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通玄經

今本(此為底本,未經審校)
文出維基大典

通玄經》者,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詔封《文子》之尊號也。其書本稱《文子》,戰國遺緒,託名辛文子所著。以「通玄」為目,蓋取《文子·道原》「通於玄妙」之義,彰其究天人之際、貫道術之微。與《道德經》《南華經》《沖虛經》並列道家經典,以降奉為道門必修典要。

考其書十二篇,班固漢書·藝文志》錄九篇,至衍為十二。一九七三年河北定州漢墓竹簡出,殘篇與今本合者六章,證其非全偽之書。貞觀魏徵輯《群書治要》,採《文子》語廿二則;徐靈府作《通玄真經注》,首倡「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五者一體」之說。宋朱弁評其「猶素練加丹,玄酒調醴」,言其糅合諸子之跡。元杜道堅通玄真經纘義》謂:「其文雜而續,其旨博而約」,蓋歷代注疏迭加,漸成今貌。

[]
柳宗元:「多竊取他書」
• 章太炎國故論衡》稱「黃老脈絡,盡在通玄」
• 近人李學勤據竹簡考證,斷為「戰國黃老學者答問錄」,可謂定讞。

[]
• 班固《漢書·藝文志·道家類》  
• 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《文子釋文》  
• 杜道堅《通玄真經纘義·序》  
• 李學勤《簡帛佚籍與學術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