邁來迪。仁宗延祐七年夏四月丙寅生帝於漠北。 至順元年夏四月,文宗將立其子阿剌忒納答刺為皇太子,乃以八不沙皇后言明宗平日謂太子非其子,遂徙帝於高麗國之大青島。未幾,有飛語謂,高麗與遼陽行省將奉帝起事。二年十二月,文宗復召帝還,使學士虞集草詔佈告天下,謂帝非文宗之子,徙帝於廣西之靜江。……
    一八 KB(三八三八字) - 二〇二四年四月三〇日 (二) 〇七時四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