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德蒙德·胡塞爾
外觀

埃德蒙德·胡塞爾(Edmund Husserl)者,德意志哲學巨擘也,生於摩拉維亞之普羅斯尼茲。其父以布商營生,母出猶太書香門第。少時敏慧,嘗習天文、算學於萊比錫,後轉柏林,專研物理於大儒魏爾施特拉斯門下。然其志終在窮究萬物之理,遂棄實學而就哲思,拜師布倫塔諾於維也納,自此心繫意識之奧。
而立之年,胡塞爾著《算術哲學》,初試現象學之法。然此書甫出,即遭弗雷格駁斥,謂其混淆心理與邏輯。塞爾不慍反喜,閉門十載,焚膏繼晷,終成《邏輯研究》二卷。是書也,破心理主義之桎梏,立現象學之綱維,謂真理非存於主觀臆測,乃寓於意識本質。歐陸學林為之震動,海德格爾、舍勒諸俊彥皆慕名來謁。
知命之年,胡塞爾掌教弗萊堡大學,門下雲集。嘗於講席間持煙斗而談,白霧繚繞間,剖解意向性之玄機。其言曰:意識如光,照物顯形,然光中自有經緯。遂倡懸置自然之態度,令學者擱置成見,直觀本質。此法既出,實證科學與形上學皆得新徑。
晚年遭納粹逼迫,猶太血統使其失教席,藏書盡沒。然塞爾猶秉燭著述,注《歐洲科學危機》以警世,謂實證主義使人忘卻生活世界之本源。臨終前三日,尚與弟子芬克論道,手稿滿室,筆墨未乾。1938年孟夏,逝於弗萊堡,年七十有九。
懸自然之見,返事物本身。剖意識層巒,照真理明燈。亂世守道,白首窮經。雖萬物皆流,惟本質永存。胡塞爾之學,上承笛卡爾、康德之統,下啟存在主義、解釋學之流。後學各取一隅:海德格爾究存在之境,梅洛龐蒂察身體之知,薩特辨自由之義。今觀寰宇哲思,未有不經現象學門庭者,塞爾可謂二十世紀思想之樞紐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