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基大典:訓練/長/穆爾哈齊
穆爾哈齊,多羅誠毅勇壯貝勒也。為清顯祖宣皇帝塔克世之子,太祖努爾哈赤之庶弟,生於明嘉靖四十年(一五六一年),母為古魯禮之女庶妃李佳氏也。穆爾哈齊為開國元勳一,為大清國政初立之有功之宗親也。
顯祖共生五子,長太祖,穆爾哈齊乃次子,又有三子舒爾哈齊,四子雅爾哈齊,五子巴雅喇,時皆稱貝勒焉。
貝勒乃滿語,為清初滿洲貴族之一稱號,其位等同於後之親王,手握軍政之權也。在太祖起兵後,穆爾哈齊則屢從征伐,戰功卓著焉。
穆爾哈齊,生情勇猛,驍勇善戰,少時,每遇爭事,必親臨之。其兄起兵初,宗族內皆叛離,六祖之子孫相害於太祖,使其在險,楚歌四面也。當是時,穆爾哈齊不顧族人之諫,從兄於險境之中同創業也。
萬曆十一年(一五八三年)四月,太祖以十三幅遺甲起事,由是起兵之初,兵力寡弱,只能以家中之父子兄弟相和,為生而英勇殺敵,衝鋒陷陣,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焉。正是以愛新覺羅族之兄弟於戰鬥中之勇,乃使之族之勢得擴,為遼東之一大權力焉。穆爾哈齊為族中之英傑一員,少則為時稱勇士也。正如《清史稿》中所雲,其「驍勇善戰,每先登陷陣」,為愛新覺羅族之興,立下不世之功也。
太祖兄弟之初起,屯於北砬背山城中,以城險峻之兵防也,使其數成而止外勢之誅也。然而,城外之交通也,而謂太祖之征至多不便焉。北砬背山城通於外之路,必途六祖子孫居之章甲城,然此時,六祖子孫皆以太祖兄弟為敵,每太祖與穆爾哈齊兄弟率眾前行時,六祖子孫雖不預其部之行,亦當以太祖兄弟攻者遣部眾通知之,使之屢征不得功也。
穆爾哈齊從太祖伐哲陳部,由是初起,人馬至少,僅將五百,征途,遇水阻去路,太祖乃令眾回營,僅帶綿甲兵五十人,鐵甲兵三十人,共八十人往之。誰知有嘉哈部主蘇庫賚呼陰使人告哲陳部主,使賊有防,共集托漠和、章甲、巴爾達、薩爾滸、界藩五城眾八百餘人,奄至,欲與太祖兄弟死戰,並將兵佈陣於界藩、渾河至南山下,氣勢洶洶,嚴陣以待焉。
先期,太祖已安排哨察,而哨見賊後,匆猝之間,而迷路,未能及時尋太祖之眾;而太祖又以為有哨探於四方,未加防備,當數百賊突現前,有如天降,出其不意,大震太祖所領軍士之心,兵士頓怯敵,有心驚膽懸之意,不敢與敵戰之。師中包郞阿之孫紮親、桑古禮二人見賊强,嚇而解其甲授其從人,將沿路走,一時軍心大亂。太祖大怒,厲聲責二人:「汝等平昔居,每自雄於族中,今見敵兵,何乃心祛,解甲於人?」雖太祖叱之族弟,然未見效,此二人仍不聽令,同行軍卒亦不敢迎前,於是急,如無複進戰必使眾大潰,三軍之士必滅矣。太祖雖欲揮眾擊之,而其自亂,根本不應令也。不能呵止眾之太祖只得拚其性命,自催馬迎,左右惟穆爾哈齊與顏布祿、兀淩噶三人。四人潜尾其後於大隊敵,尋機會,擊敵人也。隨至吉林崖時,四人見有十五人側徑上之。太祖等將纓免,隱蔽起來。待敵近時,太祖先發,射死走於最前者賊,穆爾哈齊又發一箭射死又一名賊也。餘賊不知伏兵多少,遽奔,都滾下吉林崖死。太祖與穆爾哈齊四人弃馬躬身,密近敵之大隊,卒然擊,一陣殺,敵大隊即亂,不相統屬之諸城寨人馬爭先向後走之。太祖兄弟四人奮步射,直入重圍,斬首二十餘人,追得敵爭渡渾河走也。
穆爾哈齊從太祖渡河追至吉林崖,見諸賊複聚殺來,太祖略地冠誘隱,張沖在最前敵一矢去,矢貫脊使其僕卒。穆爾哈齊亦射死一人。一戰而,敵皆降,餘者或竄、或墜崖死。在此以被動變主動之戰,太祖與穆爾哈齊兄弟以四人卻八百餘人寇,轉局也。戰罷之後,太祖指今之役,感慨之言:「今日之役以四人敗其八百眾,天贊我也」。後,天命元年(一六一六年),太祖在赫圖阿拉立國,即位稱帝,將元定為天命,有史家稱源於此也。
為清來自宗族之敵,穆爾哈齊力主收六祖寶實子孫所據之章甲城。以其言下,太祖與其同,以掩襲之策遂取了章甲城,將城中之族歸已,掃其門之障礙,震之三祖索長阿之子孫焉。
十四年(一五八六年)七月,穆爾哈齊與兄上共,將取其先率眾殺己之哲陳部之托漠河城,俘獲人畜而還。既而複征鹅爾渾城。於進鹅爾渾城中穆爾哈齊在先開路,帝於後殿,一路所經,皆為仇讎,穆爾哈齊率部沿途廝殺,乃至鹅爾渾城下。於攻鹅爾渾城時,上肩中矢,渾身上下三十瘡,不能督戰。要時時,穆爾哈齊挺,代兄指揮,得此攻鹅爾渾城之勝焉。
及太祖統勢漸盛之,穆爾哈齊屢將兵征,每戰必先卒,先後征鴨綠江、納殷、珠舍裡諸部,以其服之。為錶穆爾哈齊之功,太祖賜其清巴圖魯號,漢譯為誠毅勇士也。可見,穆爾哈齊於從兄太祖創業中,以其忠、剛毅、勇而被兄太祖之尊與愛也。
十五年(一五八七年)八月,穆爾哈齊與大將額亦都同率兵攻巴爾達城,及大軍至渾河時,正值汛期,河水暴漲,眾無法涉之,眾皆勸穆爾哈齊、額亦都二人,引兵還命。穆爾哈齊厲誡部,「受命征,安能不戰遇水而返耶?」隨令善泅之卒,貢索遊之,將索接兩岸堅實之木上,大隊軍士扶索而渡,越過渾河。巴爾達城中之兵,自以渾河水漲,成一道阻,穆爾哈齊所率之軍,縱有天大之能,亦難渡渾河,前來攻城。由是弛其城之軍事防禦。率所部渡渾河之穆爾哈齊、額亦都二人决,將部眾隱,及夜敵無備時,方進攻。是夕,穆爾哈齊、額亦都二人出攻其城之命,眾奮擊。城中守兵從睡夢中驚,有卒不及被甲持兵與攻城將士拒,兩軍戰,矢石如蝗,額亦都先登,受傷五十處,部眾之指揮權在一人身穆爾哈齊矣。在戰最烈之時,穆爾哈齊率將士搏,身多瘡,仍率眾戰不已,遂克其巴爾達城,凱旋歸來。穆爾哈齊引軍還時,其兄帝出外迎,宴勞三軍,賞報重矣穆爾哈齊與額亦都二人也。
在名世之古勒山之戰之前夜,有軍事指揮之賦之太祖,面十倍於己者之九部之師,亦乏無策焉。其部眾中,兵微將寡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如何部署亦不足與虜抗之。此時,驍勇之穆爾哈齊向兄議,自將一隊精兵伏於古勒山,當賊大隊至,其勢眾,必擇於古勒山前之豁然地之古勒之野列陣,乘敵列陣不穩之機。自率精兵突擊之,以擒賊先擒王者,亂敵之陣角,然後由太祖揮兵大沖,一舉可破之。
太祖納弟穆爾哈齊之議,令以一隊精騎潜伏古勒山,尋覓戰機。九部兵來後,葉赫部貝勒布寨以九部師帥之身命大軍攻古勒城。城中滾木雷石齊下,兩軍鏖戰,殺聲連天。兩方戰時,穆爾哈齊率騎電般沖矣,直入至九部師攻之中,一時,九部兵亂,葉赫部貝勒布寨驚之餘,尚不知沖至前騎者為何時,己之馬躓被木,將其墜也。布寨未及起,被沖之騎揮刀斫之。九部師見統軍主帥被殺,全隊乃亂,爭先逃命也。太祖指揮大軍轉守為攻,破九部師,生得烏拉部之布占泰。取於古勒山大戰之勝焉。
於創業初,勇者穆爾哈齊,每戰必征,戰則先,致身數瘡。末,隨傷之苦,不能從征,為恩養於家中,天命五年(一六二零年)九月,於赫圖阿拉城家中卒,時年六十矣。
穆爾哈齊卒後,帝親臨祭,以其既葬。穆爾哈齊葬於虎欄哈達之赫圖阿喇。九年(一六二四年)五月初八遷葬於遼陽城東北陽魯山崗之東京陵處。並遷葬者:景祖翼皇帝及皇后、顯祖宣皇帝及皇后、太宗皇太極母孝慈高皇后、太祖之伯父禮敦巴圖魯、太祖弟達爾漢巴圖魯舒爾哈齊、太祖之從弟貝勒祜爾哈齊、太祖長子褚英諸陵焉。
清入主中原後,順治五年(一六四八年)六月,世祖追封其多羅貝勒,諡曰勇壯。一為十年(一六五三年)也。
宗室
[纂]穆爾哈齊嫡夫人馬佳氏,額思圖蒙古之女。繼夫人鈕祜祿氏,來祿渾之女。三娶夫人他塔喇氏,齊三之女。四娶夫人阿顏覺羅氏,巴塔之女。五娶夫人葉赫納喇氏,晏諸貝勒之女。六娶夫人父名未詳。
子十一人,長薩哈廉,次達爾察,次碩弼基,次務達海,次漢岱,次噶巴喇,次塔海,次唐喀,次祜世塔,次喇世塔,次歡齊費揚古,其五人無嗣無爵,有封有爵者、有嗣者六人也。
乾隆朝監察禦史祿豐、嘉慶朝東閣大學士祿康為穆爾哈齊五世孫;道光朝文淵閣大學士耆英為穆爾哈齊六世孫。道光朝馬蘭鎮總兵兼內務府大臣慶錫、理事官慶賢為穆爾哈齊七世孫;光緒朝監察禦史、鴻臚寺少卿德本,宣統朝鳳翔知府德祜為穆爾哈齊八世孫;光緒朝進士、翰林院庶吉士、宣統朝安慶知府長紹為穆爾哈九世孫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