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稿:文學結構

文出維基大典


《文學結構》,古德曼撰之著作,出版於1954年西曆。本書係古氏人文學博論之出版本,提出所謂"歸納形分析"以為正式分析文學之模範。蓋於孤立之一篇中,定義其形式結構,剖析各部分相互交涉之道,而成一整體。使此定義,以考他作。古氏細讀分析,援引多種文學之作為例證焉。此書開一代之新風於文學批評之域也。

古德曼之博論旨趣,實自1934年西曆美學文起。作者嘗從理查德·麥克奧恩與芝加哥新亞里士多德學者受業。年至1940,博論雖已就緒,然因麥克奧恩之命,迨1954年芝大方始出版。書評褒貶紛陳,批評家咸以為未能盡其目的。其中雖見心理洞見精闢,辯白入木三分,然用詞拙劣,術語滋糅,令若干段落晦昧難曉,抑或掩映論旨。雖作者於芝哥學派形式文評發展,實有斐焉,然其博論終不為學界所重視,其法亦不為學界所取用也。

背景[]

《文學結構》,文學批評之作也,係人文學科中,有關文藝美學之智識性討論流派。作者古德曼,自許為文學家,謂受專業學術之文評訓練者也。彼於是書中,用形式析文之法,將作品分解為各部分,而述其部分相涉之道,合成一體,生義焉。此分析之法,實本自亞里士多德之說,而為芝加哥新批評家所繼發揚者也。雖間或見心理精析入微之處,然其用詞作風,往往晦拗生難曲,未能盡其義理,故未為當世學者所重視採行也。

初於1930年代,古德曼在哲人理查德·麥克奧恩哥倫比亞大學課堂旁聽數門。麥氏後為芝加哥大學長,古德曼隨之赴芝,即人文研究生焉。麥氏為新亞里士多德芝加哥學派要人,雖自不許為亞里士多德主義者。

古德曼憶及,彼受芝加哥之邀,本為研究美學,遂作實踐批評及亞里士多德詩學論著。芝派新亞里士多德家,雖無一致思潮,然皆對三者有共同之好:一則文學理論史,二則亞里士多德詩學方法術語,三則對新批評運動存疑慮。彼等強調作品分類要素,如情節類型之屬。

此新亞里士多德主義影響深重,為古德曼《文學結構》一書之淵源所繫。蓋書中採用形式分析文學法,乃仿亞里士多德批評式,分解作品各部分,而探賾其內在關聯之道,析合並陳,以生意義也。

古德曼之博士論文,定名為《詩歌形分析》,係彙集其為評論思辨課程所作之研究而成。然氏於1940年雖已論文就緒,而十餘年不獲正式學位,蓋不願支付排版費用也。迨1954年,大學始接納其更名《文學結構》者為論文副本,代原稿而授以學位。

按文評家金斯利·威德默之言,此晚期論文之中心觀點,實早於1934年,古德曼已有發表於《哲學雜誌》之美學文章矣。由是觀之,此文發端實早,論文方成實晚,作者患難始畢其志業耳。

作者保罗·古德曼於1940年代的個人照

麥克奧恩與另一芝加哥教授本傑明·納爾遜,力說芝加哥大學出版社,使之出版是論文。古德曼復加修訂已行之本,添入新的學術資料,其中有氏於1947年對小說家弗朗茨·卡夫卡作品之分析,以及詞彙表。

芝加哥大學出版社遂於1954年4月30日,刊行精裝書本。其鳳凰叢書系列,1962年又出平裝本。1971年,西格洛XXI出版西譯本。此書獻諸古德曼三師:理查德·麥克奧恩、魯道夫·卡納普及莫里斯·科恩。

由此可見,是書自手稿論文而嘗多番修潤,歷久乃行世,蓋有屆學術界重望之故,實為芝加哥學派薰陶之餘緒也。

內容[]

古德曼著是書,旨在創建並展示一種所謂"歸納形分析"之文學分析法。其法將孤立之一作品,定義其形式結構,剖析各部分相互交涉之道,而成一整體;使此定義,以考他作。書中應用斯法於戲曲、詩歌、散文、小說、短篇及電影諸作品,實例具錄,分析詳祜,並參以文類討論。

古氏之技術方法,僅限於作品內部結構諸部分間之相互作用,迴避對作品本身之價值判斷,唯將"不佳"之文學,形容為未能使其部分融合者而已。彼論及文學作品之微妙處,如主角"隱情節"(對其隱而不露者)及角色參與等,而後論斯等要素之合用與否。其分析,實質則在考察每部作品獨立之結構也。

首章乃區別"歸納形分析"與其他形式批評之法。作者列舉另有二種:一曰"文類批評",評家於中定義並分類文學作品結構要素者;二曰"實用批評",評家解說作品而不引述外在特徵者。古德曼之"歸納形分析"法,冀能研究作品各部分,由之得出跨作品之定義,即部分如何關聯而成一整體,以期兼容彼二法之長。

作者尤重視敘事情節,抑或謂作品中持續或變化之要素。全書中,彼將形分析法應用於亞里士多德所抽象之文類作品實例,如"嚴肅情節"、"喜劇情節"、"小說情節"、"語言考量"及"統一性特殊問題"諸部分。由是可見,作者嚴守形分析之法,雖分析各體裁作品,而必歸諸情節及結構之統一性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