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甫謐

文出維基大典
皇甫謐

皇甫謐,幼名,字士安,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,後徙居新安三國時儒者、醫家、史家,皇甫嵩之曾孫。

[]

名家之後[]

後漢建安二十年生。皇甫謐出漢名門世族,六世祖度遼將軍,五世祖扶鳳都尉,四世祖雁門太守。節之弟乃文武之才,時為安羌名將,官至度遼將軍、尚書,封壽成亭侯,列涼州三明。曾祖嵩以討黃巾有功,拜征西將軍太尉。後,皇甫氏漸衰,然仍有在仕之人,謐之祖叔獻,居霸陵令,父叔侯,僅舉孝廉

家道衰落[]

謐生而喪母,家道益衰,出繼叔父,年十五從叔父徙居新安,於亂中度其少。自幼好耍,不習上進,與村童編荊為盾,執杖為矛,分陣相刺,嬉遊習兵。年二十,仍遊無度,猶不好學,人以為痴。嘗以所得瓜果,進叔母任氏,任氏曰:「《孝經》云「三牲之養,猶為不孝」。汝今年餘二十,目不存教,心不入道,何以慰我? 」因歎曰:「昔孟母三徙成仁,曾父烹豕從教。豈我居不卜鄰,教有所闕,何爾魯純之甚也!修身篤學,自汝得之,與我何有。」以對之流涕,謐甚感痛,遂拜鄉人席坦受書也。

發奮著述[]

謐乃改弦易轍,志在發憤讀書;正始二年,以漢前紀年有缺,遂博案經傳,旁採百家,著《帝王世紀》、《年曆》諸書;年四十,叔父有子既冠,喪所生後母,遂還本宗;正元三年中,得風痺症,遂悉心學醫,始集《針灸甲乙經》;年四十六,已為名儒,晉文王下詔徵仕,不仕,作《釋勸論》,仍耽玩典籍,忘其寢食,時人謂之書淫;晉泰始三年,晉武帝續詔亦不仕,傳嘗至隴縣龍門洞平涼崆峒山避詔也;五年,武帝頻詔敦迫,上疏自謂草莽臣,仍不仕;六年,又舉賢良方正,不起,自表就帝借書,帝送其書一車;咸寧三年,帝又詔以為太子中庶議郎著作郎等,皆不應,著《篤終論》;太康三年,《皇帝針灸甲乙經》刊成,卒於張鰲坡,年六十八。其子童靈方回,尊父篤終訓,擇不毛之地,以其儉禮薄葬塬邊。世謂「皇甫塚子」。

嘉靖中,謐得從祀景惠殿三皇廟

引據[]

晉書·卷五十一·列傳第二十一》

美辭妙篇,具錄於維基文庫︰皇甫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