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栖機械化步兵第一師

文出維基大典

兩栖機械化步兵第一師,乃中國人民解放軍者一,現隸東部戰區一集團軍也。

民國三十八年(一九四九年)二月,由西北野戰軍一縱三五八旅改曰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軍一師,領一、二、三團,師長黃新廷,政委余秋裡也。其前身為十九年(一九三零年)七月立之紅二軍團,二十六年(一九三七年)八月改為八路軍一二零師三五八旅焉。一九五二年七月,其師以重裝師編制,與三師合為一軍一師也。故三師七、八團分改為一師砲兵團(一九五三年九月至一九六九年八月稱砲兵三零一團)、戰車團(後改坦克自行火砲二零六團,一九六八年十月轉隸坦克十一師)焉。一九六一年元月為三軍首十備直師一也。一九八五年九月,編為陸軍一集團軍步兵一師,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師之編,領步兵一、二、三團、炮兵團、坦克團(故陸軍一軍坦克團改隸)、高炮團(故陸軍一軍高炮團改隸)也。一九九八年八月,改為兩栖機械化步師,步兵一團與步兵三團合為步兵一團,坦克團改裝甲團也。現該師領機械化步兵一團(紅軍團)、二團(紅軍團)、炮兵團、防空團與裝甲團也。

一師及前身于抗兵時,會之雁門關滑石片陳莊齊會米峪鎮、百團大戰、田家會諸重役戰,殲二萬三千余人,解放戰時會之陝北三戰三捷、宜川沙家店西府隴東荔北扶眉諸重役戰也。一九五三年元月會之抗一九五八年十月歸之。一九六二年六月,入急備奉,在事中總出甲、物上之三分四定,後為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之《內務條令》也。一九六四年元月,步兵一團六連為國防部授硬骨頭六連之號;一九八四年七月,從一軍赴老山輪戰,斃敵四千五百四十五人,俘三人也。一九八五年六月,中央軍委授一團六連英雄硬六連,二團三連堅守英雄連,一團九連班長黃仲虎戰鬥英雄,三團一營副教導員兼一連指導員錢富生英雄指導員之號也。一九九八年,會長江抗洪搶險,步兵二團為中央軍委授抗洪搶險模範團之號也。一九九九年來,其師五次為四總部表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也。

歷代首長[]

  • 黃新廷中將,嘗領成都軍區司令員、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。
  • 余秋裡中將,嘗為中央軍委副秘書長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。
  • 張霖中將,嘗為國防大學副山長。
  • 李繼松中將,嘗領南京軍區副政委。
  • 高武生中將,嘗領南京軍區副政委。
  • 戚建國上將,今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。

[]

中國人民解放軍的250個步兵師