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永濟渠」:各本之異
無編輯摘要
[底本] | [底本] |
細無編輯摘要 |
無編輯摘要 |
||
[[隋煬帝]]大業四年,發河北諸郡百餘萬眾,開永濟渠,引沁水南達於河,自黎陽引白溝水東北達於涿郡。自是丁男不供,始以婦人從役。七年二月乙亥,帝自江都御龍舟入通濟渠,遂幸於涿郡。
[[唐]]鹹亨中,[[李靈龜]]為魏州刺史,鑿渠通新市。
渠[[宋]]名禦河,[[元]][[明]][[清]]爲衛河,近代稱衛運河。
|
[底本] | [底本] |
細無編輯摘要 |
無編輯摘要 |
||
[[隋煬帝]]大業四年,發河北諸郡百餘萬眾,開永濟渠,引沁水南達於河,自黎陽引白溝水東北達於涿郡。自是丁男不供,始以婦人從役。七年二月乙亥,帝自江都御龍舟入通濟渠,遂幸於涿郡。
[[唐]]鹹亨中,[[李靈龜]]為魏州刺史,鑿渠通新市。
渠[[宋]]名禦河,[[元]][[明]][[清]]爲衛河,近代稱衛運河。
|
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