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周禮」:各本之異

文出維基大典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Itsmine
未經選舉,不可稱卓
雨轩主人
無編輯摘要
第三行: 第三行:
《周禮》之首曰:「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,體國經野,設官分職,以為民極」。明是書為[[天子]][[帝]][[王]]官人之法。書分「天官[[冢宰]]」、「地官[[司徒]]」、「春官[[宗伯]]」、「夏官[[司馬]]」、「秋官[[司寇]]」、「冬官[[司空]]」六類,惟「冬官」已佚,餘者五官而已,後世好事者以[[齊國|齊]]人《[[考工記]]》補之,差可也。職官凡三百六十,以象四時、法天地、治萬邦。後世若[[王莽|新莽]]、[[北周]]、[[宋]][[王安石]]及[[太平天國]]之新度、修官,悉以是書發論為本。[[唐]]時為「中經」,至[[宋]]列于「[[六經]]」之數,補《[[樂經]]》之缺也。後世傳習甚盛,並為帝王製作之法典,或有「古[[憲]]」之稱。
《周禮》之首曰:「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,體國經野,設官分職,以為民極」。明是書為[[天子]][[帝]][[王]]官人之法。書分「天官[[冢宰]]」、「地官[[司徒]]」、「春官[[宗伯]]」、「夏官[[司馬]]」、「秋官[[司寇]]」、「冬官[[司空]]」六類,惟「冬官」已佚,餘者五官而已,後世好事者以[[齊國|齊]]人《[[考工記]]》補之,差可也。職官凡三百六十,以象四時、法天地、治萬邦。後世若[[王莽|新莽]]、[[北周]]、[[宋]][[王安石]]及[[太平天國]]之新度、修官,悉以是書發論為本。[[唐]]時為「中經」,至[[宋]]列于「[[六經]]」之數,補《[[樂經]]》之缺也。後世傳習甚盛,並為帝王製作之法典,或有「古[[憲]]」之稱。


研《周禮》者,自[[漢]][[河間獻王]]獻是書以來不絕,[[劉歆]]首倡焉。後世注本,咸以[[鄭司農]]《周禮注》為宗,躍然諸家之上。[[唐]][[賈公彥]]受詔作《周禮義疏》,即今《[[十三經註疏]]》之本,為[[朱子]]所稱道,曰「滴水不漏」也。[[宋]][[王安石]]作《周禮新義》,以為變法之藍本。[[清]][[孫詒讓]]之《周禮正義》,歷數十載,最為精道,考證細密,為[[清]]人[[經學]]之大成者。至於[[中華民國|民國]]、[[中華人民共和國|共和國]],著書而譯者不鮮,以[[岳麓書院]]之《周禮注譯》最為佳。其亦遠播海外,[[朝鮮]]、[[日本]]早受中華之化,自不必言。[[公元十九世紀]],[[法國|法]]人[[畢甌]]譯《周禮》為[[法文]],流佈[[歐洲|歐]][[美洲|美]],[[畢甌|畢氏]]自以其移譯之功「'''不在發掘巴比倫、亞述古遺跡之下'''」。
研《周禮》者,自[[漢]][[河間獻王]]獻是書以來不絕,[[劉歆]]首倡焉。後世注本,咸以[[鄭]]《周禮注》為宗,躍然諸家之上。[[唐]][[賈公彥]]受詔作《周禮義疏》,即今《[[十三經註疏]]》之本,為[[朱子]]所稱道,曰「滴水不漏」也。[[宋]][[王安石]]作《周禮新義》,以為變法之藍本。[[清]][[孫詒讓]]之《周禮正義》,歷數十載,最為精道,考證細密,為[[清]]人[[經學]]之大成者。至於[[中華民國|民國]]、[[中華人民共和國|共和國]],著書而譯者不鮮,以[[岳麓書院]]之《周禮注譯》最為佳。其亦遠播海外,[[朝鮮]]、[[日本]]早受中華之化,自不必言。[[公元十九世紀]],[[法國|法]]人[[畢甌]]譯《周禮》為[[法文]],流佈[[歐洲|歐]][[美洲|美]],[[畢甌|畢氏]]自以其移譯之功「'''不在發掘巴比倫、亞述古遺跡之下'''」。


== 雜言 ==
== 雜言 ==

二〇〇九年七月一六日 (四) 〇二時〇三分審

《周禮》者,周公製作之法,官式之則也,亦名《周官》《周官經》。或曰:此春秋戰國時人仿及列國之制度,重填附意而造也。時,有云此劉歆偽作以阿王莽者,至有康有為倡之為甚,稱曰「新學偽經」,其說甚繆,荒誕不經,近世學者多非之。至於民國共和之世,學者多然晚所制之說。《周禮》為「三禮」之首,列于十三經之中,實古文經學之錐指也,欲明古道周法聖人之術者不可不察焉。

《周禮》之首曰:「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,體國經野,設官分職,以為民極」。明是書為天子官人之法。書分「天官冢宰」、「地官司徒」、「春官宗伯」、「夏官司馬」、「秋官司寇」、「冬官司空」六類,惟「冬官」已佚,餘者五官而已,後世好事者以人《考工記》補之,差可也。職官凡三百六十,以象四時、法天地、治萬邦。後世若新莽北周王安石太平天國之新度、修官,悉以是書發論為本。時為「中經」,至列于「六經」之數,補《樂經》之缺也。後世傳習甚盛,並為帝王製作之法典,或有「古」之稱。

研《周禮》者,自河間獻王獻是書以來不絕,劉歆首倡焉。後世注本,咸以鄭玄《周禮注》為宗,躍然諸家之上。賈公彥受詔作《周禮義疏》,即今《十三經註疏》之本,為朱子所稱道,曰「滴水不漏」也。王安石作《周禮新義》,以為變法之藍本。孫詒讓之《周禮正義》,歷數十載,最為精道,考證細密,為經學之大成者。至於民國共和國,著書而譯者不鮮,以岳麓書院之《周禮注譯》最為佳。其亦遠播海外,朝鮮日本早受中華之化,自不必言。公元十九世紀畢甌譯《周禮》為法文,流佈畢氏自以其移譯之功「不在發掘巴比倫、亞述古遺跡之下」。

雜言

或曰:「周官」之名,非「周朝之官」之謂也,實「周天之官」以象四時萬物而法也。

論言

後漢書·儒林列傳》言:「中興,鄭眾傳《周官經》,後馬融作《周官傳》,授鄭玄,玄作《周官注》。玄本習《小戴禮》,後以古經校之,取其義長者,故為鄭氏學。」

隋書·經籍志》曰:「時有氏得《周官》。《周官》蓋周公所制官政之法,上於河間獻王,獨闕《冬官》一篇。獻王購以千金不得,遂取《考工記》以補其處,合成六篇奏之。至王莽時,劉歆始置博士,以行於世。河南緱氏杜子春受業於,因以教授。是後馬融作《周官傳》,以授鄭玄作《周官注》。」

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曰:「《周禮》,鄭玄注,賈公彥疏。有《注》,已著錄。公彥,洺州永年人。永徽中,官至太學博士。事蹟具《舊唐書·儒學傳》。《周禮》一書,上自河間獻王。於諸之中,其出最晚。其真僞亦紛如聚訟,不可縷舉。惟《橫渠語錄》曰:「《周禮》是的當之書,然其間必有末世增入者。」鄭樵通志》引孫處之言曰:「周公居攝六年之後,書成歸豐,而實未嘗行。蓋周公之為《周禮》,亦猶顯慶開元禮,預為之以待他日之用,其實未嘗行也。惟其未經行,故僅述大略,俟其臨事而損益之。故建都之制,不與《召誥》、《洛誥》合,封之制,不與《武成》、《孟子》合,設官之制,不與《周官》合,九畿之制,不與《禹貢》合」云云(案此條所云,惟《召誥》、《洛誥》、《孟子》顯相舛異,至《禹貢》乃之制,《武成》、《周官》乃梅賾古文《尚書》,《王制》乃漢文帝博士所追述,皆不足以為難,其說蓋離合參半,)其說差為近之,然亦未盡也。夫《周禮》作於初,而事之可考者,不過春秋以後。其東遷以前三百餘年,官制之沿革,政典之損益,除舊布新,不知凡幾。其初去未遠,不過因其舊章,稍為改易。而改易之人,不皆周公也。於是以後世之法竄入之,其書遂雜。其後去之愈遠,時移勢變,不可行者漸多,其書遂廢。此亦如後世律令條格,率數十年而一修,修則必有所附益。特世近者可考,年遠者無徵,其增刪之跡,遂靡所稽,統以為周公之舊耳。迨乎法制既更,簡編猶在,好古者留為文獻,故其書閱久而仍存。此又如開元六典》、政和五禮》,在當代已不行用,而今日尚有傳本,不足異也。使其作僞,何不全僞六官,而必闕其一,至以千金購之不得哉?且作僞者必剽取舊文,借真者以實其贋,古文《尚書》是也。劉歆宗《左傳》,而《左傳》所云《禮經》,皆不見於《周禮》。《儀禮》十七篇,皆在《七略》所載古經七十篇中;《禮記》四十九篇,亦在劉向所錄二百十四篇中。而《儀禮·聘禮》賓行之物、之數、之實、之列,與《掌客》之文不同。又《大射禮天子諸侯侯數、侯制與《司射》之文不同。《禮記·雜記》載與《典瑞》之文不同。《禮器天子諸侯席數與《司幾筵》之文不同。如斯之類,與二《》多相矛盾。果贋讬周公為此書,又何難牽就其文,使與經傳相合,以相證驗,而必留此異同,以啟後人之攻擊?然則《周禮》一書不盡原文,而非出依託,可概睹矣。《考工記》稱之刀,又稱無廬,封於宣王時,封於孝王時,其非周公之舊典,已無疑義。《南齊書》稱:「文惠太子雍州,有盜發楚王冢,獲竹簡書,青絲編,簡廣數分,長二有奇,得十餘簡,以示王僧虔僧虔曰:是科鬥書考工記》。」則其為以前書亦灼然可知。雖不足以當《冬官》,然百工九經之一,共工為九官之一,先王原以製器為大事,存之尚稍見古制。俞庭椿以下,紛紛割裂五官,均無知妄作耳。《注》,《隋志》作十二卷,》文繁,乃析為五十卷,《新、舊唐志》並同。今本四十二卷,不知何人所並。於三《禮》之學,本為專門,故所釋特精。惟好引書,是其一短。《歐陽修集》有《請校正五經劄子》,欲刪削其書。然緯書不盡可據,亦非盡不可據,在審別其是非而已,不必竄易古書也。又好改經字,亦其一失。然所注但曰「當作某」耳,尚不似北宋以後連篇累牘,動稱錯簡,則亦不必苛責於玄矣。公彥之《》,亦極博核,足以發揮學。《朱子語錄》稱「《五經》疏中,《周禮疏》最好。」蓋朱子深於《禮》,故能知之善云。」

美辭妙篇,具錄於維基文庫︰周禮
儒家經典
六經
詩經 | 尚書 | 易經 | 儀禮 | 樂經 | 春秋
四書
大學 | 論語 | 孟子 | 中庸
十三經
詩經 | 尚書 | 周禮 | 儀禮 | 禮記 | 周易 | 左傳 | 公羊傳 | 穀梁傳 | 論語 | 爾雅 | 孝經 | 孟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