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三一
纂
[底本] | [底本] |
(筆誤,新北非臺灣省) |
無編輯摘要 |
||
== 沿革 ==
臺北,古曰'''雞籠''',或稱'''淡水'''。迨[[沈葆楨]]奏請添設臺北府,始
* 荷西、明鄭時期
十七世紀初,臺北地區遭[[西班牙]]竊據,時為土人所居,[[臺北盆地]]居[[凱達格蘭族]],[[烏來]][[三峽區|三]][[鶯歌區|鶯]]有[[泰雅族]]出沒其間。
十七世紀中,[[福建省|閩]]中[[漢人]]始渡,據平地而墾,稱土人為「番」,番民或與漢人雜居,或遷至山區。
[[一六四二年|崇禎十五年]],[[尼德蘭|荷]]人[[雞籠之戰|出兵
[[一六六一年|永曆十五]],[[鄭成功]]來臺驅荷,設一府二縣,臺北地區屬北路天興縣。
* 清領時期
[[一七二三年|雍正元年]],隸於淡水廳。
[[一八七五年|光緒元年]],
* 日治時期
[[一八九五年|明治廿八年]]六月,日人始治,設臺北縣,轄基隆、宜蘭、新竹三支廳,八月增
[[一八九七年|三十年]],析臺北縣而增設新竹縣及宜蘭廳,同時廢支廳,
[[一九〇一年|卅四年]],廢縣置廳,裁撤辦務署,於原臺北縣轄區分設臺北、基隆、深坑、桃園、新竹等五廳。地方廳改制,臺北廳併基隆廳全部及深坑廳之大半,廳下分設十三支廳。
[[一九二〇年|大正九年
[[一九三八年|昭和十三年]],松山庄併入臺北市。
* 戰後時期
[[一九四五年|民國卅四年]],復以縣治,轄宜蘭市及淡水、文山、新莊、羅東、基隆、宜蘭、七星、蘇澳、海山九區,
== 政區 ==
新北市轄二十九區,
* 口三十萬以上:[[板橋區]]、[[三重區]]、[[中和區]]、[[新莊區]]
* 口二十萬餘:[[永和區]]、[[新店區]]、[[土城區]]
* 口十萬餘:[[蘆洲區]]、[[樹林區]]、[[汐止區]]、[[三峽區]]、[[淡水區]]
* 口五至十萬:[[鶯歌區]]、[[五股區]]、[[泰山區]]、[[林口區]]
* 口五萬以下:[[瑞芳區]]、[[深坑區]]、[[石碇區]]、[[坪林區]]、[[三芝區]]、[[石門區]]、[[八里區]]、[[平溪區]]、[[雙溪區]]、[[貢寮區]]、[[金山區(新北市)]]、[[萬里區]]、[[烏來區]]
== 交通 ==
|
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