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國際工人聯合會」:各本之異

文出維基大典
[底本][底本]
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
Njzjz
新文「'''國際工人聯合會'''之組織,一八六四年成立。單稱'''第一國際'''者,簡言之也。溯其起源,在聯絡各國工人之意見,研究工人之利……」
阿拉伯數字 文無類
 
扎姆
無編輯摘要
阿拉伯數字
第一行: 第一行:
'''國際工人聯合會'''者,肇於一八六四年。略稱'''第一國際'''是也。其所宗者,蓋匯萬國[[勞工]]之意,銜萬國勞工之利,排解萬國勞動之困也。自[[馬氏|馬克思]]入,[[社會主義]]納為聖旨。以理言之,馬克思惟秘書耳,然實其居要也。
'''國際工人聯合會'''之組織,一八六四年成立。單稱'''第一國際'''者,簡言之也。溯其起源,在聯絡各國[[工人]]之意見,研究工人之利害,解決工人之各項問題。[[馬克思]]為此會之原動人,自馬氏加入,始將其平生所持之[[社會主義]],參入各項條規之內。在名義上,馬氏不過任一秘書之職,實質上似握重要之權。一八六六年,該會在[[尼李窪]](Geneva)所發布之宣言書,其性質不啻巨世之科學派社會主義,大旨以為工人在政治上、道德上、物資上受人欺蔑之原因,皆由於工人在經濟上,受操縱生產品之人所壓伏。如此足以證明工人之解放,實最後之一大目的。各種問題,皆附於此。但解放二字,歧義百出,各國工人,所見各異。[[英國社會黨]](trade-Unionist)之所見與無政府黨巴枯寧(Bakounin)之所見,相差最遠,後者實包含[[社會民主黨]](Alliance of Socialistic Democracy)之意思在內。當時以解決事實上各種問題之故,各國工人鹹無異言。一八七二年,[[海牙會議]]之時,因主義上之爭持,該會遂根本分裂。其主義之不同,可分為二。馬氏主張中央集權(In favour of centralized authority),其所領之黨,為[[集中民主社會黨]](The Centralist Democratic Socialist),[[無政府黨]]之[[巴枯寧]]極端反對[[中央政府]]之名目,頗表同情於舊時之[[共產制度]]。前者主張有法律之組織,並施以和平之手段,由舊制漸變為新制。後者最厭聽此種名詞,根本上主張革命,此馬克思與巴枯寧不同之點也。因此種種之波折,聯合會之會議機關,遂移於[[紐約]]<ref>{{cite journal|title=[[s:zh:馬克思傳略|馬克思傳略]]|author=[[劉秉麟]]|journal=[[新青年]]|year=1919|volume=6|issue=5}}</ref>。
一八六六年,於[[尼李窪]]擬定宣言,昭告於世,所宗者,科學社會主義是也。觕其所言,其究勞工受抑之真因者,蓋無以主殖貨之權也。
以此言之,其欲所成者,惟勞工之解放也。顧「解放」者,歧意甚也,萬國勞動,各有異見。列如英國社會黨之所見者,蓋甚殊異於巴庫寧所宗之無政府黨也。然維未決之事故,萬國勞工鹹無異言也。
一八七二年,[[海牙會議]]即召,蓋二者所宗甚異,故析為二黨,一黨蓋馬氏所言「政權歸於一」,銜「集中民主社會黨」;其二蓋巴枯寧所帥,聲絕「政權歸一」,然其甚相合與「共產主義」也。
若夫共產主義,蓋以革命而立勞工之「國」而進殖力,終焉「國」而為構造消然焉;然巴枯寧所宗者,蓋以徑直之革命而誅鋤「國」之實體,以勞工自治、工約為聯而代之,終焉階級社會消亡焉。
維此故,合會機關徙址[[紐約]]
<ref>{{cite journal|title=[[s:zh:馬克思傳略|馬克思傳略]]|author=[[劉秉麟]]|journal=[[新青年]]|year=1919|volume=6|issue=5}}</ref>。


== 引據 ==
== 引據 ==

二〇二一年六月七日 (一) 一七時一六分審

國際工人聯合會者,肇於一八六四年。略稱第一國際是也。其所宗者,蓋匯萬國勞工之意,銜萬國勞工之利,排解萬國勞動之困也。自馬克思入,社會主義納為聖旨。以理言之,馬克思惟秘書耳,然實其居要也。 一八六六年,於尼李窪擬定宣言,昭告於世,所宗者,科學社會主義是也。觕其所言,其究勞工受抑之真因者,蓋無以主殖貨之權也。 以此言之,其欲所成者,惟勞工之解放也。顧「解放」者,歧意甚也,萬國勞動,各有異見。列如英國社會黨之所見者,蓋甚殊異於巴庫寧所宗之無政府黨也。然維未決之事故,萬國勞工鹹無異言也。 一八七二年,海牙會議即召,蓋二者所宗甚異,故析為二黨,一黨蓋馬氏所言「政權歸於一」,銜「集中民主社會黨」;其二蓋巴枯寧所帥,聲絕「政權歸一」,然其甚相合與「共產主義」也。 若夫共產主義,蓋以革命而立勞工之「國」而進殖力,終焉「國」而為構造消然焉;然巴枯寧所宗者,蓋以徑直之革命而誅鋤「國」之實體,以勞工自治、工約為聯而代之,終焉階級社會消亡焉。 維此故,合會機關徙址紐約 [一]

引據

  1. 劉秉麟. 馬克思傳略. 新青年. 1919, 6 (5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