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江南河

今本(此為底本,未經審校)
文出維基大典

江南河,自京口,繞太湖之東,南至餘杭,八百餘里。大運河,取為江南水道。

秦始皇帝,治陵水道到錢唐越地,通浙江。[]三十七年,十月,皇帝東遊;十一月,浮江下,觀藉柯,渡海渚,過丹陽,至錢唐,臨浙江。水波惡,乃西百二十里,從峽中渡[]。上會稽,祭大禹,望于南海;立石頌德。

先過丹陽時,至丹徒京峴山,以其地有天子氣,遣赭衣徒[]三千人[],鑿之以敗其勢,截其直道,使之阿曲,斷山疏淮,令水北注江也。水曰曲阿,由江東丹徒,往會稽。今鎮江東南新豐鎮上下之運河,南接丹陽界,因曲阿也。

隋煬帝大業六年冬,十二月[],敕穿江南河,自京口至餘杭,八百餘里,廣十餘丈,使可通龍舟,並置驛宮、草頓。利帝東巡會稽[],未果。因而修之,以轉漕東南。

唐元和八年,常州刺史孟簡於常州西四十里開孟瀆,引江水南注通漕,溉田四千頃。又於無錫南五里開泰伯瀆[],東連太湖。今無錫言乃吳太伯所開,誤也。

運河今猶在,千年漕運,末為鐵路所代焉。

[]
  1. 《越絕書·吳地傳》
  2. 《資治通鑑·秦紀二》胡三省註云:「西陿中渡,則今富陽、分水之間。徐廣曰:蓋在餘杭也。顧夷曰:餘杭,秦始皇至會稽經此,立為縣。」
  3. 徒者,奴也。
  4. 丹徒原名谷陽,始名。丹陽原名雲陽,始名。
  5. 大業六年冬十二月,六一一年初春也。
  6. 會稽當指今浙江紹興會稽山。秦始皇登此山,望南海。又相傳大禹會諸侯於此。
  7. 泰伯即吳太伯,《史記》有傳。

[]
  • 司馬光:《資治通鑑·秦紀二·始皇帝下》
  • 袁康:《越絕書·吳地傳》
  • 魏徵: 《隋書·志十九·食貨志》
  • 歐陽脩:《新唐書·地理志五》
  • 杜佑: 《通典·卷十·食貨十·漕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