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江南河」:各本之異

文出維基大典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Seccom88
無編輯摘要
Ericyuen
無編輯摘要
第一行: 第一行:
{{stub}}
{{stub}}
'''江南河''',[[隋]]始名,自京口,繞太湖之東,南至[[餘杭]],八百餘里。為今京杭[[大運河]]江南
'''江南河''',自京口,繞太湖之東,南至[[餘杭]],八百餘里。[[隋]]開[[大運河]],取為江南水道


[[秦始皇帝]]滅楚,治陵水道到錢唐越地,通浙江。三十七年十月,皇東遊;至丹徒京峴山,以其地有天子氣,遣赭衣三千人<ref>地始名丹徒。</ref>鑿之以敗其勢,截其直道,使之阿曲,斷山疏淮,令水北注江也。水曰曲阿,由江東丹徒,往會稽。今鎮江東南新豐上下之運河,南接丹陽界,因曲阿也。
[[秦始皇帝]]滅[[]],治陵水道到[[錢唐]]越地,通浙江。三十七年十月,皇東遊;至丹徒京峴山,以其地有天子氣,遣赭衣三千人<ref>地始名丹徒。</ref>鑿之以敗其勢,截其直道,使之阿曲,斷山疏淮,令水北注江也。水曰曲阿,由江東丹徒,往會稽。今鎮江東南新豐上下之運河,南接丹陽界,因曲阿也。


十一月,浮江下,觀藉柯,渡海渚,過丹陽,至錢唐,臨浙江。水波惡,乃西百二十里,從陿中渡<ref> 《資治通鑑•秦紀二》胡三省註云:「西陿中渡,則今富陽、分水之間。徐廣曰:蓋在餘杭也。顧夷曰:餘杭,秦始皇至會稽經此,立為縣。」</ref>。上[[會稽山|會稽]],祭大禹,望于南海;立石頌德。
十一月,浮江下,觀藉柯,渡海渚,過丹陽,至錢唐,臨浙江。水波惡,乃西百二十里,從陿中渡<ref> 《資治通鑑•秦紀二》胡三省註云:「西陿中渡,則今富陽、分水之間。徐廣曰:蓋在餘杭也。顧夷曰:餘杭,秦始皇至會稽經此,立為縣。」</ref>。上[[會稽山|會稽]],祭大禹,望于南海;立石頌德。

二〇一〇年一一月二七日 (六) 〇五時二五分審

江南河,自京口,繞太湖之東,南至餘杭,八百餘里。大運河,取為江南水道。

秦始皇帝,治陵水道到錢唐越地,以通浙江。三十七年十月,皇帝東遊;至丹徒京峴山,以其地有天子氣,遣赭衣三千人[一]鑿之以敗其勢,截其直道,使之阿曲,斷山疏淮,令水北注江也。水曰曲阿,由江東丹徒,往會稽。今鎮江東南新豐上下之運河,南接丹陽界,因曲阿也。

十一月,浮江下,觀藉柯,渡海渚,過丹陽,至錢唐,臨浙江。水波惡,乃西百二十里,從陿中渡[二]。上會稽,祭大禹,望于南海;立石頌德。

隋煬帝大業六年冬,十二月[三],敕穿江南河,自京口至餘杭,八百餘里,廣十餘丈,使可通龍舟,並置驛宮、草頓。利帝東巡會稽[四],未果。唐、宋因而修之,以轉漕東南。


  1. 地始名丹徒。
  2. 《資治通鑑•秦紀二》胡三省註云:「西陿中渡,則今富陽、分水之間。徐廣曰:蓋在餘杭也。顧夷曰:餘杭,秦始皇至會稽經此,立為縣。」
  3. 大業六年冬十二月,六一一年初春也。
  4. 會稽當指今浙江紹興會稽山。相傳大禹會諸侯於此,又秦始皇曾登此山,望南海。

  • 魏徵: 《隋書·志十九·食貨志》
  • 杜佑: 《通典·卷十·食貨十·漕運》
  • 許輝: 《江蘇境內唐宋運河的變遷及其歷史作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