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戶討論:袁泽禧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袁泽禧,歡迎!
大典既立,樂見同仁,共襄盛舉。然大典自有制度,宜先深悉,免致爭論。
![]() 大典五柱
大典全書、中庸可信、自如廣納、有纂之規、毋墨守成規 |
![]() |
![]() 大典章法
下筆之前,宜覽章法,以求壹道、正文風、通文理。 |
![]()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lassical Chinese Wikipedia(NOT Chinese Wikipedia),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. Thank you for visiting!
|
- 大典諸務,列於市集。撰述之法,見於共筆津逮。
- 自永樂修典,四庫編成,古今圖冊,收攬完備。惟近世曉覺道理,百家爭鳴。西學東漸,各有始末。士紳茫茫,遠不及逮。疑古者眾,怨舊者多。於是斥逐儒術,貶抑性理。殷周之明,莫非妖言;泰西末流,敬為上賓。崇外若此,至今百年。會西國志士,立典於網絡,開共筆之先河。吾人乃竊取一處,成以文言,謀復古法,載新世之大道,以揚中華文理,興千年舊邦,故亟需善古文而博今道者。願足下能同遊,共為大典,修先世之廢道,著當今之新知。
~~~~--丁子君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四月四日 (二) 二〇時五九分 (UTC)
文章之道[纂]
請先融會貫通,擇要而書。切勿逐句直譯,如「少子化」等詞,非國文所有,不可直用。否則誠非文言,純為白話別種也。--孔明居士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二日 (一) 一六時一九分 (UTC)
如欲明乎所以,知曉文章法度,歡迎共聚燕語。--孔明居士 (對話)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二日 (一) 一六時三二分 (UT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