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東郡

文出維基大典

巴東郡,漢唐所設,在今重慶市東。

漢獻帝初平六年(《華陽國志》舊本作「元年」,近人任乃強乃據《後漢書·郡國志》劉昭注引譙周《巴記》改,是時劉璋未改年號「興平」。),征東中郎將趙韙建議分巴郡。故益州劉璋,以墊江以上為巴郡,以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,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,巴遂分矣。

建安六年,固陵人蹇胤上書白璋,爭巴名。璋乃改固陵為巴東,是為三巴。巴東縣有涪陵,縣人謝本白璋,求分置丹興、漢髮二縣,以涪陵為郡。璋析為巴東屬國

漢烈祖入益州,改為江關都尉。建安二十一年,以朐忍、魚復、漢豐、羊渠,及宜都之巫、北井六縣為固陵郡,治魚復。章武元年,朐忍縣人徐慮、魚復縣人蹇機,以失巴名,上表自訟。烈祖從之,復為巴東。

晉改永安為魚復,仍治巴東,領三縣,戶六千五百。南北朝時,郡州多有變革,隋立,巴東郡轄域擴增,領縣十三,戶二萬一千三百七十,治人復。唐時改巴東郡為歸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