顏惠慶

顏惠慶,字駿人,廈門人。清光緒三年四月二日,生於上海。父永京,聖公會傳教士。
生平
[纂]
年二十登美國維吉尼亞大學,廿七年卒業,還,選聖約翰大學教員。惠慶諳習外文,著英華大詞典,充商務印書館編修。卅二年,擢譯學進士,授翰林院檢討。明年以使才薦為駐美使館二等參贊,乃詔使華府。宣統二年,召歸,除外務部主事,遷右參議,辛亥革命起,陞左丞。民國元年,授外交部次長,未幾,命遣駐德國,攝瑞典、丹麥使務[一]。及和會開議,惠慶受命徙巴黎,以顧問條上修約索青島事宜,專使陸徵祥、顧維鈞等多褒納之。九年,還,擢外交部總長,命惠慶綜華府和會交涉諸務,益有功。歷國務總理,農商、內務總長,攝行大總統職。十五年,京畿肇亂,國民軍鹿鍾麟所部入京。四月,罷政府,勒執政段祺瑞落職。六月,惠慶請致仕,寓天津英租界。明年,轉南開大學董事長。
東北變作,國民政府命起復,授駐美公使,旋調充國際聯盟頭等代表[二]。先是,日本關東軍越界侵奉天,盡陷東三省地,致國軍大潰;惠慶蒞國聯理事會,抗言論關東軍進兵狀[三]。日使芳澤謙吉則欲獨與中國詳議,相持不下,惠慶遂遊說國聯遣調查團往勘,迫日還掠地。日人一再沮撓,添兵據阻,又曲為羈縻遜清君臣。廿一年三月,日人改東北為滿洲國,自是全土而屬日,惠慶終嚴拒之。國聯議既寢,調惠慶出使世界裁兵會議代表。值中蘇戰後,決裂三載,國府始欲聯蘇制日,故密囑惠慶與蘇俄交涉。惠慶赴日內瓦議訖,乘隙接晤蘇外長李維諾夫,與籌商邦交和好事,談甚洽,訂約互通使節[四]。廿二年初,充駐蘇俄特命全權大使,逾三年,因疾求歸。會抗戰,授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主席。廿八年,復使華府,謀軍援自美達中國。惠慶謁總統羅斯福致國書,力爭援助再三,議久許之,其先後輸中國貲財千萬有奇。事竣,逕渡至香港,未行。三十年十二月,日軍犯香港,惠慶亦為其所拘,延月餘,始釋。卅四年,入選上海市參議員,充聯合國遠東救濟復興委員會主席。卅七年,國府行憲,除立法委員,尋以老病致仕。卅八年,共軍拔上海,惠慶方留中山醫院,至此附中共焉。十月,新政府立,召授全國政協委員、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,兼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。明年五月廿四日,病卒於上海,年七十三。
考據
[纂]- ↑ 娄献閣 民國人物傳 ; 中華書局,一千九百九十六年;〈顔恵慶〉
- ↑ 民國職官年表 ; 中華書局,一千九百九十五年
- ↑ Yen·W. W WHAT MANCHURIA MEANS TO CHINA'S FUTURE; Minister Yen Advances the Republic's Needs as Against Those of Japan ; 紐約時報; ISSN 0362-4331
- ↑ NEW CHINESE ENVOY ARRIVES IN MOSCOW; Dr. Yen Doubts Soviet Will Join League's Committee of 19 -- Sees Hard Task Before Him. ; 紐約時報; ISSN 0362-43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