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卡奇·格奧爾格

盧卡奇(Lukács György)者,匈牙利布達佩斯人也,生於西曆一八八五年四月十三日,卒於一九七一年六月四日。
其家世顯赫,父為銀行巨賈,母出貴冑。少時博覽群書,尤嗜哲學,慕黑格爾、馬克思之學,常懷憂世之心。年十八,入布達佩斯大學,攻法律、經濟,然志在思辨。
弱冠遊學柏林,師從齊美爾,習社會學。復至海德堡,問道於李凱爾特、韋伯諸賢。其時歐洲思潮激盪,盧卡奇徘徊於新康德主義與生命哲學之間,著《心靈與形式》,闡藝術本質,文采斐然,聲名始顯。
一戰既起,睹戰火荼毒,漸悟資本之弊。俄國革命成,乃傾心馬克思主義。一九一八年入匈牙利共產黨,次年參與革命,任蘇維埃共和國文化委員。
然革命旋敗,流亡維也納十載,潛心著述,成《歷史與階級意識》一書。此書斥物化之毒,倡總體性辯證,謂無產階級當以覺悟破異化桎梏,時人譽為西方馬克思主義聖經。然考茨基斥其黑格爾餘緒,史達林更譏為修正異端。
一九三〇年,赴莫斯科馬列研究院,雖身處逆境,猶孜孜治學。納粹禍起,嘗繫柏林之獄,幸得營救。二戰間隱居塔什干,考辨美學,著《青年黑格爾》《德國文學史論》,探觀念與現實之糾葛。
戰後歸布達佩斯,任哲學教授,參與裴多菲俱樂部,倡民主社會主義。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事件起,出任納吉政府文化部長,事敗遭禁,著作悉毀,然其志未泯。
晚年潛心美學研究,成《審美特性》巨著,謂藝術乃人類反異化之鏡。一九七一年病逝,遺言云:真馬主義者,必與教條永戰。其一生三變:自唯心入馬列,自革命家轉學者,自正統成異端,然探索真理之志未嘗稍懈。
盧氏以貴胄之子,懷濟世之憂,思如淵海,行若燭火。身經革命狂瀾,學貫東西精粹,雖屢遭困厄,猶秉筆直書。觀其物化之論,直指現代性痼疾,總體性之說,猶存辯證法真髓。教條橫行之日,獨守理性之光,知識分子之典範。然其志大才高,終陷理想與現實之悖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