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斯曼帝國

文出維基大典
奧斯曼帝國
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
奧斯曼帝國之旗 奧斯曼帝國之徽
永恒之國
دولتابدمدت
奧斯曼帝國之所在
奧斯曼帝國之所在
國體: 君主制
元首 素檀
總揆 大維齊爾
國都 君士坦丁堡
國語 奧斯曼土耳其語
用語 奧斯曼土耳其語 阿拉伯语 希臘语 亞美尼亞语 斯拉夫語族
通貨 阿克切、庫魯斯、里拉
立國 一二九九年
奧斯曼一世即位
亡國 一九二二年
大國民議會廢素檀
前後歷六百二十三年年
君士坦丁堡之陷落

奧斯曼帝國突厥別種也。初,有烏護卡耶部埃爾圖魯爾,隨塞爾柱安納托尼亞,得索護特地。其子奧斯曼有英略,併別部,始建國。奧斯曼子奧爾汗,陷布爾薩以為新都,以父名為國號,始稱奧斯曼。復渡海略歐洲。奧爾汗子穆拉德,遷哈德良堡,稱素壇。一四五三年,伐滅羅馬,遷都君士坦丁堡蘇萊曼時至於極盛,東與波斯相接,南抵紅海之門,西服北非諸族,北控匈牙利刻赤等處,合三十一省、二百五十縣。維也納之戰後日衰,匈牙利失於奧地利,北非諸族或自立、或服於外國。第一次世界大戰敗,國人怨素檀無能,乃自立國會,廢素檀,改土耳其共和國。帝國乃亡。自奧斯曼即位至革命六百二十三年,凡三十七主。

興廢[]

崛起[]

一三四五年,烏爾汗并埃德雷米特灣及基齊庫斯間地,直通馬爾馬拉海。是年,與東羅馬盟,由是得入歐羅巴洲,大興劫掠,國力益強,諸突厥部多歸附者。

一三五四年,烏爾汗子蘇萊曼以據加里波利以為進取歐洲之基。歐洲諸國始懼。

一三六一年,下東羅馬阿德里安堡,命之曰:埃迪爾內,以為新都。

一三六九年六月,穆拉德一世大破塞爾維亞於科索沃,滅之,盡得東羅馬巴爾幹諸城,東羅馬益衰,僅存君士坦丁堡并飛地若干,互不相接,欲救不能。

一三九三年,亡保加利亞,以之為附庸。九六年,敗十字軍於尼科波利斯,大挫歐羅巴人,是役以降,十字軍不復東征矣,由是東羅馬四面楚歌,更無援兵。

惟一四零二年,察合台汗國帖木爾議東征大明,復患西有奧斯曼,遂起兵戈於安卡拉,虜奧斯曼主巴耶賽特一世而去,以絕後患。是役,東羅馬復得苟延。自巴耶賽特東虜,奧斯曼諸王子鬩牆而鬥,凡十年有餘。

一四一三年,穆罕穆德一世繼素檀位。

一四四四年,穆罕穆德二世繼素檀位,一四五三年,起工事於君士坦丁堡對岸,拒援兵,絕要道,乃圍帝都,時東羅馬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求援於羅馬教宗,得兩千人,并城中兵士共止七千人,惟城牆之厚,時為天下第一,故得與一戰。 五月二十二日,月有蝕。五月二十九日早間,以兵士三波擊君士坦丁堡城墻,及第三波土耳其新軍,破科克波塔門,羅馬帝自引軍入陣,戰死。君士坦丁堡陷落。

自此,奥斯曼勢如破竹,旋於一四五五年并塞爾維亞,一四六零年并摩里亞,一四六一年,故東羅馬科穆寧皇統之旁系,特拉布宗帝國為奧斯曼所滅,斯三國者,蓋羅馬之殘存也,東羅馬正教諸邦由是遂無復有城邑可據,亡。

鼎盛[]

一四八一年,巴濟耶德二世繼素檀位,帝方加冠冕而亂起,突厥諸部大人擁帝之兄切姆為素檀於安納托利亞(蓋今土耳其所轄亞洲也),而帝則倚新軍之勢,得君士坦丁堡并色雷斯(蓋今土耳其所轄歐洲也),兩軍相戰,互有得失,尋和議,仍以巴濟耶德為素檀,帝素忌突厥諸大人之不從,今既得勢,乃盡削之,切姆懼,乃走奔馬木留克,旋復走羅馬。帝國乃歸一。帝雖不好征伐,迫於諸臣西征之欲,至一四八三年,卒平巴爾幹貝爾格萊德外諸城(時巴爾幹諸邦多反復,且不能常制)。

新軍之患[]

帝國肇始之初,征服者取斯拉夫諸部男子勇健者,改其宗教,易之他服,配戴則干將莫邪,列陣則蓄銳於後,是為新軍(Yeniceli)非大圍不解不用,非戰局不明不出,故屢戰屢勝。由是驕橫,以降數帝,復詔選突厥部勇士入,世襲罔替,諸將漸以高位居上,不恃君,遂難以節制,以致屢廢君王,亂朝綱,馬哈茂德二世以國家遲滯,方略不展,嘗惡之,及改革,盡廢新軍。

後宮院政[]

紀元十六世紀,蘇萊曼一世崩,許蕾姆太后垂簾,國政皆出後宮,至十七世紀,凡一百三十年有餘,是為蘇丹女權期,又,時奧斯曼蘇丹好尚歐洲女子,後宮椒房,幾無本族,許蕾姆太后出波蘭,魯班紐太后出威尼斯,皆此類也。易卜拉欣一世暗弱,付國事於柯塞姆太后,一六五一年,太后遇弒。媳杜亨·哈提婕嗣。

科氏當國[]

柯塞姆太后薨,後宮不復干政。科普律魯·穆罕默德·帕夏復起,時年八十矣。帕夏薨,子科普律魯·法奇爾·艾哈邁德嗣。科氏勤政,國勢稍振。一六八三年五月,帝國圍維也納,爲波蘭約翰三世所敗。一六九九年,卡爾洛夫奇條約成,帝國割匈牙利,國勢復衰。

中衰[]

馬哈茂德二世

一七〇九年瑞典王查理敗於帝俄,亡走奧斯曼,帝國納之。一七一一年,帝國大敗俄羅斯,俄割亞速,仍隳諸邊塞。一七一八年,巴沙洛維茲和議成,奧斯曼、奧地利休兵,匈牙利西屬。一七五七年,穆斯塔法三世立,時歐洲諸國屢犯境,國勢積弱已久。帝俄葉卡捷琳娜大帝克里米亞,復西擊波蘭。素檀有中興之志,興庠序,革舊制,欲謀國福。新軍乃不說。穆斯塔法崩,弟阿卜杜勒·哈米德一世嗣,帝在位行改革,復爲新軍所沮。崩,侄塞利姆三世立,改革,新軍怒,作亂國中,廢帝,擁其從弟穆斯塔法四世踐祚。一八〇八年,武弁阿萊姆達爾·穆斯塔法·帕夏軍變,廢其主穆斯塔法,弟馬哈茂德二世立。一八二一年,東羅馬故地希臘革命,復國。一八二六年,素檀廢新軍,去各省封建,立新制。一八三〇年,法蘭西陷阿爾及利亞。一八三九年,素檀頒坦志麥特詔,令易風俗、服飾、軍政、民政,從歐羅巴諸國。一八五六年,頒哈特-艾·於馬雲令,令萬民互爲同仁。一八八一年,法蘭西陷突尼斯。一九一二年,義大利陷利比亞。

行政[]

官制[]

最高樸特,司中書省事,大維齊爾一人,總理百揆,運轉萬機,任免皆出蘇丹。復置維其爾二人丞之。雅稱:帕夏paşa,即宰相也。各省執政理事職權,頗為自由,悉委於部族之長。此風於利比亞埃及敘利亞阿爾及利亞諸國猶存。

宗教[]

夫宗教之事,關乎神明,穆罕穆德二世初下君堡,優詔東正教牧首安堵如初,子孫不得以異教視之。諸省基督,猶太信徒,并免刑罰,逮奧斯曼亡,數君堡人中,基督徒十尚有五六。歐陸正教諸邦,鮮有迫害者,至巴濟耶德二世,帝以征服五十年來,突厥諸部多有改奉正教者,惡之,遂以伊斯蘭為先,正教列於其後。國教奉回教,素檀領哈里發銜,爲回民諸邦宗主。唯帝國末年,萬方有事,國家遭裂,如分糕餅,突厥諸部嘗懷怨忿,復無由可出,乃執亞美尼亞人屠之,幾盡。各地正教會亦遭彈壓之苦,凱末爾既行共和,乃廢政教合一舊制。

地方[]

帝國疆域遼闊,宗教各異,強求一同固不可也,乃許巴爾幹,東歐諸正教基督公國自治,以最高樸特轄之。君王任免,駐軍外交,必關白朝廷而後實行。

桑賈克sanjak者,乃謂行省,其中置桑賈克貝伊一人,都督軍政。貝伊bey者,諸突厥語皆有之,於漢語則曰「伯」,是為某某省伯也。其下復置提馬爾Timar,扎米特zeamet,提馬爾者,提馬爾貴族槍騎兵之采邑也。

民俗[]

土耳其人好浴,所謂浴室為公,風流雅士,宴飲會友,接風洗塵,盡在浴堂,其浴承自羅馬,而別於他國,於今聞名寰宇焉。

世系[]

空位

大國民會議廢素壇,國亡。

[]

  • 《中國大百科智慧藏》,土耳其歷史一文,楊兆鈞、朱克柔著。
  • 《大英百科全書》 奧斯曼帝國一條。
聲音動静,具錄於維基共享︰奧斯曼帝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