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政治哲學

今本(此為底本,未經審校)
文出維基大典

政治哲學者,究權力之本源、政體之正當、人倫之秩序也。上溯三代典謨,下探當世思潮,以理性剖判治亂之道,借辯證闡明公義之基。其學貫通天人,融攝法理,誠為經世濟民之樞鑰。

考其淵藪,雅典城邦肇其端。柏拉圖築理想國,立哲人王之範。亞里士多德析政體六型,倡中道平衡之術。羅馬法家如西塞羅者,以自然法衡律令。中世紀神學尊阿奎那,以上帝誡命統攝俗權。逮至啓蒙潮湧,霍布斯論利維坦之約,洛克申天賦人權之義,盧梭創公意主權之說,皆為近代國體奠基。黑格爾辯歷史理性,馬克思剖階級鬥爭,至若羅爾斯立正義二律,哈伯瑪斯構商談倫理,薪火相傳而不絕。

其核心之辯,首在自由與秩序之衡,次及平等與效率之爭,復有權力制衡之術、公民德性之育、文化多元之容諸端。流派紛呈若星漢:自由主義崇個體神聖,社會主義重群體福祉,保守主義守傳統綱維,無政府主義破建制枷鎖,各執一端而成理據森然。

斯學之要,在燭照權力迷霧,安立政治倫常。昔韓非綜法勢術三昧,董子倡天人三策,雖未以哲學為名,實暗合治道玄機。今寰球思潮激盪,民主與威權角力,普世與本土齟齬,尤待政治哲學剖玄析微,為萬古開新局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