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
  • 字昌遐,清河郡武城人也。出清河南祖崔氏烏水房。父慎由。乾符二年登進士第。王重榮為河中節度使,辟為從事。大順中,歷任兵部、吏部侍郎,同平章事,拜相。鳳翔節度使茂貞、汾寧節度使王行瑜作亂,宰相杜讓能、韋昭度死之,賴宗人崔昭緯免禍,屢為昭緯所薦,遷中書侍郎、判戶部事。尋加禮部尚書。乾寧三年,……
    二 KB(四四五字) - 二〇一四年一一月一日 (六) 二〇時四五分
  • 邢喬字曾伯,魏太常顒曾孫,晉司徒外孫也。 喬有体量局幹,美於當世。历清職,時人讚喬「純粹邢」。晉元康中,與劉涣俱爲尚書吏部郎,稍遷至司隸校尉。光熙元年五月戊申,喬為驃騎范陽王虓殺。 《晉書》 《世說新語》 《晉諸公贊》……
    四五六 位元組(六九字) - 二〇二一年五月九日 (日) 一二時一六分
  • 孫綝的縮略圖
    綝始為偏將軍。待堂兄孫峻死,為侍中、武衛將軍,領中外諸軍事,總攬朝政。呂據聞之大恐,與諸督將連名,共表薦滕為丞相,欲同廢綝。綝聞之,遣孫慮、文欽、劉纂、唐咨等合眾擊據。召典軍楊崇、將軍孫咨,告以綝為亂。綝表反,使劉丞率兵急攻。其兵遂殺及將士數十人,夷三族。 綝遷大將軍,假節,封永寧侯,傲慢無禮。孫慮怒,與將軍王惇謀殺綝。綝殺惇,慮服藥死。……
    三 KB(五九六字) -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一日 (一) 一一時一七分
  • 封梁王,十九日,世宗崩,宗訓即位於柩前,年七歲。 顯德七年大遼南侵,殿前都檢點趙匡胤伐之。將至陳橋驛,麾下兵將黃袍加身於匡,擁其為帝。匡無奈,入開封。宗訓禪讓匡,周亡。匡不殺宗訓,厚待之,封鄭王,賜誓書鐵券,保柴氏永享富貴。 建隆三年遷房陵。開寶六年房州太守辛文悅害之,時年二十。太祖聞之震慟……
    二 KB(二二七字) - 二〇一五年一二月一日 (二) 一二時一九分
  • 監修三人:房玄齡、褚遂良、許敬宗 天文、律歷、五行等三志纂者:淳風 擬訂修史體例:敬播(注:佚。) 另十六人:令狐德棻、來濟、陸元仕、劉子翼、盧承基、義府、薛元超、上官儀、崔行功、辛丘馭、劉之、楊仁卿、延壽、張文恭、安期和懷儼。 另唐太宗於宣帝、武帝二紀及陸機、王羲之兩傳摘史論四篇,題「御撰」。……
    一七 KB(二六六七字) - 二〇二四年三月五日 (二) 〇四時三四分
  • 毅宗十七年十月,以同知樞密院事、判三司事金永所主之文科中狀元及第,後歷忠州司祿、供驛丞兼直翰林院。毅宗時為文科主試官,舉蔡寶文等。 其為供驛丞兼直翰林院,嘗撰文為患乳癰之恭睿太后祈禱,文中「瘡生母乳,痛在朕心」一句為明宗所感,乃寵純祐,純祐後歷中書舍人知制誥、右正言、知制誥,國子監祭酒……
    三 KB(五三九字) -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二日 (五) 〇三時〇七分
  • 繼昭等以功皆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時謂「三使相」,後稍稍更附韓全誨、周敬容,皆忌聞,召鳳翔茂貞入朝,使留族子繼筠宿衛。偓聞,以為不可,不納。偓又語令狐渙,渙曰:「吾屬不惜宰相邪?無衛軍則為閹豎所圖矣。」偓曰:「不然。無兵則家與國安,有兵則家與國不可保。」聞,憂,未知所出。……
    五 KB(一一八八字) -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三日 (五) 〇六時四三分
  • 永興乃十六國之時魏帝冉閔之年號,始於公元三五〇年,止於三五二年,凡三年。 元年,農 元年,王謨 元年,石鑒 二年,冉 二年,劉琦 二年,徐機 二年,盧諶 二年,石璞 三年,劉茂 三年,垣 三年,郎闿 三年,劉群 三年,聶熊 三年,冉閔……
    一 KB(六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〇日 (四) 一五時三六分
  • 茂貞以昭宗忤二人意,將兵犯長安。昭宗怒,親征,扆固持不可,遂左遷。及帝敗,乃復工部尚書、兵部尚書。乾寧四年春正月,以中書侍郎同平章,再入相。昭宗自茂貞所據鳳翔還京,降各鎮詔書,獨不降之鳳翔,扆復為鳳翔說帝,以為不可。清河崔不悅,貶扆沂王傅。置洛陽。崔……
    一 KB(二六六字) -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九日 (五) 〇四時三五分
  • 昭宗末,朱溫以平黃巢亂功高,出將入相,司空崔用之以除宦禍。 天佑元年,內擅權而外患溫勢大不可遏,乃自募翊衛以備不測,溫覺,遣侄友諒誅之,由是溫始用事。 二年,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柳璨意投溫下,陰中獻當朝公卿三十人名冊於溫。時溫亦欲除異己而病無由,璨之所進,正合溫意。溫乃投其人黃河中。清河崔氏、河東裴氏之名流皆遇害。武夫……
    一 KB(二七八字) - 二〇一四年一〇月七日 (二) 〇六時〇六分
  • 牛酒。命先璧以卒三萬馳射,旌旗蔽天。搖旗等大悅,招其黨袁宗第、藺養成、王進才、牛有勇皆來歸,驟增兵十余萬,聲威大震。 未幾,自成將錦、高必正擁眾數十萬逼常德。騰蛟令錫撫降之,置之荊州。錦,自成從子,後賜名赤心。必正則自成妻高氏弟也。高氏語錦曰:「汝願為無賴賊,抑願為大將邪?」錦曰:「何謂也?」……
    九 KB(二一二五字) - 二〇二二年八月二六日 (五) 二〇時一三分
  • 趙宋的縮略圖
    宋,肇於太祖匡,失國於徽宗佶,前後一百六十七年,傳九帝。紹興元年,高宗構光紹九鼎於臨安,是為南宋,北抗金,西服大理國,東界以淮水,西界以大散關,割據南方。亡於元,國祚九帝百五十三年。合三百二十年。 周顯德七年,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素有大志,鎮,定二州既有報北軍南寇,周相王溥,符太后以時殿前都點檢趙匡……
    八 KB(一三三一字) -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三日 (一) 〇七時四五分
  • 拔陸康,及除勳為廬江太守,策失望,及術死,術從弟畏曹操,遂奔勳。 勳俘楊弘、張勳等袁術遺屬而強勢,孫策忌之,以財陰誘勳攻上繚,應之,劉曄以為非計,不從,遂為策襲敗。建安四年,奔曹操,任征虜將軍。勳恃與操有舊而慢,數犯法誹謗,而不得犯司馬芝、楊沛等清嚴。及為申成所白,收治,免兄子威官。 《三國志》……
    六七一 位元組(一二四字) - 二〇二二年六月一日 (三) 〇九時四七分
  • 。系出清河崔氏南祖烏水房。僖宗中和二年狀元。歷中書舍人、翰林學士。大順元年以戶部侍郎同平章事,入相。昭緯外結藩鎮以自重,內托宦官以專擅。力舉宗人崔,召茂貞、王行瑜犯長安,害朝臣韋昭度等。昭宗深惡之。乾寧二年十月,王行瑜受誅。昭緯亦罷相。授右僕射。別謀結朱全忠以圖自保,貶梧州司馬。賜自盡。卒於荊南。……
    七〇八 位元組(一三六字) -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一日 (二) 一三時一三分
  • 永曆三年春正月,清人陷南昌,金聲桓、王得仁死之。成棟亦敗死,各追封王。丁國棟死肅州。永曆四年,帝以清人入粵,西幸梧州。潮州、惠州降,既而廣州遭圍。十一月,廣州、桂林連陷,瞿式耜、張同敞死之,同敞,居正曾孫也。兇報至梧,帝乘船夜發,馬吉翔、李元等追及之,至南寧稍定。永曆五年春,柳州陷。秋九月,……
    四 KB(七〇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六月一日 (四) 〇一時二二分
  • 蔣義渠 陳琳 郭援 夏昭 孟岱 趙叡 韓猛 韓莒子 牽招 管承,樂安守。 袁曜卿,魏郡守。 袁術 袁燿 袁 紀靈 雷薄 閻象 張勳 橋蕤 荀正 陳紀 雷緒,雷薄族弟。 陳蘭 劉勳 梁綱 樂就 豐 呂布 陳宮 張邈 郝萌 臧霸 高順 侯成 宋憲 魏續 成廉 張遼 魏越 秦宜祿,秦朗之父 曹性 許汜……
    一四 KB(二〇一四字) - 二〇二二年三月二七日 (日) 〇六時五〇分
  • 李自成沒,其下分二師:一爲郝搖旗、劉體純所率,一爲過、高一功率。順治三年九月,二部先後至湖南、湖北,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、湖北巡撫堵錫等合,與隆武合師。 明永曆二年、清順治五年,受南明永曆之封,為皖國公,與馬騰雲部同駐巴縣陳家坡。至明永曆六年、清順治九年末,賀珍、劉體純、袁宗第、塔天寶、……
    二 KB(二九九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四日 (三) 二三時五二分
  • 農,農以死固請,於是即皇帝位於南郊,大赦,改元曰永興,國號大魏,都鄴城,復姓冉氏。追尊其祖隆元皇帝,考瞻烈祖高皇帝,尊母王氏為皇太后,立妻董氏為皇后,子智為皇太子。以農為太宰、領太尉、錄尚書事,封齊王,農諸子皆封為縣公。封其子……
    一 KB(二二五字) - 二〇二三年一〇月二四日 (二) 〇五時三一分
  • 曹芳 曹爽 曹羲 曹訓 曹彥 曹據 曹髦 曹德 曹奐 曹霖 曹安民 撰 楊彪 楊密 楊琦 楊奉 楊丑 楊齡 楊秋 楊阜 楊修 楊懷 楊柏……
    二〇 KB(二五三六字) - 二〇二一年六月二三日 (三) 〇九時二五分
  • 宦官劫昭宗走鳳翔,朱全忠引兵圍之,歲餘,宦官韓全誨等誅死,全忠圍解,昭宗還長安,繼而中貴誅殺殆盡。至是,神策軍名存實亡。其後崔、裴樞、獨孤損嘗判六軍。天復元年十一月,崔奏廢左右神策軍。宦官留三十人。昭宗為全忠所害,從者咸死之。 唐室既衰,藩鎮勢熾,四方征伐,所仰神策。不隸六軍,自為一部。德宗奉……
    四 KB(七九二字) - 二〇一六年一月三〇日 (六) 二〇時三六分
見(前二〇)(二〇五〇一〇〇二五〇五〇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