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而忠臣挾難近之術,吐逆耳之言,其不合也,不亦宜乎!則有釁,巧辯緣間,眩於小忠,戀於恩愛,賢愚雜錯,長幼失敘,其所由來,情亂之也。故明君悟之,求賢如飢渴。受諫而不厭,抑情欲,以義割恩,上無偏謬之授,下無希冀之望。宜加三思,含垢藏疾,以成仁覆之大。」孫權觀之,流淚不止。 《三國志·吳書·嚴程闞薛傳》……
    九九二 位元組(二〇九字) - 二〇〇七年一一月二二日 (四) 〇〇時四二分
  • 暨艷字子休,吳吳郡人也。溫引致與孫權,以為選曹郎,至尚書。 艷性狷厲,好為清議,見時郎署混濁淆雜,多非其人,欲臧否區別,賢愚異貫。彈射百僚,核選三署,率皆貶高就下,降數等,其守故者十未能一,其居位貪鄙,志節污卑者,皆以為軍吏,置營府以處之。而怨憤之聲積,浸潤之譖行矣。或言艷及選曹郎徐彪,專用私情,愛憎不由公理。艷、彪皆坐自殺。……
    六三〇 位元組(一二八字) - 二〇〇七年七月一三日 (五) 一七時一九分
  • 二州標俊。五子情好未必能終。惟崇獨以寬和,無所彼此。 元康七年病卒,時年六十五。 譙周嘗謂壽曰:「卿必以才學成名,當被折,亦非不幸也。宜深慎之。」 時人稱壽善敘事,有良史之才。 華謂壽曰:「當以《晉書》相付耳。」 梁州大中正、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:「昔漢武帝詔曰:『司馬相如病甚,可遣悉取其書。』使……
    二 KB(三五三字) - 二〇二〇年一二月一〇日 (四) 〇三時四〇分
  • 孫綝的縮略圖
    綝以孫亮親政,甚懼,還建業,稱疾不朝。乃築室於朱雀橋南,使弟孫據、孫恩、孫干、孫闓分屯諸營。亮嫌綝,乃令朱熊、朱誅綝。綝乃令丁奉殺熊、。亮遂與公主魯班、太常全尚、將軍劉承議誅綝。亮妃以其謀告綝。綝率眾夜襲全尚,遣弟恩殺劉承,遂圍宮。使光祿勳盂宗廢亮,諸人皆驚。綝遣中書郎……
    三 KB(五九六字) -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一一時一七分
  • 吳文帝的縮略圖
    赤烏五年,立為太子,時年十九。闞澤為太傅,薛綜為少傅,而蔡穎、純、封甫、嚴維等皆從容侍從。 是後王夫人與全公主有隙。帝嘗寢疾,太子和祭祠於廟。太子妃叔父休居近廟,邀太子和過所居。全公主使人覘視,因言太子不在廟中,專就妃家計議,又言王夫人見上寢疾,有喜色。帝由是發怒,夫人憂死,而太子和寵稍,懼於廢黜。……
    三 KB(五七四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七日 (五) 〇五時三三分
  • 車騎將軍羊祜率師向江陵,諸將鹹以抗不宜上。抗敕江陵督鹹作大堰遏水,漸漬平中,以絕寇叛。祜欲因所遏水,浮船運糧,揚聲將破堰以通步軍。抗聞,使鹹破之。祜至當陽,聞堰敗,乃改船以車運,大費功力。晉巴東監軍徐胤率水軍詣建平,荊州刺史楊肇至西陵。抗令鹹固守其城;公安督孫遵巡南岸御祜;水軍督留慮、鎮西將……
    二 KB(三九五字) - 二〇二一年三月一八日 (四) 一六時四〇分
  • ,故仲由以兼人被抑,冉求以退弱被進,漢高八王以寵過夷滅,光武諸將由抑克終。非上有仁暴之殊,下有愚智之異,蓋抑揚與奪使之然耳。鍾會才見有限,而太祖誇獎太過,嘉其謀猷,盛其名器,居以重勢,委以大兵,故使會自謂算無遺策,功在不賞,輈跋扈,遂構凶逆耳。向令太祖錄其小能,節以大禮,抑之以權勢,納之以軌則……
    九 KB(一八六九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一月五日 (六) 一二時五〇分
  • 吳景帝的縮略圖
    賊子,古今賢愚成敗之事,無不覽也。今曜等人,但欲與論講書耳,不為從曜等始更受學也。縱復如此,亦何所?君特當以曜等恐道臣下奸變之事,以此不欲令入耳。如此之事,孤已自備之。不須曜等然後乃解也。此都無所,君意特有所忌故耳。」布得詔陳謝,重自序述,又言懼妨政事。休答曰:「書籍之事,患人不好,好之無傷也……
    七 KB(一一七〇字) -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一一時一九分
  • 及政職所宜,輒密以聞。若見納用,則歸之於上,不用,終不宣洩。帝以此重之,然於公朝有所陳及,辭色雖順而所執者正。帝嘗咨問得失,昭因陳聽采聞,頗以法令太稠,刑罰微重,宜有所蠲。上默然,顧問雍曰:「君以為何如」雍對曰:「臣之所聞,亦如昭所陳。」於是帝乃議獄輕刑。……
    二 KB(四四七字) - 二〇二一年三月一八日 (四) 一六時二八分
  • 草書的縮略圖
    伯英,即此也。實亦約文,該思應指宣言,列缺施鞭,飛廉縱轡也。伯英雖始草創,遂造其極。 索靖《草書狀》云︰「聖皇御世,隨時之宜。《蒼頡》既工,書契是為之。草隸以崇簡易,草書之狀也。宛若銀鉤飄,若驚鸞舒翼,未發若舉復,安於是多才之英,篤藝之彥?役心精微,耽思文憲,守道兼權,觸類生變,離析八體,靡形不……
    三 KB(六六四字) -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一一時二一分
  • 十一年卒,有一子訓。 平生長戎旅,手不能書,其所識不過十字,而口授作書,皆有意理。使人讀《史》、《漢》諸紀傳,聽之,備知其大義,往往論說不失其指。遵履法度,言不戲謔,從朝至夕,端坐徹日,懷無武將之體,然性狹侵疑,為人自輕,以此為焉。 陳壽曰:王平忠勇而嚴整。 《三國志·蜀書·王平傳》……
    三 KB(四八五字) - 二〇二一年四月一二日 (一) 〇六時二一分
  • 毛澤東的縮略圖
    當,潰敗難挽。乃棄地他走。軍至貴州遵義,澤東與左右發難,責博古、李德等輕用大軍,無勇無謀,乃使其兵折將,竄避不及。毛得洛甫、王稼祥等力舉,得重掌兵權。思避國府鋒芒,乃四渡赤水,以避中正追剿。至川西,與國燾合軍。然澤東部雖為中央,經轉戰勞頓,兵員大損,國燾兵眾,甚輕之。國燾意欲取共黨兵權,毛等力抗……
    六 KB(九一九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二月二七日 (二) 一一時三九分
  • 乃陰陽失位,寒暑錯時,是故生疫。而愚民懸符厭之,亦可笑。」 名醫仲景《傷寒雜病論·序》曰:「余宗族素多,向餘二百。建安紀年以來,猶未十稔,其死亡者,三分有二,傷寒十居其七。」 時魏王操有令:「去冬天降疫癘,民有凋傷,軍興于外,墾田少,吾甚憂之。其令吏民男女:女年七十已上無夫子,若年十二已下無父……
    二 KB(三二四字) -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七日 (一) 一四時〇七分
  • 間太守;昺,廷尉、尚書,遷濟陰太守;忠,宜都太守。以四子汜最知名,自有傳。 《三國志》評曰:「虞翻古之狂直,因難免乎末世,然權不能容,非曠宇也。」 紘與孔融書曰:「虞仲翔前頗為論者所侵,美寶為質,雕摩益光,不足以。」 孫權曰:「卿不及伏羲,可與東方朔為比矣。」 《三國志·吳書·虞陸駱陸吾朱傳》……
    三 KB(七一七字) -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一日 (二) 一二時三〇分
  • 備箋曰:「奄聞旗鼓來至白帝,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,危害關羽,怨深禍大,不宜答和,此用心於小,末留意於大者也。試為陛下論其輕重,及其大小。陛下若抑威忿,暫省瑾言者,計可立決,不復咨之於群後也。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?荊州大小孰與海內?俱應仇疾,誰當先後?若審此數,易於反掌。」時或言瑾別遣親人與備……
    二 KB(四七九字) - 二〇一四年一一月一六日 (日) 〇〇時五四分
  • 過密,一曰內捲,人學家格爾茨首言之。時,格氏遊歷爪哇,見島內外農業之變遷,其殖民者,資生而無窮;其自主者,過庶而演惡。蓋以戶口不遷,格致不進,所業彌衰,所獲彌。亦有司障蔽,於棣通無所知也,遂致田野之間,充塞而已。廿稘以還,民生之貧乏,比災劫而無減。先是,言治者多以國計發達,如天演之遞昇,由微之著,由渾之畫……
    二 KB(三二五字) -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〇日 (一) 〇二時二三分
  • 張士誠的縮略圖
    士誠,初諱九四,泰州白駒場亭人。 士誠有弟三人,並以操舟運鹽為業,緣私作奸利。頗輕財好施,得群輩心。常鬻鹽諸富家,富家多陵侮之,或負其直不酬。而弓手丘義尤窘辱士誠甚。士誠忿,即帥諸弟及壯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殺義,並滅諸富家,縱火焚其居。入旁郡場,招少年起兵。鹽丁方苦重役,遂共推為主,陷泰州。高郵守李……
    七 KB(一五三三字) - 二〇二四年四月九日 (二) 〇八時三五分
  • 末。昭、廣先亡,曜負恩蹈罪,瑩出為將,復以過徙,其書遂委滯,迄今末撰奏。臣愚淺才劣,適可為瑩等記注而已,若使撰合,必襲孚、峻之跡,懼墜大皇帝之元功,當世之盛美。瑩涉學既博,文章尤妙,同寮之中,瑩為冠首。今者見吏,雖多經學,記述之才,如瑩者少,是以慺慺為國惜之。實欲使卒垂成之功,編於前史之末。奏上之後,退填溝壑,無所復恨。」……
    二 KB(四七四字) -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日 (二) 一一時二一分
  • 曹雪芹的縮略圖
    雪芹幼富貴,後顛沛,胸中積忿,故撰《紅樓夢》以抒,兼志所愛女子,其自序曰: 「 滿紙荒唐言,一把辛酸淚。 都云作者痴,誰解其中味? 」 書以家族榮為經,寶、黛、釵之情事為緯,備錄安富尊榮之事。是時文字獄深,為避觸事,幻設朝代,自云「真事隱去,假語存焉」。學界多謂賈寶玉即雪芹。 朱淡文《紅樓夢論源》……
    三 KB(四一四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三日 (日) 〇七時〇九分
  • 及諸九卿詰朝伏闕面爭,而吏部尚書焦芳馳白瑾。瑾大懼,夜率永成等伏帝前環泣。帝心動,瑾因曰:「害奴等者王嶽。嶽結閣臣欲制上出入,故先去所忌耳。且鷹犬何萬幾。若司禮監得人,左班官安敢如是。」帝大怒,立命瑾掌司禮監,永成掌東廠,大用掌西廠,而夜收嶽及亨、智充南京凈軍。旦日諸臣入朝,將伏闕,知事已變,於……
    一〇 KB(二二九七字) - 二〇二二年一二月七日 (三) 一四時一六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