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黃巾之亂

今本(此為底本,未經審校)
文出維基大典
(渡自黃巾起義

黃巾之亂,在漢靈帝間,假以教法,起兵叛也,其眾皆額黃巾,故名曰「黃巾軍」,漢廷謂曰「蛾賊」。

東漢末,疫症盛行,百姓多苦。冀州張角昆仲,次曰、次曰,於魏郡施法揭咒籠獲人心,隨者廣佈,名聲大噪。遂於此建道立教,號曰「黃天太平」,亦名「太平道」,角自封「大賢良師」,後更建三十六方,每方舉一主事。角私約諸方於光和七年三月初五共舉兵戎,約信「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,歲在甲子,天下大吉」,角使徒於諸衙府門書「甲子」為啟。

事未啟,徒唐周反,告於高堂,帝怒,使軍剿之,俘二州主事,刑之車裂以警教眾。密遂洩,角未及,遂於一月先發,自命「天公將軍」,授寶「地公將軍」、梁「人公將軍」,月餘,州府陷角手者數矣,天下大亂,危乎京師

帝乃使何進為大將軍,領左右五營羽林衛駐于都亭,以衛京師。又令關東諸關埡,加築防備。詔天下諸州郡整軍備戰。許諸世族自備鄉勇,協以軍事。時,左中郎将皇甫嵩,諫曰「黨錮久積,若與黄巾合謀,悔之無救。」靈帝納其言,壬子日赦黨人,發還個職。又令諸卿貢戎器以製軍用,又使諸卿舉薦能者于公車署。詔令兵發三路,副將中郎將盧植,領五校北軍,北出擊角教。皇甫嵩,朱雋各領一軍及新幕兵勇,共討穎川

五月,皇甫嵩軍困,使曹操援,援未至,嵩約傍時大風起,使勇暗出火攻,教兵亂,嵩擂鼓助戰。教兵四散,援軍恰至,雙擊而敗,漢軍遂勝。 六月,南陽新牧秦頡戰,大方張曼成於宛城。嵩、俊軍持戰汝南陳國之教兵,追至陽翟,破波才於西華,又破彭脫。餘散兵欲投城,奈孫堅先至,教兵勢去,豫州事平。角見勢不遂,移師廣宗,盧植邀擊,將欲攻城,使至。部將言賄,植怒。使歸而誣,帝囚植至京,以董卓代之。

操獲教兵無數,安于青州,兵農相合,勢力大增。

朱俊秦頡荊州刺史徐璆共兵萬八千,圍擊趙弘,數月為克,京中議撤將,辛張溫諫而止。俊急攻,弘死,韓忠代之。俊兵乏,便建陣磊續圍之,俊使計聲東擊西,破城,韓忠退守內城。

教兵勢搓,乞降,雖張超、徐璆、秦頡受,奈俊不受,繼而數戰,仍未破。俊登望,知韓無退,故而力戰,俊使計,撤圍軍,韓果出,繼被俊破,追至數十里,韓降。秦不和於韓,而殺之,教兵見而恐,在舉孫夏為帥,堅守宛中,俊在攻,孫夏敗,逃,至西鄂精山,俊軍破而斬之,宛城事平,俊軍回朝。

八月,皇甫嵩兵至達東郡倉亭,大破,生擒卜巳,斬七千餘。

次月,董卓攻張角,不力,已巳日使嵩北援。嵩未至,角卒,弟梁主。嵩首戰未克,次日比营暗觀敵,梁懈,嵩夜襲,至黎破敵阵,午後破敵,梁潰,行堤不慎,溺。

嵩獲輜無數,虏敵甚多。毀角塚,戮尸卸首,其極陳京。

十一月,嵩與巨鹿太守郭典合擊曲陽,斬張寶,俘敵十數萬,亂遂稍平。

大亂雖平,漢庭威卻不夕,靈帝未整頹勢,繼安樂。而諸郡亂世未靜,世族多強兵,割據之勢成焉。

中平五年二月,黃巾餘部郭太,于西河再起亂事,攻太原河東諸郡,四月,汝南葛陂復應,十月二州餘部亦起。十一月,漢遣鲍鴻進討葛陂黄巾,敗。教兵餘部比皆,天下不靜。又有「五斗米師」張修,於巴蜀做亂,創教立宗,朝,未重,使而發展。

初,三月,靈帝納太常劉焉表,改制刺史州牧,受命宗親,授重權以控教亂。然此舉不助平定,反之亂事愈增。

元年大赦,使黨人複職,閥中幕府亦得充實,實是人才濟濟,才士得水而游也。

黃巾之亂,使割據之勢成,亂世至此而開,三分天下肇因於此也。

[]
  • 范曄,《後漢書》本紀卷八《孝靈帝紀》列傳卷六十一《皇甫嵩傳》
  • 陳壽,《三國志》
  • 《三國志注》
  • 《資治通鑑》
  • 萬繩楠,《魏晉南北朝史論稿 - 「黃天太平」的侷限性》

[]

漢末郡國百有四,州凡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