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得尋

  • 李東陽,字賓之,茶陵,以戍籍居京師。四歲能作徑尺書,景帝召試之,甚喜,抱置膝上,賜果鈔。後兩召講《尚書》大義,稱旨,命入京學。天順八年,年十八,成進士,選庶吉士,授編修。累遷侍講學士,充東宮講官。 弘治四年,《憲宗實錄》成,由左庶子兼侍講學士,進太常少卿,兼官如故。五年,旱災求言。東陽條摘《孟子……
    九 KB(一七八五字) -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九日 (四) 一〇時五五分
  • 王守仁的縮略圖
    繹舊聞。忽悟格物致知,當自求諸心,不當求諸事物,喟然曰:「道在是矣。」遂篤信不疑。其為教,專以致良知為主。謂周、程二子後,惟象山陸氏簡易直捷,有以接孟子之傳。而朱熹集註、或問之類,乃中年未定之說。學者翕然從之,世遂有「陽明學」云。 守仁既卒,桂萼奏其擅離職守。帝大怒,下廷臣議。萼等言:「守仁事不師古……
    一六 KB(三六一〇字) - 二〇二四年六月八日 (六) 〇九時一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