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易王
燕易王,姬姓,佚其諱,文公子,三十七世主,在位凡十二年。
傳
[纂]嗣位
[纂]生年不詳。
燕文公以子易王為太子。文公二十八年,秦惠文王以女妻太子。二十九年,文公卒,易王立。[一][二][三][四]
齊奪十城
[纂]易王元年,齊宣王乘燕治喪之機發兵攻燕,取燕十城。易王謂武安君蘇秦曰:『先生至燕,先王助君往見趙王,遂約六國從。今齊攻趙,次至燕,以先生之故為天下笑,先生能為燕復取齊所侵之城池乎哉?』蘇秦大慚,因言日:『請為王收地。』於是往齊國,說齊宣王,宣王乃歸燕之十城也。[五][六][七][八]
厚待蘇秦
[纂]時,人有詆蘇秦者,曰秦乃左右搖擺,鬻國、反覆之小人,後必致亂。蘇秦恐坐,於是還燕,而燕王不復其官。蘇秦見燕王曰:『吾為東周之一俗,無尺寸之功,而王親在廟授官,在廷禮吾。今臣為王退齊師而復十城,宜以益親。今臣還而王不授予官,必是有人於王前說吾不忠而傷我也。實吾之「不忠」,乃王之福也。聞忠信者,皆所以達其志;發憤之人,一切皆為人也。且說齊王,並無欺之。吾將母於東周本非為己立忠信之名,實為人圖。今若有孝如曾參,廉如伯夷,信如尾生之三人以事王,王以為何如?』[九]
易王曰:『此便足。』秦曰:『孝如曾參,為盡孝道,不離父母在外宿夜,大王安得使之步行千里而弱燕事在危中之王?廉如伯夷,所以潔己,不肯為孤竹君之嗣,不肯為武王之臣,不受封侯之賞而餓死於首陽山之下。似此廉,大王安得使之步行千里至齊得十城也?信如尾生,與女子相約於橋下相會,女至久不來,水漲之不去,抱橋柱而死。如此之信,大王安得使之步行千里卻齊強兵也?臣所以謂之忠信獲罪於王!』[一〇]
易王曰:『君不忠信而已矣,豈有以忠信而獲罪者乎?』秦曰:『不然也。吾聞有一人在遠仕,其妻與人私通,其夫將來,夫與其私人患,妻曰:「汝不須憂,吾已備酒待之。」後三日,其夫果歸,妻使妾以酒進夫飲。妾欲言酒毒,但恐其將主母逐;慾不作聲,恐毒主父。乃陽僵把酒潑於地。主父大怒,將其杖笞五十。故妾一跌而將酒潑去,謂上存主父,下存主母,然自不免被杖,誰謂忠信而不坐?吾之過,不幸而與其妾相類!』易王聞而悟,即復蘇秦之官。自此,燕王益厚遇。[一一]
薨
[纂]九年,時易王母與秦通,王知之後,而益厚遇,蘇秦恐為害,乃說王曰:『臣居燕,不能使燕重,而在齊,可燕重。』王許,蘇秦乃偽得罪於燕而奔齊,齊宣王以秦為客卿。[一二][一三]蘇秦說齊宣王高宮、廣園,昭王之位,欲以弱齊之力,為燕效勞之。[一四]
家室
[纂]出處
[纂]攷
[纂]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:二十八年,蘇秦始來見,說文公。文公予車馬金帛以至趙,趙肅侯用之。因約六國,為從長。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。二十九年,文公卒,太子立,是為易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六十九·蘇秦列傳第九》: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。是歲,文侯卒,太子立,是為燕易王。
- ↑ 《戰國策·卷二十九·燕策一》:燕文公時,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。文公卒,易王立。
- ↑ 《資治通鑑·卷二》:燕文公薨,子易王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:易王初立,齊宣王因燕喪伐我,取十城;蘇秦說齊,使復歸燕十城。
- ↑ 《史記·卷六十九·蘇秦列傳第九》:易王初立,齊宣王因燕喪伐燕,取十城。易王謂蘇秦曰:『往日先生至燕,而先王資先生見趙,遂約六國從。今齊先伐趙,次至燕,以先生之故為天下笑,先生能為燕得侵地乎?』蘇秦大慚,曰:『請為王取之。』蘇秦見齊王,再拜,俯而慶,仰而吊。齊王曰:『是何慶吊相隨之速也?』蘇秦曰:『臣聞飢人所以飢而不食烏喙者,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。今燕雖弱小,即秦王之少婿也。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彊秦為仇。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彊秦敝其後,以招天下之精兵,是食烏喙之類也。』齊王愀然變色曰:『然則柰何?』蘇秦曰:『臣聞古之善製事者,轉禍為福,因敗為功。大王誠能聽臣計,即歸燕之十城。燕無故而得十城,必喜;秦王知以己之故而歸燕之十城,亦必喜。此所謂棄仇讎而得石交者也。夫燕、秦俱事齊,則大王號令天下,莫敢不聽。是王以虛辭附秦,以十城取天下。此霸王之業也。』王曰:『善。』於是乃歸燕之十城。
- ↑ 《戰國策·卷二十九·燕策一》:齊宣王因燕喪攻之,取十城。武安君蘇秦為燕說齊王,再拜而賀,因仰而吊。齊王桉戈而卻曰:『此一何慶吊相隨之速也?』對曰:『人之飢所以不食烏喙者,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。今燕雖弱小,強秦之少婿也。王利其十城而深與強秦為仇。今使弱燕為雁行,而強秦制其後,以招天下之精兵,此食烏喙之類也。』齊王曰:『然則奈何?』對曰:『聖人之製事也,轉禍而為福,因敗而為功。故桓公負婦人而名益尊,韓相獻開罪而交愈固,此皆轉禍而為福、因敗而為功者也。王能聽臣,莫如歸燕之十城,卑辭以謝秦。秦知王以己之故歸燕城也。秦必德王;燕無故而得十城,燕亦德王。是棄強仇而立厚交也。且夫燕、秦之僅事齊,則大王號令天下皆從。是王以虛辭附秦,而以十城取天下也。此霸王之業矣。所謂轉禍為福,因敗成功者也。』齊王大說,乃歸燕城,以金千斤謝其後,頓首塗中,願為兄弟而請罪於秦。
- ↑ 《資治通鑑·卷二》:齊王伐燕,取十城,已而復歸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六十九·蘇秦列傳第九》:人有毀蘇秦者曰:『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,將作亂。』蘇秦恐得罪歸,而燕王不復官也。蘇秦見燕王曰:『臣,東周之鄙人也,無有分寸之功,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。今臣為王卻齊之兵而得十城,宜以益親。今來而王不官臣者,人必有以不信傷臣於王者。臣之不信,王之福也。臣聞忠信者,所以自為也;進取者,所以為人也。且臣之說齊王,曾非欺之也。臣棄老母於東周,固去自為而行進取也。今有孝如曾參,廉如伯夷,信如尾生。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,何若?』王曰:『足矣。』蘇秦曰:『孝如曾參,義不離其親一宿於外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?廉如伯夷,義不為孤竹君之嗣,不肯為武王臣,不受封侯而餓死首陽山下。有廉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行進取於齊哉?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於樑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有信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卻齊之彊兵哉?臣所謂以忠信得罪於上者也。』燕王曰:『若不忠信耳,豈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?』蘇秦曰:『不然。臣聞客有遠為吏而其妻私於人者,其夫將來,其私者憂之,妻曰「勿憂,吾已作藥酒待之矣」。居三日,其夫果至,妻使妾舉藥酒進之。妾欲言酒之有藥,則恐其逐主母也,欲勿言乎,則恐其殺主父也。於是乎詳僵而棄酒。主父大怒,笞之五十。故妾一僵而覆酒,上存主父,下存主母,然而不免於笞,惡在乎忠信之無罪也?夫臣之過,不幸而類是乎!』燕王曰:『先生復就故官。』益厚遇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六十九·蘇秦列傳第九》:人有毀蘇秦者曰:『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,將作亂。』蘇秦恐得罪歸,而燕王不復官也。蘇秦見燕王曰:『臣,東周之鄙人也,無有分寸之功,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。今臣為王卻齊之兵而得十城,宜以益親。今來而王不官臣者,人必有以不信傷臣於王者。臣之不信,王之福也。臣聞忠信者,所以自為也;進取者,所以為人也。且臣之說齊王,曾非欺之也。臣棄老母於東周,固去自為而行進取也。今有孝如曾參,廉如伯夷,信如尾生。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,何若?』王曰:『足矣。』蘇秦曰:『孝如曾參,義不離其親一宿於外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?廉如伯夷,義不為孤竹君之嗣,不肯為武王臣,不受封侯而餓死首陽山下。有廉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行進取於齊哉?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於樑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有信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卻齊之彊兵哉?臣所謂以忠信得罪於上者也。』燕王曰:『若不忠信耳,豈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?』蘇秦曰:『不然。臣聞客有遠為吏而其妻私於人者,其夫將來,其私者憂之,妻曰「勿憂,吾已作藥酒待之矣」。居三日,其夫果至,妻使妾舉藥酒進之。妾欲言酒之有藥,則恐其逐主母也,欲勿言乎,則恐其殺主父也。於是乎詳僵而棄酒。主父大怒,笞之五十。故妾一僵而覆酒,上存主父,下存主母,然而不免於笞,惡在乎忠信之無罪也?夫臣之過,不幸而類是乎!』燕王曰:『先生復就故官。』益厚遇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六十九·蘇秦列傳第九》:人有毀蘇秦者曰:『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,將作亂。』蘇秦恐得罪歸,而燕王不復官也。蘇秦見燕王曰:『臣,東周之鄙人也,無有分寸之功,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。今臣為王卻齊之兵而得十城,宜以益親。今來而王不官臣者,人必有以不信傷臣於王者。臣之不信,王之福也。臣聞忠信者,所以自為也;進取者,所以為人也。且臣之說齊王,曾非欺之也。臣棄老母於東周,固去自為而行進取也。今有孝如曾參,廉如伯夷,信如尾生。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,何若?』王曰:『足矣。』蘇秦曰:『孝如曾參,義不離其親一宿於外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?廉如伯夷,義不為孤竹君之嗣,不肯為武王臣,不受封侯而餓死首陽山下。有廉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行進取於齊哉?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於樑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有信如此,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卻齊之彊兵哉?臣所謂以忠信得罪於上者也。』燕王曰:『若不忠信耳,豈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?』蘇秦曰:『不然。臣聞客有遠為吏而其妻私於人者,其夫將來,其私者憂之,妻曰「勿憂,吾已作藥酒待之矣」。居三日,其夫果至,妻使妾舉藥酒進之。妾欲言酒之有藥,則恐其逐主母也,欲勿言乎,則恐其殺主父也。於是乎詳僵而棄酒。主父大怒,笞之五十。故妾一僵而覆酒,上存主父,下存主母,然而不免於笞,惡在乎忠信之無罪也?夫臣之過,不幸而類是乎!』燕王曰:『先生復就故官。』益厚遇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:蘇秦與燕文公夫人私通,懼誅,乃說王使齊為反間,欲以亂齊。
- ↑ 《史記·卷六十九·蘇秦列傳第九》:易王母,文侯夫人也,與蘇秦私通。燕王知之,而事之加厚。蘇秦恐誅,乃說燕王曰:『臣居燕不能使燕重,而在齊則燕必重。』燕王曰:『唯先生之所為。』於是蘇秦詳為得罪於燕而亡走齊,齊宣王以為客卿。
- ↑ 《資治通鑑·卷二》:蘇秦通於燕文公之夫人,易王知之。蘇秦恐,乃說易王曰:『臣居燕不能使燕重,而在齊則燕重。』易王許之。乃偽得罪於燕而奔齊,齊宣王以為客卿。蘇秦說齊王高宮室,大苑囿,以明得意,欲以敝齊而為燕。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:十年,燕君為王。
- ↑ 《資治通鑑·卷二》:韓、燕皆稱王,趙武靈王獨不肯,曰:『無其實,敢處其名乎?』令國人謂己曰君。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:易王立十二年卒,子燕噲立。
- ↑ 《資治通鑑·卷二》:燕易王薨,子噲立。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
- ↑ 《史記·卷三十四·燕召公世家第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