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青

文出維基大典

狄青,字漢臣汾州西河人。出身貧寒,投營為卒。初隸騎御馬直,選為散直。寶元元年元昊反宋,自立為帝。詔擇衛士從邊,以青為三班差使、殿侍、延州指使。時偏將屢敗,士卒多怯,青行常為先鋒。凡四年,前後大小二十五戰,中流矢者八。破金湯城,略宥州,歲香、毛奴、尚羅、慶七、家口諸族,燔積聚數萬,收其帳二千三百,生口五千七百。又城橋子谷,築堡招安、豐林、新砦、大郎,皆扼夏要害。嘗戰安遠,被創甚,聞敵寇至,即挺起馳赴,眾爭前為用。

尹洙為經略判官,與青談兵,善之,薦於經略使韓琦范仲淹,曰:「此良將材也。」二人奇之,待遇甚厚。仲淹以《左氏春秋》授之,曰:「將不知古今,匹夫勇爾。」乃折節讀書,悉通以來將帥兵法,由是益知名。後洙以貶死,青悉力賙其家事。

慶曆四年,夏納誓請和,元昊稱臣。青以功累遷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,擢樞密副使。

皇祐四年四月,廣源州儂智高反,五月陷邕州,又破沿江九州,嶺外騷動。以兵圍廣州五十餘日,不克。楊畋等安撫經制蠻事,師久無功。又命孫沔余靖為安撫使討智高,仁宗猶以為憂。青上表請行,翌日入對,自言:「臣起行伍,非戰伐無以報國。願得蕃落騎數百,益以禁兵,羈賊首致闕下。」帝壯其言,遂除宣徽南院使、宣撫荊湖南北路、經制廣南盜賊事,九月置酒垂拱殿以遣之。時智高還據邕州,青合沔、靖兵次賓州。

先是,蔣偕、張忠皆輕敵敗死,軍聲大沮。青戒諸將:「毋妄與賊鬥,聽吾所為。」陳曙乘青未至,輒以步卒八千犯智高,潰於崑崙關,殿直袁用等皆遁。青曰:「令之不齊,兵所以敗。」五年正月,晨會諸將堂上,揖曙起,並召用等三十一人,按以敗亡狀,驅出軍門斬之。沔、靖相顧愕眙,諸將股慄。

青既戮曙,已而頓甲,令軍中休十日,眾莫測。智高以為軍未即進,不為備。明日乃整軍騎,青將前陣,沔將次陣,靖將後陣,一晝夜絕崑崙關。時值上元節,令大張燈燭,首夜宴將佐,次夜宴從軍官,三夜享軍校。首夜,樂飲徹曉。次夜二鼓,青忽稱疾,暫起入內;久之,又諭沔主席行酒,少服藥乃出,數勸勞坐客。至曉,各未敢退,忽有馳報者,云:「三鼓已奪崑關矣。」

是夜,大風雨,青既度關,步騎三萬一千餘人[一],遂出歸仁鋪[二]為陣。十八日[三],智高逆戰,其眾列三銳陣以拒宋軍,執大盾、標槍,衣絳衣,望之如火。及戰,前鋒孫節搏敵死山下。智高軍氣銳甚,沔等懼失色。巳時[四],青憑高望,自執白旗麾蕃落騎兵,縱左右翼,敵後交擊,智高眾不知所為,大敗走。追奔十五里,將相死者五十七人,斬首二千二百餘級,生擒五百人,屍甲如山,積於道路。是夕智高焚營自遁,走大埋。青按兵入城,獲金帛鉅萬、雜畜數千,招復老壯七千二百嘗為智高所俘脅者,慰遣之。時有屍衣金龍衣者,眾謂智高已死,欲以上聞。青曰:「安知非詐邪?寧失智高,不敢誣朝廷以貪功也。」還至京師,仁宗嘉其功,拜樞密使,優進諸子官秩。

青在樞密四年,有威名,帝不豫,訛言籍籍。歐陽脩[五]劉敞[六]等知上意,請出青於外,以保其終。嘉佑元年,遂罷出知陳州。青猶未知,到中書自辯,文彥博直視之,曰:「無他,朝廷疑爾!」[七]青在鎮,每月兩遣中使撫問。青聞中使來,輒驚疑終日。明年二月,疽發髭,卒,年四十九。贈中書令,武襄。娶魏氏,封定國夫人[八],子諮、詠,並為閣門使。詠數有戰功。

青善騎射,臨敵被髮、戴銅面具,出入軍中,皆披靡莫敢當。奮行伍,十餘年而貴,是時面涅猶存。仁宗嘗敕青傅藥除字,青指其面曰:「陛下以功擢臣,不問門地,臣所以有今日,由此涅爾,臣願留以勸軍中,不敢奉詔。」人勸尊狄仁傑為祖上,辭曰:「予鄙人,豈可以聲跡汙梁公?」[九]青、王伯庸同在樞密府,戲青之涅文云:「愈更鮮明。」青曰:「莫愛否?奉贈一行。」[一〇]

宋史云:「青為人慎密寡言,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。行師先正部伍,明賞罰,與士同饑寒勞苦,雖敵猝犯之,無一士敢後先者,故其出常有功。」

[]

  1. 《宋史·列傳二百五十四·蠻夷三》
  2. 歸仁鋪在今南寧市二塘、三塘之間
  3. 余靖:《代狄青宣撫賀捷表》
  4. 《宋史·劉溫叟傳》:「前鋒孫節死,幾以右軍搏鬥,自辰至巳,勝負未決。幾言於青,出勁騎五千,張左右翼搗其中堅,賊駭潰。」
  5. 《宋史·歐陽脩傳》
  6. 《宋史·劉敞傳》
  7. 《智囊全集·見大卷一》
  8. 《宋故狄令公墓銘并序》
  9. 《晁氏客語》
  10. 《孔氏談苑·狄青王伯庸同在樞府》

[]

  • 余靖:《大宋平蠻碑》
  • 余靖:《宋故狄令公墓銘并序》
  • 司馬光:《涑水記聞·卷十三》
  • 畢沅:《續資治通鑑·宋紀五十三》
  • 脫脫等:《宋史·列傳四十九·狄青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