粵語

敘事完備,有條不紊,遂列正典。
文出維基大典
漢族諸語分布圖

粵語漢語,通行嶺南。海外唐坊,亦多能操之者。曩昔之時,廣州,故省內範之,因曰廣東話。至於文書,素以文言,以諭兩廣。五四以降,筆書從口,徑錄語體。然其韻,迥殊北國,故緣六書,創粵字,以入書文,率寓事以音。故北人之覽閱粵文,昧然不清,不知何謂。此後,西人拼音渡我,今有製粵拼者,用於示音,或鞮西書。

窮源

秦始皇二十八年,始皇帝發兵五十萬平嶺南。二世而亡,秦將趙佗時率兵五十萬建南越,遂不復歸,自立為王。如是而中原音始糅冗南越,粵語初成,相準雅言,各為主輔,之世,天下大亂,哀鴻遍野,衣冠南渡,亡逋嶺南,粵語因變,始主漢語。比之盛世,盡融於漢,幾僅無別,堪列方言。後,蠻夷亂華,胡君當塗,人南遷,遠抵粵地。北語漸化,和附於胡,入聲濅失;南則以地塞難通、煙瘴縈繞,局囿一方,幸保入聲。洎之降,官音更異,雍正年間發詔,令為粵籍進士,當受官音,有不學者,不得仕宦。

乾隆年間,封江閩海關,唯在粵留口,會通往來,以作貿易。方是時也,洋夷商賈,莫不拒華,所習漢語,蓋粵語是也,且傳於本國,是故清官之交於外商者,亦必習之。清末粵人羣造外,群居之處,為唐人街。故國外坊間,市井巷陌,交知以粵語,遂通行在外,由是,而方其民國擬國語之時,爭尊北粵為式。

歲逮今世,香港澳門之地,廟堂所用,書漢文,操粵語,稱通漢語及諸俚於世。今在廣州,語音日異,蓋一九五五年傳通官音也,致北粵糅冗,語序趨同。故粵語之大宗,名為廣州,今與香港相形,則港少為正也。何文匯等所議以《廣韻》等正粵音,學界多有不同,而媒體已從之。

嶺南嚮居南遷中原人,故音韻、構詞皆近古。如粵語謂危曰「崖广」(讀若牙煙)。广,《說文》曰因厂為屋,故崖上之广,危也。又有習語稱濕曰濕納納,蓋出《說文》曰絲濕納納也。

發音

粵語具聲母十九、韻母五十三,聲調六。

  唇音 舌尖音 硬颚音 软颚音 声门音
本位 擦音 本位 唇化
塞音 全清 b [p] d [t] j [ts]   g [k] gw [kʷ] [ʔ]
次清 p [pʰ] t [tʰ] ch [tsʰ]   k [kʰ] kw [kʷʰ]  
鼻音 m [m] n [n]     ng [n]    
擦音 f [f]   s [s]       h [h]
近音   l [l]   y [j]   w [w]  
韻尾
/i/ /u/ /m/ /n/ /ŋ/ /p̚/ /t̚/ /k̚/
韻腹 /aː/ a
/aː/
aai
/aːi̯/
aau
/aːu̯/
aam
/aːm/
aan
/aːn/
aang
/aːŋ/
aap
/aːp̚/
aat
/aːt̚/
aak
/aːk̚/
/ɐ/   ai
/ɐi̯/
au
/ɐu̯/
am
/ɐm/
an
/ɐn/
ang
/ɐŋ/
ap
/ɐp̚/
at
/ɐt̚/
ak
/ɐk̚/
/ɛː/
/e/
e
/ɛː/
ei
/ei̯/
      eng
/ɛːŋ/
    ek
/ɛːk̚/
/iː/ i
/iː/
  iu
/iːu̯/
im
/iːm/
in
/iːn/
ing
/eŋ/
ip
/iːp̚/
it
/iːt̚/
ik
/ek̚/
/ɔː/ o
/ɔː/
oi
/ɔːy̯/
ou
/ou̯/
  on
/ɔːn/
ong
/ɔːŋ/
  ot
/ɔːt̚/
ok
/ɔːk̚/
/uː/
/ʊ/
u
/uː/
ui
/uːy̯/
    un
/uːn/
ung
/ʊŋ/
  ut
/uːt̚/
uk
/ʊk̚/
/œː/
/ɵ/
eu
/œː/
eui
/ɵy̯/
    eun
/ɵn/
eung
/œːŋ/
  eut
/ɵt̚/
euk
/œːk̚/
/yː/ yu
/yː/
      yun
/yːn/
    yut
/yːt̚/
 
      m
/m̩/
  ng
/ŋ̩/
     
粵語之六調
編號 聲調
1 清平(五五/五三) sōk
2 清上(三五)  
3 清去(三三) so sok
4 濁平(二一)  
5 濁上(二三) sóh  
6 濁去(二二) soh sohk

粵語聲調亦大異於北,蓋以六調,曰一清平、二清上、三清去、四濁平、五濁上、六濁去。復以促音清平為高入、促音清去為中入、促音濁去為低入。合為九聲。

語法

粵語語法於官話大同而少異,異者如下:

飾語後置,形容詞疏狀皆如是。如謂「乾菜」為「菜乾」;謂「先去」為「走先」。

二物比彰,所指在後,如官話謂「比某高」,粵語則稱「高過某」。較與嚮故,嘗有孟子·齊宣王之用例:「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,無他焉。」

粵語虛詞位重,以示吁嗟喟嘆,句字共意,而嘆語有別,是所在時境之殊也。

習語

文言 粵語
無恙/爾安 哈佬/你好/早晨/午安
別矣/拜別/辭去 再見/再會/拜拜
勞駕 唔該
謝。/由是感激。/心感爾惠。 多謝。/唔該晒。
請罪。/恕罪。/息怒。/拜罪。 對唔住。
價幾何? 幾錢?
然也。 係。
非也。 唔係。
不明也。/不知也。 唔明。/唔知。
恭處安在?/圊安在? 廁所喺邊度?
爾識英語否? 舊:你識英文唔識?今:你識唔識英文?
爾識漢語否? 舊:你識中文唔識?今:你識唔識中文?
余略通粵語。 我識少少廣東話。
吾愛卿。/心誠愛子。 我愛你。/我中意你。
余知矣。 我知喇。
余不知。 我唔知。

方言

粵語齊軌廣府之韻。

  • 粵海方言片
    • 廣州話,即廣州正音,聞之於廣州周圍。
    • 南番順話,聞之於南海順德番禺珠江口也。宗佛山音、大良音。近於廣州話。
    • 香山話,聞之於中山珠海市區,故香山縣也。宗石岐音。識香山話者可識廣州話,識廣州話者未必知其所言也。
    • 香港標準粵語,即香港正音,近於廣州話,而外來詞多於彼也。
  • 莞寶方言片
    • 莞城話,聞之於東莞
    • 圍頭話,聞之於深圳各村,香港新界圍村。蓋出於圍村,故稱圍頭話。
  • 羅廣方言片,聞之於粵省西北,宗肇慶音。益近廣州音。
  • 四邑方言片,聞之於粵省南,新會台山開平恩平斗門等處,宗台山音。聲調語音大異廣州音。
  • 高陽方言片,聞之於粵西南,陽江陽春茂名高州吳川等處。
  • 桂南方言片
    • 南寧話,聞之於古邕州潯州之地,邕州即南寧。今南寧方言日微,所宗實移於潯州之桂平
    • 梧州話,聞之於梧州
    • 玉林話,聞之於玉林,具濁音聲母,而粵語間多已清化者,韻尾失者不鮮。故難相識於廣州人。
    • 欽廉話,聞之於欽州合浦
  • 吳川話,聞之於吳川湛江
  • 疍家話,疍民語也。粵地者不同於閩省者。可通於廣州人,而語音之異顯見。

以下未定屬粵系方言否

  • 惠州本地話,於粵語客語之間,故不明分屬。
  • 龍門本地話,屬惠州本地話。
  • 儋州話,聞之於海南
  • 桂南平話,即廣西平話,有議不分為一系者。
[[{{{link}}}|   ]]
{{{link}}}
此語文立有大典

敘事完備,有條不紊,遂列正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