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諸葛亮」:各本之異

文出維基大典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Thijssie!bot~zh-classicalwiki
僕 增: nl:Zhuge Liang
Itsmine
無編輯摘要
第九行: 第九行:


[[南中]]諸郡,並皆叛亂,亮以新遭大喪,故未便加兵,且遣使聘[[孫吳|吳]],因結和親,遂為與國。[[二二五年|三年]]春,亮率眾南征,其秋悉平。軍資所出,國以富饒,乃治戎講武,以俟大舉。[[二二七年|五年]],率諸軍北駐[[漢中]]。遂行,屯於[[沔陽]]。[[二二八年|六年]]春,揚聲由斜谷道取[[郿]]。亮身率諸軍攻[[祁山]],戎陣整齊,賞罰肅而號令明,關中響震,[[曹魏|魏]]命[[張郃]]拒亮,亮使[[馬謖]]督諸軍在前,與郃戰於[[街亭之戰|街亭]]。謖違亮節度,為郃所破,亮拔西縣千餘家,還於漢中,戮謖以謝眾。上疏:「請自貶三等,以督厥咎。」於是以亮為右將軍,行丞相事,所總統如前。冬,亮復出[[散關]],圍[[陳倉]],[[曹真]]拒之,亮糧盡而還。魏將[[王雙]]追亮,亮與戰,破之,斬雙。[[二二九年|七年]],亮遣[[陳式]]攻[[武都]]、[[陰平]],亮自出至[[建威]],遂平二郡。詔復丞相。[[二三一年|九年]],亮復出祁山,以[[木牛]]運,糧盡退軍,與魏將張郃交戰,射殺郃。[[二三四年|十二年]]春,亮悉大眾據武功[[五丈原|五丈]],分兵屯田,為久住之基,百姓安堵,軍無私焉。相持百餘日。其年八月,亮疾病,卒於軍,時年五十四,贈丞相武鄉侯印綬,諡為忠武侯。亮子[[諸葛瞻|瞻]],嗣爵。
[[南中]]諸郡,並皆叛亂,亮以新遭大喪,故未便加兵,且遣使聘[[孫吳|吳]],因結和親,遂為與國。[[二二五年|三年]]春,亮率眾南征,其秋悉平。軍資所出,國以富饒,乃治戎講武,以俟大舉。[[二二七年|五年]],率諸軍北駐[[漢中]]。遂行,屯於[[沔陽]]。[[二二八年|六年]]春,揚聲由斜谷道取[[郿]]。亮身率諸軍攻[[祁山]],戎陣整齊,賞罰肅而號令明,關中響震,[[曹魏|魏]]命[[張郃]]拒亮,亮使[[馬謖]]督諸軍在前,與郃戰於[[街亭之戰|街亭]]。謖違亮節度,為郃所破,亮拔西縣千餘家,還於漢中,戮謖以謝眾。上疏:「請自貶三等,以督厥咎。」於是以亮為右將軍,行丞相事,所總統如前。冬,亮復出[[散關]],圍[[陳倉]],[[曹真]]拒之,亮糧盡而還。魏將[[王雙]]追亮,亮與戰,破之,斬雙。[[二二九年|七年]],亮遣[[陳式]]攻[[武都]]、[[陰平]],亮自出至[[建威]],遂平二郡。詔復丞相。[[二三一年|九年]],亮復出祁山,以[[木牛]]運,糧盡退軍,與魏將張郃交戰,射殺郃。[[二三四年|十二年]]春,亮悉大眾據武功[[五丈原|五丈]],分兵屯田,為久住之基,百姓安堵,軍無私焉。相持百餘日。其年八月,亮疾病,卒於軍,時年五十四,贈丞相武鄉侯印綬,諡為忠武侯。亮子[[諸葛瞻|瞻]],嗣爵。

==氣節==
初,亮自表後主曰:「成都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頃,子弟衣食,自有餘饒。至於臣在外任,無別調度,隨身衣食,悉仰於官,不別治生,以長尺寸。若臣死之日,不使內有餘帛,外有羸財,以負陛下。」及卒,如其所言。

亮性長於巧思,損益[[連弩]],木牛流馬,皆出其意;推演兵法,作[[八陣圖]],咸得其要云。亮言教書奏多可觀,別為一集。

[[景耀六年]]春,詔為亮立廟於沔陽。秋,魏[[征西將軍]][[鐘會]]南征,至[[漢川]],祭亮之廟,令軍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芻牧樵採。

==著==
諸葛氏集目錄:開府作牧第一、權制第二、南征第三、北出第四、計算第五、訓厲第六、綜核上第七、綜核下第八、雜言上第九雜言第十、貴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、傳運第十三、與孫權書第十四與諸葛謹書第十五、與孟達書第十六、廢李平第十七、法檢上第十八法檢下第十九、科令上第二十、科令下第二十一軍令上第二十二軍令中第二十三、軍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,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。

==評==
[[陳壽]]曰:「諸葛亮之為相國也,撫百姓,示儀軌,約官職,從權制,開誠心,布公道;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,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,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,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;善無微而不賞,惡無纖而不貶;庶事精煉,物理其本,循名責實,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,咸畏而愛之,刑政雖峻而無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。可謂識治之良才,[[管仲|管]]、[[蕭何|蕭]]之亞匹矣。然連年動眾,未能成功,蓋應變將略,非其所長歟!」

《[[唐文粹]]》載[[尚馳]]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曰︰「至令官書廟食,成不刊之典,一山之內,每有風行草動,狀帶威神,若歲大旱,邦人禱之,能為雲為雨,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,生死古今一也。死而不朽,反貴於生。」

另亦載[[呂溫]]諸葛武侯廟記曰,亮「大勳未集,天奪其魄。至誠無忘,炳在日月,烈氣不散。長為雷雨。」

[[杜甫]]曾作蜀相示其景仰之情,詩曰:

:丞相祠堂何處尋,錦官城外柏森森。
: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鸝空好音。
: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
: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

[[成都]][[武侯祠]]諸葛亮殿所懸之[[攻心聯]],[[清]][[趙藩]]著︰
[[Image:Zhugeliang Temple.jpg|thumb|right|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。]]
:能攻心則反側自消,從古知兵非好戰;
:不審勢即寬嚴皆誤,後來治蜀要深思。

[[魯迅]]言亮於《[[三國演義]]》實「狀多智而近妖」。

《宣和畫譜》曰:「諸葛亮善畫。」

按《華陽國志》:「諸葛亮,為南夷作圖,先畫天地日月,君臣城府;次畫神龍及牛馬馱羊,後畫部主吏,乘馬幡;蓋遠行安卹,又畫夷牽牛,負酒齎金寶。詣之以賜夷。夷甚重之。」

==妻子==
===妻===
[[裴松之]]引《[[襄陽記]]》:「黃承彥者,高爽開列,為沔南名士,謂諸葛孔明曰:『聞君擇婦;身有醜女,黃頭黑色,而才堪相配。』孔明許,即載送之。時人以為笑樂,鄉里為之諺曰:『莫作孔明擇婦,止得阿承醜女。』」

[[Image:Family Tree of Zhuge Liang (detailed).JPG|thumb|right|400px|諸葛氏家譜]]

===子女===
*[[諸葛喬|喬]],亮嗣子,亮兄[[諸葛瑾|瑾]]過繼予亮,字伯松、原字仲慎,官至[[翊武將軍]]。
*[[諸葛瞻|瞻]],字思遠,十七歲時,成[[駙馬]]。歷[[騎都尉]]、[[侍中]]、[[尚書僕射]]加[[軍師將軍]]等職。後主[[二六一年|景耀四年]]後,偕[[董殿]]共掌漢軍政。[[二六三年|六年]],魏將[[鄧艾]]入蜀,瞻率軍至[[涪]]戰之。鄧艾勸其降,瞻怒斬其使。[[綿竹]]決戰時,因寡不敵眾,偕子[[諸葛尚|尚]]成仁。
*[[諸葛懷|懷]],亮幼子,[[晉]][[太傅]][[王覽]]上書朝廷,召錄[[漢]]名臣後至京任職,惟懷未至。晉原欲予懷封爵,其辭曰足以自給,無才幹補閏,願終老於家。晉帝許其請。
*[[諸葛果|果]]:亮女。成都西南[[朝真觀]],即[[乘煙觀]],傳為果修行與成[[仙]]升天之處。

亮著有《誡子書》:

「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,非澹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,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。淫慢則不能勵精,險躁則不能治性。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!」


==據==
==據==
*晉·陳壽·《三國志》·《蜀書·諸葛亮傳》
*《三國志》·《蜀書·諸葛亮傳》
*晉·裴松之·《三國志注》
{{zhwikisource|作者:諸葛亮|諸葛亮}}
{{zhwikisource|作者:諸葛亮|諸葛亮}}



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八日 (六) 一二時五二分審

諸葛亮畫像

漢武鄉忠武侯諸葛亮孔明瑯琊陽都人,光和四年生,司隸校尉後也。早孤,從父將亮及弟之官。與荊州劉表有舊,往依之,亮躬畊隴畝,好為《梁父吟》。身長八尺,每自比於管仲樂毅

劉備新野徐庶謂備,曰:「諸葛孔明者,臥龍也。將軍宜枉駕顧之。」由是備詣亮,凡三往,乃見。與亮情好日密。劉表卒,曹操來征,遣使請降。備在聞之,率其眾南行。亮從至夏口,曰:「事急矣,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。」時孫權擁軍在柴桑,亮說權。權大悅,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,隨亮詣備,并力拒曹操。操敗於赤壁,引軍歸。備遂收江南,以亮為軍師中郎將。

建安十六年劉璋迎備,使擊張魯。亮與關羽鎮荊州。備自葭萌還攻璋,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泝江,分定郡縣,與備共圍成都。成都平,以亮為軍師將軍,署左將軍府事。備外出,亮常鎮守成都,足食足兵。

二十六年,劉備即帝位。策亮為丞相錄尚書事,假節。張飛卒後,領司隸校尉。章武三年春,備於永安病篤,召亮於成都,屬以後事。建興元年,封亮武鄉侯,開府治事,領益州牧。政事無巨細,咸決於亮。

南中諸郡,並皆叛亂,亮以新遭大喪,故未便加兵,且遣使聘,因結和親,遂為與國。三年春,亮率眾南征,其秋悉平。軍資所出,國以富饒,乃治戎講武,以俟大舉。五年,率諸軍北駐漢中。遂行,屯於沔陽六年春,揚聲由斜谷道取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,戎陣整齊,賞罰肅而號令明,關中響震,張郃拒亮,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,與郃戰於街亭。謖違亮節度,為郃所破,亮拔西縣千餘家,還於漢中,戮謖以謝眾。上疏:「請自貶三等,以督厥咎。」於是以亮為右將軍,行丞相事,所總統如前。冬,亮復出散關,圍陳倉曹真拒之,亮糧盡而還。魏將王雙追亮,亮與戰,破之,斬雙。七年,亮遣陳式武都陰平,亮自出至建威,遂平二郡。詔復丞相。九年,亮復出祁山,以木牛運,糧盡退軍,與魏將張郃交戰,射殺郃。十二年春,亮悉大眾據武功五丈,分兵屯田,為久住之基,百姓安堵,軍無私焉。相持百餘日。其年八月,亮疾病,卒於軍,時年五十四,贈丞相武鄉侯印綬,諡為忠武侯。亮子,嗣爵。

  • 《三國志》·《蜀書·諸葛亮傳》
美辭妙篇,具錄於維基文庫︰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