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耳曼人

文出維基大典
(渡自日耳曼

日耳曼,蠻族也,其疆為東國、陂路斯兩國據其大半,然尚有小國屬日耳曼者,風俗話音均同,其俗身體高大,藍,耐冷不耐熱,畏渴好戰,善牧牲畜,喜射獵,不農不工,付之奴婢,女習勞苦,男反安坐熊皮飲酒賭博,產業蕩盡,則自賣為奴,勇者為頭目,然國有危難,不避死亡,婦女亦勇於赴敵,男女恥苟合,將戰則公擇首領,歡呼賀之,戰息復舊,不相統屬,以日月山嶺為神而崇敬之,戰必先禱以詛敵。漢武帝元光年,侵羅馬,為羅馬所敗。漢哀帝時,羅馬築城於來尼河,以逼侵日耳曼,日耳曼或降或亡,其後復糾合種類,力攻羅馬國,幾及四百年。是時中國交界之匈奴等,遊牧於其郊,盡驅日耳曼種類遷於他國,散處法國英國西班牙非洲各海邊。宋元徽間,羅馬都陷,日耳曼之民萃焉。蓋歐羅巴之民,半係日耳曼之族,在本國者無幾,尚守古教,而猛性常存,散處法蘭西者,已進天主教。唐元和八年,日耳曼之裔,復在法國潛起募兵,自成一國,沒後諸子各分其地,而路得威號第一王,於唐武宗會昌年間,創立國基,始有日耳曼之號。羅馬國廢,日耳曼之君仍其名號,雖各部皆有本酋五爵操權,而國王能得民心,自強政治以彈壓其下,但與教皇積釁,因募兵前往意大裏國,又欲據猶太國救世主所葬之墓,自領大軍與回族死戰,壯民多亡,其教主遂乘勢弄權。南宋鹹淳七年,有賢君出,立新例,令百姓遷善,雖向為盜竊者俱許為良民,否則殺無赦。明永樂年間,國君復集會各教主辨論,名聞海外。後國分為十部,各部皆有君爵。正德十四年,是班亞君即位,使使來脅從天主新教,禁止耶穌本教,日耳曼百姓不從。萬曆四十五年,老教新教之民互相攻伐,三十年不息,兵火之餘,遍地荒蕪,而瑞典`法蘭西、西班牙三國又來侵伐,日耳曼君乃盟國人於郊外,令兩教之人任意拜上帝、救主耶穌,外求成於三國,時順治四年也。後日,國又屢與法蘭西、土耳其兩國肇釁,其東國之君本日耳曼舊所兼攝,其君歿後無嗣,各國相爭,以分其地,其國王女內招百姓為國家出力,外與意大裏國和親,遂獲勝,國乃定。當法蘭西國大變,日耳曼民欲匡救其災,卒為所敗。嘉慶十年,日耳曼國奉事法蘭西,法君盡變其國政,又創立他姓以主其國。嘉慶十七年,國人逐之,各部相結,自為一國,隨時會商國事,遂為海外不侵不叛之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